唐月涵坐在书房里,一边抄着一本史书,一边心里想起父亲派人来传的话。
这个时代风气开放,男子有学府,女子也有学堂,女子的学堂唐月涵也听闻一二,最基础的琴棋书画里要必须学两个,当然想四个一起学习也是可以的,然后会学习诗词和女红,
至于女戒之类的书,女子学堂里要到14岁才开始学。
楚国的女子最早是14岁说亲,15岁出嫁,还不算太早,比唐月涵前世所了解的古代好很多——那些朝代甚至有13岁就嫁人的。
唐月涵对女子学堂是十分感兴趣的,女子学堂入学要求八岁以上,若是当年一直待在京都,八岁的时候唐月涵应该就去学堂了,而现在唐月涵已经十一岁了,好在那隐居于桃源村的时候,父亲教她们习武和兵法,母亲则教她们琴棋书画。
因此,说起来唐月涵的知识面倒是比女主学堂里的姑娘多很多。
唐熠武派人来传话的时候就告诉唐月涵准备入学,要她平日里对学习,入学时会有一场入学考试,以此来安排跟着哪个年纪的班级一起学。
唐月涵觉得这个安排很妥帖,便开始好奇最开始办女子学堂的那位圣元敬孝皇后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而眼下唐月涵是打算好好备考的,正准备静下心来,提起笔打算好好看书的时候,却听到有人敲了敲书房的门。
“二娘子,二郎来了想见您,书墨领着他去前厅了。”书香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唐月涵有些头疼的放下笔,唐月灏的性格真是唯恐天下不乱的那种,那时候在桃源村就喜欢跟着村里的村民进山捕猎,母亲担心他受伤不许他再去了,没想到他硬是自己翻了窗怕了墙出去。
现在来找她肯定是没什么好事情,多半又是想出去玩,但是母亲铁定是拘着他在书房里跟着大兄学习的。
其实唐月涵觉得跟着村民一起去打猎是没什么的,习武本身就是需要实战锻炼的,一味在家中练习招式其实不过是按部就班。
然而崔陵容到底是书香世家教养出来的女子,更何况唐月灏和唐月涵是亲生的孩子,始终是多了几分担心的,若不是唐月灏自己喜欢习武,崔陵容即使跟唐熠武争吵,也是要让唐月灏从文的。
唐月涵想起每次唐月灏偷摸着去打猎后,怕被母亲责罚就躲到神医谷里找自己帮忙,不由好笑,也就这个时候唐月灏嘴甜,左一声姐姐右一声姐姐的,旁的时候恨不得让唐月涵喊他兄长。
唐月涵犹豫了一番还是去了厅内,不去的话说不定唐月灏就要自己翻墙出去了。络都跟桃源村附近的山里不一样,有人的地方就有勾心斗角,在这诺大络都里,一举一动都会牵连一整个将军府。与其让唐月灏自己出去不小心惹了祸,倒不如自己跟着出去,也能看管些。
来到厅里的时候,唐月灏已经等了好一会儿了。唐月灏是个没有耐心性格冲动的人,不然也不会凭着一腔热血,多次跟着村民去打猎,还收获颇丰。
眼下等了唐月涵已是有一刻钟的时间,茶喝了不少,点心也吃了些,早就十分不耐,好不容易见到唐月涵缓步走出来,当下气不过道:“涵姐儿动作太慢了些,怎的一进京城,就跟那些世家女子一般矫揉造作起来?让人看着好不爽快,倒不如桃源村那些小娘子性子直爽的来的好。”
“没大没小,你当我这是为何?你可明白现在父亲已不同于当日在桃源村了?”唐月涵无奈至极,“平日里看你倒是聪明,急起来怎的不带脑子?你这样冲动以后可是要闯大祸的。”
唐月灏也不是真的不知道,不过是等的有些烦躁,现在被说了一通心里有些憋屈,但又想到有事相求,生生憋了下去,面笑心不笑的好言好语道:“我这不是因为你是我姐么,你是家人,有什么好计较的?”
然后又多了几分献媚道:“姐,我听闻络都繁华,此时又正逢春时,东街那块儿全是好玩的好吃的。今天天气那么好,姐姐跟我一起出去玩会儿呗?”
唐月涵一脸果然如此的表情,倒是让唐月灏傻笑了两声。“每回规规矩矩肯叫我姐的时候都是想出府,也不知道变通下,老是用同一个方法。”唐月涵不雅的白了他一眼,“出去行,但是你得保证听我的,别脑子一热有冲动行事。父亲虽说是二品武官,但在这络都,到底还是容易得罪人的地方。”
“听你的就听你的。”唐月灏觉得能出去就最好了,这几日在府里,整日被父亲逼着跟唐月霖学习之乎者也,在就头疼不已,现在有机会出门,别说让他听话,让他喊几声姐姐也是愿意的。
唐月涵如何不知唐月灏是多不喜欢静下心来好好读书的人,看得进的书也就剩下兵法之类的了。唐月涵心里好笑,面上倒是看着唐月灏一副无奈的表情,朝着书墨喊道:“书墨去正院跟母亲说一声,一会儿我带二郎出去走走,让她放心我会看好二郎不闯祸的。”
书墨干干脆脆应了声,便出了韶年阁,往正院走去。
“我又不是三岁孩童,哪儿有那么容易就闯祸的。”唐月灏听了唐月涵的吩咐,心里不平,没忍住嘀咕了两句。
没想成被唐月涵听得一清二楚,唐月涵冷笑一声:“你闯的祸不够多吗?那时在桃源村,母亲去给人家赔罪多少次?你一冲动就不管不顾,人家夫妻两个打架你都要插上一手,你说你容易闯祸么?”
一番话说的唐月灏彻底蔫儿了,规规矩矩坐下喝茶,等着书墨拿着出府的牌子回来。
书墨很快就回来了,唐月灏看到书墨的时候两眼放光,倒是吓了书墨一跳。唐月涵反手一巴掌拍在唐月灏脑门上,对着书墨尴尬的咳了一声:“母亲怎么说?”
书墨反应过来将出府令牌呈给唐月涵道:“太太说劳烦二娘子看紧二郎,晚上若是不回府吃饭便差人说一声。太太还说晚上早些回来的好,明日是要去外祖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