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冬,杜塞尔多夫
这一年冬天,到德国七年,35岁的我终于博士毕业了。德国大学是全世界最出名的宽进严出,所以,德国博士学位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
刚刚毕业的我心里非常茫然,不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上次回国也曾和妈妈讨论过以后的就业问题,阔达开明的妈妈支持我到美国创业。她说人生虽然漫长,但最关键的时刻往往只有那么几步,所以年轻的时候多闯荡,年纪大了才不会后悔。
前几天,饱经风霜的徐姐已经回到了杜塞尔多夫,在大学继续攻读医学博士。德国在休学和延迟毕业这方面还是非常人道的,因为每个学生都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发生一些个人情况,所以3年的博士延长到5年毕业也情有可原。
和我同期毕业的生物学博士李毅一心立志回国,已经联系到中央交通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副教授职位,并拥有学术带头人,硕士生导师头衔,加上50万科研基金,10万安家费等待遇。
快到圣诞节了,钱少芸做东,把我,徐姐,李毅,姜灵,许嘉,一起请到她在杜塞尔多夫的新家,主题是欢送李毅。
我们一直以为少芸是和法国老公在一起的,没想到她现在又是一个人,正面临第二次离婚。但她依然漂亮迷人,10年内的两次婚姻反而让她更成熟,更有韵味了。
自从我和她相识到现在,从来就没见过她素面的样子,永远脸上是精致的淡妆,而衣着永远是那么端庄得体。很多大学里的学生都称她为杜塞尔多夫中国女生中的第一美人,而她也确实保养有道,容颜不老!听说现在有一个刚来德国不久,比她小六岁的北京帅哥正在拼命追她,看来少芸也要上演一场姐弟恋啦!
“孜然牛柳来啦,香酥鸡翅来啦,”腰上系着围裙的少芸,一声招呼把我们的遐思打断,她每次都是我们闺蜜圈中手艺高超的大厨。
“蘑菇油菜也来啦,番茄炒蛋也来啦,”旁边帮忙的许嘉,也学着做菜了。
听说自从她那个四川博士后去了美国,许嘉消沉了一段时间,但很快放弃了对骗子的留恋。她去年硕士毕业了,现在已经在一家德国公司的市场销售部工作,收入可观。生活好了,以前根本不下厨房的许嘉最近也尝试厨艺了,值得点赞。
“地三鲜来啦,锅包肉来啦,”姜灵也一边解着围裙一边走了过来。
别看人家姜灵平时一副官家少奶奶模样,读书不行,可干起家务活来那还是毫不含糊的。东北菜做得正宗地道,真正称得上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其实姜灵也快硕士毕业了,虽然她已经把3年的硕士念成了6年,不过现在已经在最后实习阶段,坚持就是胜利,有志者事竟成!
“三鲜馅饺子来啦,大家趁热快吃啊!”最会包饺子的徐姐端着热腾腾的饺子上场了。看着徐姐忙活得满脸通红,我真为徐姐又回到我们中间感到由衷的高兴。
既然大家纷纷献艺,我也不好意思闲着,便拿出看家本领,给闺蜜们献上日式料理:“鳗鱼饭。”
这一直是我精心准备的拿手美食,因为少芸和许嘉都说她们最喜欢日本料理,我就跟日本学生的妈妈屋其达学了这一项。
李毅看到我们为她忙前忙后了一桌子菜有点儿不好意思,说:“我想给姐妹们献上我的家乡特产-兰州拉面,不知道今天有没有机会了?”
我和少芸,姜灵,许嘉互相看了看,但我们可没有发言权。最后,还是年长的徐姐发话了:“今天算了,饭菜多了吃不了。等我们以后回国去找你的时候,你再把厨艺秀出来吧!”
闺蜜相见,每次都有聊不完的话,我们也是畅谈到了深夜。要不是李毅提前告辞,赶着回家收拾行李,我们说不定要聊个通宵呢!最后大家只好依依惜别。
三天后。
钱少芸请了一天假,跟我和徐姐一起送李毅一家到杜塞尔多夫火车站。
当时还没有杜塞尔多夫到国内的直达航班,李毅一家先坐火车到法兰克福,从法兰克福机场乘国航到北京,再从北京到兰州。李毅要先回兰州老家看父母,休息一个月后再到上海报到正式上班。
看着闺蜜离开的那一瞬间,我看到徐姐和少芸的眼圈都湿润了,是啊,这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相见?
徐姐擦擦眼角,借口说她还要赶着回去写博士论文。其实我知道她是因为触景生情,不愿意在我和少芸面前显得太多伤感,所以宁可静静地一个人先走。
只剩下我和少芸两个人了,我俩默默地走着。我知道姜灵这两天忙着毕业考试,不能来车站送李毅。但许嘉呢,一定是新工作忙得不可开交吧?
“你知道吗?”少芸忽然开口道,“许嘉刚刚申请了美国签证,但可惜又被拒签了,她还是一直想去美国!”
“我也一直想去美国!”我告诉少芸实情,“我下个月先回北京,然后从北京去美国。”
“你去哪个城市?该不会是纽约吧?”少芸好奇地问。
“就是纽约,你怎么一下子就猜到我的心了!”我坦白。
没想到少芸说:“我中学的初恋男友就在纽约,他后来学了法律,听说在华人区作律师助理呢。”
“那你怎么不去纽约找他?还想他吗?”我鼓动少芸也去美国。
“都放下十多年的感情了,他可能早就结婚了,我也不想再去打扰他了”,少芸似乎早已心灰意冷,“我也不想再结婚了,有时候觉得一个人的生活挺好的。”
圣诞节前一天。
我买了一大堆礼物,坐地铁来到安娜玛丽和伯纳德家。他们的家还是我熟悉的样子,温馨整洁的小洋房。
安娜玛丽在门口迎接着我,我抱住她,我们亲着面颊,我把买的一大束鲜花送给她,我知道她最喜欢花了。伯纳德也上来和我拥抱。他们真的把我当成亲女儿一样。
进了让我熟悉的温暖的小屋,我马上回忆起七年前刚来德国时在这个房间住过的两周时光。
安娜玛丽亲手烘培了点心,沏上了英式午茶,我们边喝边谈。
我告诉他们我已经博士毕业了,他们真心地为我感到骄傲。
他们俩都回忆起我刚来德国的情景,感慨道,七年的时间真的太快了。
从安娜玛丽和伯纳德家回来的路上,我特意买了一个精致的小礼物去送给我的日本学生薇拉莉。
屋其达特意斟上日本清香的绿茶,她告诉我,薇拉莉已经申请了伦敦大学数学系。如果被录取,那明年就真的离开德国了。她说她开始有点舍不得宝贝女儿远走高飞,但却不得不支持女儿的决定。
薇拉莉小小年纪,非常成熟懂事,现在已经有了驾照,能开着妈妈的奔驰车帮妈妈采购了。
从屋其达家出来,我一个人来到大学校园。
校园里非常安静,因为学生和老师们都已经放假了。在德国,放假就意味着绝对的休息,不可以给教授或者同事再打电话骚扰。不像中国,放假了也有人在办公室里挑灯夜战。在德国,放假了就真的看不见一个人影儿。
我悄悄走进鸦雀无声的办公楼,把一个包装精美的小礼物放在在兰夫特教授的门前。教授曾告诉我明年他就要退休了,他说我是他的关门弟子。
从大学坐地铁来到街上,可以看到邮局,银行,商店都早早关门了。只有火车站还有一家DM店可以买一些急需品。
这么多年,似乎我已经习惯了德国的生活方式。刚来德国的时候,觉得这里的过分安静真的太可怕了,除了孤独就是寂寞。但现在非常适应这种安静的氛围。其实安静非常有助于思考,也难怪德国出了那么多的大思想家。
我匆匆在火车站买了一张去法兰克福的车票,明天最早一班。
圣诞节,法兰克福
安东尼这次破天荒第一次到火车站接了我,实在是因为我的行李太多了,共七件。要想都在同一飞机运回中国,估计至少要找到三个同行的人帮忙代运行李。
我知道这是我在德国的最后一个圣诞节了,反而对德国的山山水水有了一种特殊的留恋。毕竟这里也算是我的第二故乡了。
我告诉安东尼我已决定去美国发展,最后问他一次是否愿意和我同行?他还是原来那个态度,去旅游可以,但找工作恐怕有些难度,他需要好好想一想。
我非常理解德国人的谨慎和固执,知道现在如何劝说他也没有用。心想,不如,等我在美国闯出一片天地,到时候,他看到我的生活环境好,自然就会去美国和我相聚。
我们在法兰克福机场新开的中餐馆共进晚餐话别,我帮他点了炸鸡和春卷,这是他最爱吃的两个中国菜了,他吃得很香,样子很可爱。
饭后他喜欢喝他的Cappuccino,而我还是喝我的菊花茶,我们总是相敬如宾。
人的感情真是奇怪,虽然这么多年我对他一直没有冲动和激情,但我知道他是世界上最可靠的人,像宝马和奔驰一样,德国人的品格值得信赖。我们之间有一种像老同学之间的深深的情谊,也有一种像兄弟姐妹一样浓浓的亲情。
这次我订的回北京的飞机是12月31日,因为那天机票最便宜。
安东尼早早陪我坐在在法兰克福机场宽阔的候机大厅里,我的手里拿着博士毕业证书,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我的心中感慨万千!
德国,我的第二故乡,这里留下了我这些年的艰苦奋斗,也留下了我这些年的欢笑和泪水。难忘的记忆,心底的烙印,再见了,莱茵河;再见了,杜塞尔多夫;再见了,德国!
这是我离开中国七年,唯一的一次在中国的领土上空过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