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在餐厅用过自助,收拾行李出门分手寻货,主要目标是深山里的村子。
文明与李老一车,司机开着向着南面的青石村,这个村据说李自成曾经藏金于西山洞,珍宝古玩不少,也有无数的寻宝客、探险者、驴友踏遍各个角落。
李老介绍有朋友来这里没谈成,一户农家有一对官窑的掸瓶,品相好只是价钱不低。文明也听不懂专业方面的名词,只是抱着学习的心态跟着开开眼。
很快进村,打听着老村民是哪家,这事当地人全知道,指向村里的一户五间大瓦房的院子。车子在院前停下,司机敲了几下门,院中听见有人来开门。
司机简短地介绍经人指点来看瓶子,大伙来到中堂,见柜子上放着两个瓶子,文明估计就是了。
李老拿出放大镜对着瓶子从上到下扫过一遍,没吱声,这时的屋子里很安静,半晌李老问:“这一对什么价?”
“这两月自从我家的瓶子消息透出去,来了十多波人,多数只出到五万。我们要六十万,差得多了没出手。”房主说的很快,练久了一样“这瓶子是祖上传下来的,曾经跟过李闯王,是皇宫里的宝贝呢!”说完满脸的骄傲。
文明细眼盯着这两个瓶子,没有那一股久历风霜的味道,胎体只是有几十年的样子,最多民国。只是风格有晚清时的模样,这只能说民国的高仿吧。
文明也没了当初的好奇的心劲,相信李老这一位行家大拿不会看不出来,只是这瓶子做的确实精美,做工精湛、工序复杂、整体大气有皇家的的风范,民国不少前清的匠人隐于各处,做一些珍品传世,值得收藏罢了,若是值个天价,还得再藏百八十年以后再说了,市场上不少这样的物件,最多两三万左右,这户主想干啥,难道想埋地雷么。
这时院子里又来两个人,看样子不象是从外地风尘赴赴的赶来,一进屋就嚷着这瓶子不错,价钱好商量。
文明一阵苦笑,这是演得哪一出。
李老也是摇头笑了一下。
房主依然开价六十万,那两人与他讨价还价好不热闹。
院门又进来一波人,三个穿着前卫的年青人,进门也是一套要收了瓶子的腔调,那个派头是摆的足了。
这些托演配角真的不入流,太假。文明作为外行都能看出假了,李老当然不用问。
戏演了半天,两方抬价,直到三十万,房主还是没同意,一口咬定六十万,少一分不出手。
看着这交易不成那两波人也就收手不谈了,看样是因为李老不参与,他们没了心气。一个岁数较大问李老:“你怎么看,如果不参与,我们两家竞价,价高者得。”
“你们谈,我不参与这些。”李老是老江湖,不会上当。
“好吧,我们竞价。”
双方看一计不成,再来一计。
又是从三十万抬到四十万,房主不同意。
最后这两波人没了兴致全走了。
“你看,这瓶子不愁卖地。”房主一脸的安然。
呵呵,文明无可奈何的只是乐。
李老拿出手电照着瓶子内壁没看出民国落款的字,瓶底的大清乾隆年制的款明显是新印上去的。不能说明这就是保老保真,问题是如何找出民国的证据。
古玩行的规矩就是这样,你眼力不行,只能别乱说话,免得引起别人笑话。
“我能不能上手?”文明问房主。
“当然可以,这瓶子就是卖的。”
“好。”文明右手拇指与食指捏住瓶子的上沿口,左手托起底部,内气透过伸进瓶口食指探进瓶子的内壁,一路向下,在瓶子内底的圆槽中发觉有一圈字,很小,不注意即使用高强度的手电也看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