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的扬州,鸟语花香,虽然没有一点线索指向想要追寻的答案,但是这并不妨碍沈浪欣赏这样的美好,人生在世,追求固然要有,但沿途的风景同样重要。
从十里亭一路风尘而来,沈浪终于在庐江郡城外停下了脚步,这两年来,他一直住在十里亭小庙里,在此之前的记忆又是一点没有,说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如此恢宏的城池。
庐江郡城高达十几丈,那宽大的城门就算八辆马车并排而过都不成问题,四周墙体隐隐散露出强大的灵力波动,风霜雪雨,分毫难侵。
“天下九州八十一郡城据传都是当年的仙人帮忙建造,历经一千年的时光,王朝都更替了几回,倒是它没有一点变化。”沈浪心内想着,“难怪世人总想着成仙,由此看来长生不老倒也并非虚言。”
城门前,是几个穿着相同衣袍的修士,正在城门上张贴者布告。
“是儒门招收弟子。”沈浪略一扫视便看清了布告上的文字,心下已有决算,“我这样盲目追寻太费事,倒不如去儒门看看有没有人能认出我的一两门神通。”
“孙师兄,在想什么呢。”修士中一个年轻女子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转头望向旁边发呆的一位男性修士。
“想我儒家先圣,修道者斩妖除魔,为官者济世救民,历经数代开创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时至今日居然要张贴布告来招收弟子,这泱泱众生俱已被那长生不老四个字遮闭了双眼,真是可悲。”说话的是儒门当代大弟子,孙逸飞,“千年前季步云打碎了仙人对人间的绝对统治,却打不碎这世人甘愿被统治的奴性。”
“道兄,不知入门招收弟子可有什么要求?”沈浪欲入儒门,便前来询问。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孙逸飞傲然道。
沈浪闻言也是震惊,短短的八个字便可以听出儒门的底蕴豪情。“现在看来,便就是真的拜入儒门也未尝不可。”
“儒门有书院,谁都可以去得,教的是经世学问,儒门也有气院,教的是修行之道,但至少先天灵海七窍要通四窍以上,并且定要心怀坦荡,才能修行我儒门唯一功法《浩然正气诀》,你可有这份资质?”话虽然这么说,但其实孙逸飞对于沈浪能进气院并没有报太大的希望。
人有先天灵海七窍,能通一、二窍者,勉强能踏上修炼的道路,但终其一生也绝不会有什么大的成就,也就是能修炼在凡尘中的武学,延年益寿个十几、二十年就算不错了;
能通三窍者,属于资质最普通的修士,若无大的机缘,无望恨境;
能通四窍者,资质属中等,但只要够毅力、够坚定,仍然能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
能通五窍者,属上佳资质,修行会比一般人快很多,每个门派发现这样的弟子都会当做未来的中坚力量培养;
能通六窍者,可称之为天骄,若无意外,可以时代为舞台。
能通七窍者,千年难得一见,且必生具“七窍玲珑心”体质,领悟力无与伦比,成就“万法皆通”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儒门尽管式微,但是前来书院求学的人还是络绎不绝,毕竟先天灵海一窍不通,没有办法修行的普通人还是占据了所有人群中的十之八九,而对于他们来说,有教无类的儒门书院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气院不同,儒门虽是极尽辉煌的传承,但却只有一门功法《浩然正气诀》,而能修行《浩然正气诀》的一个要求便是先天灵海开通四窍,只是这一个门槛便已经将绝大多数人拦住,天才毕竟可遇不可求,世间多的还是大抵相同的普通人。
“我想进气院,便请道兄一测资质吧。”沈浪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境界,但是既然已是恨境的玲珑都自认不是他的对手,想来这点要求还是能达到的。
孙逸飞闻言,扬手一道浩荡的真气,蕴藏着他的意识便没入沈浪体内。
沈浪收起自主抵御的剑气,任由孙逸飞的浩然气探查自己的灵海七窍。
蓦然,孙逸飞收回意识,面色不是很好看。
“师兄怎么样?”旁边孙逸飞的几位师弟、师妹连忙询问。却只见孙逸飞腰间长剑欢跃而出,一记飞剑如天河倾泄,直奔沈浪,所过之处滚滚阳气翻腾,如遭火焚。
“这把剑,羲和!”沈浪自问没有见过这把剑,脑海里却自动浮现关于它的记忆,他想要绞尽脑汁去回忆这记忆从何而来,可眼下却偏偏不是时候。
羲和剑,采取太阳之精铸造,是天下名剑中的至阳之剑,与另一把望舒剑并成为“日月双剑”。当剑主是阳时阳刻出生,命中带火之人时,此剑更能发挥出十二分的威力。
眼前看来,孙逸飞即使不是那命中带火之人,也具备有相同的威势。儒门浩然气经由羲和剑催发,更显强势,绝非轻易可当。
沈浪强行压下心绪,不再去想这些记忆从何而来,周身剑气激荡分化,一道一道,连绵不绝地撞向羲和剑侧锋,想要改变这一剑的轨迹,却发现自己的剑气撞击到羲和剑上携带的浩然气上时,威力只剩下不足一半。
“哧”羲和剑直接洞穿沈浪肩头,轨迹虽然没有改变,这一剑倒也没有真想致沈浪于死地。
“嗯?”孙逸飞面色一变,在众人目光注视下被羲和剑洞穿肩头的沈浪,身形正在渐渐消散。
“怎么回事?”孙逸飞的众师弟妹纷纷惊呼。
“剑气化身!”孙逸飞终究是儒门的大弟子,见多识广,认出了这门神通。
“儒门浩然气,果然名不虚传。”沈浪真身自虚空中出现,对于孙逸飞能将自己的剑气威力削减到只剩下一半的浩然气,十分慎重。
相传儒门《浩然正气诀》修炼到巅峰时能够做到“万法不沾身”,无视一切术法神通,孙逸飞虽然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但是能削减一半的威力,放眼天下同辈,也属于无敌之姿。
“你是何人,故意藏着修为要进入我们儒门,意欲何为?”孙逸飞按剑遥指沈浪,浩然气隐而不发,不断堆积,更显磅礴,表面看来,沈浪无法抵挡他那一剑,只能用剑气化身替代,但之前沈浪那一百三十六道剑气,在羲和剑那种飞行速度下,仍然能全部撞击在剑身同一个点上,这份对自身的把控和掌握力,孙逸飞自问做不到,更不敢大意。
“有教无类,说说而已么?”沈浪反问道,“沈浪确有私事,但绝不会损害儒门的利益,如此你儒门收是不收?”
孙逸飞显然在沉思,短短交手一回合,他能看出沈浪绝非等闲之辈,如果真能将他吸收入儒门,至少在这一代,儒门不至于衰败。
“也罢,奸佞之辈,也修行不了《浩然正气诀》。”孙逸飞朗声道,“若你心胸坦荡,就算不是真的想入我儒门,倒也不介意传你。”
儒门绝学不藏私。
愿天下人人心怀坦荡。
愿天下人人可修行《浩然正气诀》。
这是儒门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