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童天局图,这副残局名字李修一点也不陌生,更可以说是如雷贯耳,因为,一年多前瞒山之巅与号称棋圣的玄离论道之时,玄离说起这副残局,曾给予极高评价,鬼谷子纵横残局与老庄函谷残局与其相比,都只能屈居第二。
李修看着这副残局,惊讶莫名,看着残局之上那寥寥但却极为缜密的黑白二子,李修实在想不到,这副残局仅是一个七岁孩童困杀天人之著!
李修越看越奇,渐渐地,他竟入了神,这副残局虽然是旷古第一天局,但是,却没有那鬼谷子纵横残局霸道,杀意昂然,这副残局,给人的感觉,只是缜密,缜密到滴水不漏,返璞归真。
看着这副残局近一个时辰,李修也是没有找出破棋之法,李修内心震撼,感叹道:“不知玄离或是他师父青武道长在此看到这副残局藏在这湖底深宫之中会作何打算,只怕如他们这般爱棋成痴,看到这副残局,真的会像《李振子结庐杂谈》中记载的麻衣大神一般,冥思千年,最终枯坐成黄土一抔。”
这副残局看似平常,但是,只有深陷其中才知道,它是有多么的玄奥了,李修虽然不善弈棋,但他也敢断定,此局绝对是旷古绝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作了!
这时,绿岑看着李修如此着迷,她以为李修被困在棋局之中,于是赶紧将他摇醒,李修回过头,对着绿岑苦笑道:“这果真是旷古第一天局啊,就是我这种门外汉也能看出此局的大气磅礴,无懈可击,这种残局,对我等凡夫俗子无半点危险,但是,若是真有大智慧者,只怕会真正地陷入其内,不能自拔。”
剑皇以剑道与棋道并行于世,绿岑为剑皇一脉传人,自然也对这天局有所耳闻,她惊道:“竟然是小童天局图,不过,这副残局听闻迷失在了遥远的古萋国之中,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李修凝眉,点了点头,他上前一步,一只手探出,抚摸着这张残局纸张,大约半晌,他才道:“这应该是拓本,这张纸的历史也就几百年,绝非古萋国原著!”
这时,两人突然对视一眼,同时露出惊讶神色道:“莫非,这深宫主人寻到了古萋国遗址?!”
绿岑惊道:“应该不会有错,这纸张存世历史与这深宫主人在世的年岁差不多,只能说明,这副残局是深宫主人所作,而深宫主人深谙奇门遁甲机关算计风水之学,他能寻到古萋国遗址,一点也不出人意外!”
李修想了想,再次提出新的问题道:“既然他寻到了古萋国遗址,为何他不将原本带出,反而制作拓本?”
绿岑想了一想,随即摇了摇头,随口道:“或许那原本经历万年早已腐朽,这深宫主人凭大神通才将其内容还原纸上也说不定。”
两人看着这副残局,想了一想,最终,暂时将这件事抛到一旁,对两人来说,刚才一切都只是猜测,到底真相是怎样的,恐怕除了已死去的深宫主人外,没有人说得清,或许,若真要寻找真相,只有找到古萋国遗址了。
李修凝眉,良久,缓缓道:“这副残局玄离兄这等棋痴最喜欢了,不若取了送给他去参透。”
李修说着就要伸手去取挂在墙壁上的残局,而就在手刚取下残局时,忽然,残局模糊一片,刹那之间竟化作一道漩涡,极大的不可抵抗的神秘力量瞬间便将李修与绿岑吸入其内,一黑衣身影躲在远处,见此异状,他大惊,但是,依旧在顷刻之间便遭残局吞没,而后,残局化作白纸,落在地上,看似普通至极。
被残局吸入漩涡之中,四面漆黑,罡风肆掠,突然,耳旁竟又响起震天彻底的战鼓与号角之声,百万战马嘶鸣,铁马冰河,兵士围杀,血流成河,李修两人仿似来到了战场之中!
就在李修想要看清这是什么战场之时,忽然,场景再变,狮子白鹤,啸歌邕邕,五老启送,群仙翼辕,亿乘万骑浮空而来,好不壮观,倾光回驾,诸天丞相,南昌上宫,韩司主录,监生大神,执箓把籍,一起簇拥到李修之前,李修伸出一只手想要接过监生大神手中书箓,谁知,又是刹那,眼前一切再度消失!
两人行走在星空之中,星河点点,李修与绿岑仿佛追溯着历史的脚步,但是,每当两人有所感悟之时,眼前物象刹那消失,历史的无情,在这一刻绽放得淋漓尽致。
混沌之中不计年,两人行走在无尽星空,仿似已走过了无数个纪元,他们看到了许多历史片面,但是,那都是破碎的。
李修看着眼前一片片掠过的历史足迹,他惊道:“这是幻象吗?”
绿岑轻蹙秀眉,摇了摇头,道:“应该不是,你有北斗经以及上清大洞真经还有三朵青莲守护,什么幻象也不可能对你有用,若我们看到的真是幻象,那难免幻象太过真实了吧,凭你我的道心竟都能被它蒙蔽。”
李修点了点头,两人不再言语,进了这无极世界,两人小心谨慎之至!
终于,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纪元,这时,眼前景象再度震撼!
只见旋斗如历箕,八景冥合,灵风聚烟,紫虚郁秀,氤氲之中有真神,长生大君、无英公子、白元尊神、太一司命……,无数青史有名的神灵都在其内,众神灵执符把箓,上游上清,出入华房,八冥之内,细微之中,下镇人身,端得是一个玄妙浩瀚,眼前景象,让人热血沸腾,心驰神往!
李修两人已然知道,自己两人刚才所见都是历史上真实出现过的事情,只不过,历史颠倒,让人看不出有些事情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李修一步踏出,这时,忽然,眼前景象再度大变,他们脚下不再是虚空,而是宫殿!
两人环顾一眼四周,不敢相信,自己竟然冥冥之中竟然再次回到了深宫之中,李修掐指,原来刚才仿似经历了无尽岁月,实际上不过三个时辰而已。
就在这时,两人抬起头,忽然看见,就在眼前九丈高的白玉祭台上,一方青铜宝印正静静地躺在那里,古朴无华,奥妙非凡,两人一眼便看出,那就是他们此行目的—番天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