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浩正在唏嘘感叹,道人一指点在了他的额头上面。“轰……”的一声,方浩就感觉脑海中仿佛是一个炸雷惊响,天崩地裂一般。
一阵剧痛传来,犹如虫噬蚁附一般,蚀骨钻心。全身的血液逆流充脑,随之又变成了酸软麻痒,痛苦无比。
方浩感觉自己的血管膨胀,身体好似充气一般的,变得涨大起来。想要挣扎一下,却又仿佛全身不属于自己,眨眼一瞬,犹如万年。模模糊糊中,一个仿似很遥远的声音传入耳中。“去吧,去吧!”
方浩浑身湿透,晕乎乎,浑噩噩,踉踉跄跄的往回走,本能一般回到家中,摔倒在了自己的竹榻上面,昏睡过去。昏暗的屋子内,普通人肉眼凡胎不可见之处,一抹青紫色灵光攸然闪现,流遍全身,默默改造着方浩的元身本体。正可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了!
大树下,道人一指点出后,就仿似抽干了浑身的力气,又好像元气大伤,面容霎时间苍老了二十年。虽是如此,道人却并不后悔,反而在心底有些隐隐的开怀。
看着自己新收的弟子离开,道人疲惫不堪的摇摇头,身影消失在了原地。只是在离开之前的目光中,那抹欣慰却是怎么也无法消敛。只是,方浩早已迷迷糊糊的离开,却没有看到。
道人的那一指并非普通。这一指在玄门中有个说法,叫做灵犀指,正所谓是“心有灵犀,一点而通!”。
道法传承,无论是用的文字、图像、还是语言,都会存在主观意识的偏差。这一指之中看似简单,风轻云淡,其中却不知道包含了多少的神奇玄奥,耗费了道人多少的心力,将一生所学尽数包涵,打入对方的脑海之中。且一生之中也只有一次施展的机会,不是真心中意的弟子,传承道统的道种,谁人又舍得?
“不立文字,法外别传”,这灵犀一指点出,不单是耗损道行,消磨气运,更是大增传道者的劫数。
生灵修行,逆天挣命,劫难重重,道人若非是自忖难以渡过下次天劫,有了想要找人传承一生所学的念头,又怎会如此轻易的点出这一指?
东方隐隐泛出鱼肚白来,天就要亮了。
方浩睁开双眸,昨夜的事情又翻上心头,一幕幕的模糊而又清晰。疼痛虽然早已不在,他仍然下意识的抽动嘴角,心有余悸。
“拜了一回师,却还不知道师尊姓甚名谁,属于何门何派,在哪座仙山修行,太不应该,太不应该了!”暗暗叹息一声,只是又想到自己现在有了修行的法门,心中就是激动不已。
平心静气,收敛心神,存神紫府,一幕神奇的景象泛上脑海。
脑海中,高悬一颗青紫色灵光星点,熠熠生辉,璨若星辰,弥散出逍遥而尊贵的意味。星点好似感应到了方浩的心神,攸然大放光明,闪的一闪,爆散成一天流萤。
流萤飞度,扯着光尾,似是散乱,却又仿佛遵守着莫名的规律,交织成网。晃的一晃,各占其位,犹如奇异星图,顿显森然。
心神拂过,这些组成星图的流萤光点,就随着变幻,扭曲成蝌蚪般的银色文字符篆。这些莫名的银蝌符篆,方浩虽是初见,却个个认识,心领神会,分毫不差。莫名的,方浩就是知道,这,正是最适合他修行的法门。
“金牒玉诀,大道真传。”
嘴里不由自主的轻轻一语,随后心神就沉浸在了这篇法诀当中,不可自抑。
“浩儿,你这是怎么了?”
随着房门吱吖一声推开,方母看到此时仍然躺卧在竹榻上面,身躯蜷曲一团的方浩,惊讶的问道。
“喔,没有什么的,母亲。可能是这几日读书,睡得有些晚了吧,有些犯懒了。”
方浩睁开眼睛,装模做样的揉揉双眼,仿似刚刚睡醒一般。心中却暗暗惊讶不已,“时间过得真快,只是心神略略沉浸在道诀当中,却已经是日上三竿了。怪不得有‘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说法呢!”
方母走到竹榻前,轻轻抚摸着方浩的头顶,目中流露慈爱之色。“我儿用心读书固然是好,却仍要注意休息,莫要太过劳神伤了身体才好啊!”
方浩点头应是,心中却对隐瞒母亲自己修炼的事情而有些不安,只是话已出口,一时不好意思更改。
方母眼中闪过一抹思索之色,却也没有多说什么。儿子是自己一手拉扯抚养长大,有了什么异样,自己这当母亲的又怎么会看不出呢!只是心中暗叹孩子长大了,心中也是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不愿意什么事儿都给自己说了。
方母虽然是有些胡乱思索,却也没有放在心上,这些念头都是一闪而过,就压在了心底。“厨中灶上还有一些饭给你热着,你一会儿过去吃吧。”想了想,又对方浩说道:“东街口张大伯家有事儿,我与你父亲要去帮忙一下,你如果不想去的话,中午就自己张罗些吃的,凑合一下吧。”却是知道自家儿子从小不喜热闹,故而有此叮嘱。
见得方浩点头答应下来,方母又说了几句,便转身匆匆而去。却是方母在那张大伯家挂念自家儿子,趁空回家来的,既然见得方浩已经起床,方才放心。
方浩清理了一下身子,清清爽爽,又随便的吃了些饭食,见得日头渐高,便出门去了自己日常爱去的小河边,大柳树下。
再次将心神沉浸在那篇金牒玉诀当中,细细体悟。普天之下,修行的法门可谓林林种种,不一而同。无论是正路直行堂皇正当,还是剑走偏锋另出枢机,却也不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的范畴。短短十六字,道尽修行之秘。
金牒玉诀虽然是大道真传,却也逃不出这个藩篱。
方浩斜倚在大柳树下,双目微眯,心神再次沉浸在金牒玉诀当中,只觉得那一枚枚银蝌符篆摇摇摆动,将道诀的信息细细传出,无有遗漏。只是这些信息虽然是从银蝌符篆当中传出,却并非什么文字图形,也不是借助任何的媒介,一个个的精准明晰,就算是目不识丁的人也不会弄错。这让方浩除了感叹道法玄奇外,更是无比的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