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位既然都是修道之人,又何必斤斤计较于一些俗物?依张某看来,大师也是一片赤诚,不如小兄弟就将这妖蛇躯壳舍于大师,而收下大师送出的丹药、剑丸。况且这位觉法大师既然说小兄弟有伤在身,小兄弟以丹药疗伤,剑丸护身,岂不是更好?”
这位张大官人一说,二人听了顿时也是心中一动。方浩与觉法和尚都是修行之人,本就不太拘于俗礼,方才也是一时心急,灵慧蒙尘罢了,此时一经旁人提醒,顿时就反应过来。二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一切都已在不言之中了。
张大官人见得二人如此,也知道自己做对了,连忙趁热打铁,邀请二人去客厅用餐。原来时间已经不知不觉的流逝,到了日暮西沉,天色已晚。
方浩与觉法和尚各有所得,本不愿与这位张大官人这种世俗商贾多有牵扯。只是念及这位张大官人一言解惑,解了一番尴尬,却也不好太过驳了人家的脸面。只是觉法和尚是何等的人物,岂能看不出这位大商贾的盘算?虽然是当着他的面,暗中施法传音提醒了一下方浩,却也不会让这位张大官人知道。
张玉堂大官人还在那里乐呵呵的,却不知道对面二人已经已经明白了他的算盘,注定一番盘算落空。
晚宴在一片祥和中过去,虽算不得多么的热闹,也是融洽的很。觉法和尚稳坐一旁,神情淡淡,话语不多;方浩虽然是来者不拒,嘻嘻哈哈,也没有透露出什么东西。张玉堂大官人也知道自己现在还无法取得二人的信任,随之哈哈一笑,放过不提了。
有道是“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待得晚宴告一段落,方浩与觉法和尚二人相视一眼,齐齐请辞。张玉堂虽然没有和二人搭上太大的关系,也算混了一个脸熟,怕过犹不及,也就顺势撤了宴席,送二人离去。
离开张府,方浩与觉法和尚二人各自有事儿,一个想拿妖蛇躯壳修炼法术,一个要赶紧的疗伤,故而互相约了后会之期,分头离去。
方浩疗伤心切,分毫不愿耽搁,急急赶回自己投宿的客栈。他的伤势虽然被觉法和尚引动,但是现在得了一瓶九花玉露丸,正是得用。客房中,布置好防御后,方浩盘膝而坐,掌中现出一个玉瓶。玉瓶手掌大小,通体以整块玉石雕琢而成,瓶口与瓶体施以禁法,以之保持药效不会散失。
方浩运转真气,轻轻嘬口一吹,破去瓶口的禁制后,倒出一枚豆粒大小,淡黄色泽的药丸。药丸虽小却晶莹剔透,氤氲灵光,仿如珠玉一般叮咚作响,没有丝毫的香气药味扩散。方浩知道,这是因为药力凝练,非是作假。也只有这样,瓶中的丹药才能够保持数十年甚至是上百年而药效不失。
抬手将一枚丹药送入口中,缓缓运转真气研磨丹药,化出药力。顿时,就只觉得一股清凉的气息升起,弥漫周身,裹住受伤的部位,慢慢渗透进去。本来有些火烧火燎的内腑,一下子就变得舒服起来。
客栈中,方浩一心疗伤,心无旁骛。然而此时的王学政府邸中,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王学政端坐书案旁,手拿一卷卷宗,注目仔细的观看。书案前方,一名面目普通的灰衣中年人站在那里,不言不动,犹如木雕泥塑一般。
半晌后,王学政放下手中的卷宗,双目微闭,手指轻敲桌面,“咚咚”有声。
“乾元十四年六月廿四日,方浩得老师手书,离开白石镇。七月初二,进入槐阳县,游览当地名胜古迹。七月十三日,到达石原府,流连三日后离开。七月廿八日,又到了河阴县,住宿一夜后,旋即离去。等到再发现他的踪迹时已经是九月初三,大树林村。而且,据说大树林村曾经遭受疑似西北邪道修道者白骨神魔门下弟子的残害,也是由这个小家伙出手解决的这个邪修。”
王学政闭目喃喃自语,话语虽轻,却几乎将方浩的行程完全掌握。灰衣中年人当然知道王学政不是在和他说话,这只不过是王学政的一种个人习惯罢了。
“你说,这方浩离开我这里后又去了张玉堂那里?而且张玉堂的那个独子被以蛇妖附体,还是让这个小家伙给救的?”王学政抬头看着灰衣中年人问道。
“是,大人!而且他还和在城外玉佛寺挂单的觉法和尚动手过了一招,只是其中的具体情况如何,因为我们的线人只是一个普通人,还弄不清楚。不过,据说二人事后握手言和,还……”灰衣中年人的话没有说完,就被王学政挥手打断。
“嗯~继续监视,不要打草惊蛇。记得有情况随时报告!下去吧。”
灰衣中年人躬身一礼,随之消失在了王学政的面前。
“这小娃娃有点意思啊!”
王学政目光望向城中的某处,随后往后一靠,闭目假寐,书房中随之陷入了寂静当中。
一夜无话,清晨时分,方浩早早起来,洗漱一番后就准备在客栈中吃过早餐,然后就再去王学政府邸,递送那封吕老夫子的亲笔书信。在这般的世道,像方浩这样的平民百姓出身之人,虽然说有了秀才的名头,面对学政自然是什么都不是。去那王学政府邸,当然是只能够早到,却不能晚了时间的。小人见大人,你不去早早等候着,一个不好,就是个“不敬”之名扣到头上。
“神清气爽啊!没想到这九花玉露丸果然不愧是佛门有名的疗伤灵药,竟然如此灵验!我也只不过是服用了一颗而已,竟然在一晚的时间里面,就将我这内腑伤势控制住了。想来再服用两粒,就可以完全的痊愈了吧!”
起身活动了一番后,一边朝着房外走去,方浩的心中一边暗暗的想到。
“这位就是方浩方书生吧?”
方浩才来到客栈前面的厅堂,就看到一个青衣小厮快步向他走来,
“小人徐斌,乃是奉我家老爷王学政之命而来。我家老爷昨夜赴宴回来的有些晚了,听到方书生你来,本是要见见你的。奈何公务繁忙,老爷今天天不亮就离开了济川府,出外公干。我家老爷怕耽误你进书院的事情,故而命我送来他的名帖,让你持我家老爷的名帖直接去书院就可以了。”
说着话,这名叫做徐斌的青衣小厮递过一张名帖来交给方浩。等到方浩接过后,又是语重心长的道:“方书生,你拿了这名帖就是在你的身上带了我家老爷的脸面,莫要让我家老爷失望啊!”随后也不理方浩要说些什么话,转身快速的离去,弄得方浩有些挠头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