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九十八股真气。”李青山感受着空窍中缓慢增长的真气,缓缓说道。
“快了!”脑海中逐渐有了一个清晰的想法,李青山满意的点了点头。打开密室,阔步走了出去。丹道修炼,最喜幽静,尤其是心神沉浸在修炼之中之时,物我两忘,修炼者必须处在绝对的安全环境,被外物打扰,轻者重伤,重则走火入魔。财侣法地,地之重要,由此可见。李青山每每深入心神,搬运真气,皆是在家族密室。
“少爷,学堂家老派人来问,问您是否已经决定选一只小队?”门口的何文见到李青山出关,开口问道。
“嗯?又来问了,呵呵,看来我们这位学堂家老也着急了”李青山听了,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接着说道:
“你去学堂替我登记一下,就说我打算自己成立小队,不准备加入任何一支小队了。”
“好的,少爷,您小比第一,有青龙令牌,完全不受家族约束,有这样的权利,独立申请成立小队。我就去帮您登记。”何文心中十分的惊讶,但脸上却很平静,不敢有丝毫不敬,满口答到。
李青山见此,满意的点了点头。李青山表面上看是一个十分好说话的人,但是真正了解他的人知道,在很多方面他是独断专行的,别人可以向他提一千种意见,但却没有人可以为他做任何决定。
时光飞逝,距上次学堂小比已经过去了半年了。山寨的乙等甲等资质的少年蛊师在山寨的培养下,大多都晋级到了二转,唯独只有李青山,让人十分惊讶,竟然停留在一转巅峰,这放在丙等、丁等资质的蛊师身上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对于在小比中力压群雄的李青山,简直就是侮辱,何况李青山还是乙等资质。
半年来,年轻的蛊师们陆陆续续的被山寨各大小队和部门吸收,战堂、猎堂、外事堂、药堂等都吸收的大量的人才,各大小队也收获众多,在选择与被选择之中,年轻的蛊师们开始了他们真正的蛊师生涯。
但李青山是个例外,没有参加任何一支小队、任何一个山寨部门,开始许多小队邀请他,他都写信客气的回绝了,猎堂、外事堂家老都抛出的招揽书,但也不出意外的遭到了拒绝,大家也不以为然,毕竟李青山的背景强大,爷爷执掌战堂,他不愁去处。可半年后,乙等甲等天才陆续进入二转,李青山却始终不曾踏出那一步,就给了人无穷的遐想。
不少好事者猜测,李青山在小比上用了什么后遗症强的蛊虫,导致资质下降,无法晋升二转,其中曾被李青山打败的人也升起了一雪前耻的想法。而李青山面对这样的流言蜚语,也不理会,随他风吹雨打,我自浑然不觉,这更加加剧的众人的猜疑。包括李青山的父母爷爷,都曾过来仔细询问,但李青山解释自己没有任何问题,只是要巩固根基,稳扎稳打,所以没有急着晋升到二转。加上李青山从小主见极强,做事有分寸,才一一说服他们,不要听信谣言。
即使是时常跟随在李青山身边的何文何武都心思转动,要不是四个月前,李青山晋升一转巅峰后,主动和这两人交手,将他们击败,确定了自己的地位和能力,只怕这两人早就动摇了。从那时起,何文何武兄弟对待李青山更加恭敬了。
看着何文没有丝毫犹豫的出去办事,李青山心里却一有了感慨:
“这就是弱者的命运啊!只能处于被支配的地步,以此求得生存和富贵。”
对何文何武的做法和行为,李青山看得极为清楚,并没有因为他们曾经的动摇就刻意刁难他们,身为弱者必须有弱者的觉悟,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谁愿意跟着一个无法上进而且实力低下的人?李青山的实力压倒了他们,才让他们真正的折服。
半年来,计划逐步进行,真气稳步增长,在中途因为资料不足,把握不大,李青山特意借用李天龙的特权,取得了山寨重地——藏经阁三天的阅读权利。
藏经阁是李家寨存放家族资料,书籍,炼蛊秘方的地方,共有四楼,一楼二楼普通族人可以凭借贡献点和元石阅读,三楼必须家老以上才能进入,四楼就只有族长才可以进入。
三天时间,足够李青山浏览下一楼二楼的资料,内心不断的揣摩、计划。这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往往是痛苦和折磨,认知的升级从来不是轻松的事,如同阅读一样,求知就是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每一次知道就要承受一次思想的冲击,每当思考、实验失败,遭受痛苦,前方无路时,李青山总是一个人抱着青龙酒,独自一人,在阁楼之上,对着青龙山痛饮一夜,大醉而眠;第二天再次埋头苦干。
自古成功无捷径,风雨磨难伴君行。
没有人比他跟理解“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的含义。地球上这个说法带有很大的欺骗性,个人的发展还要符合天时地利人和,在个人力量几乎可以算作零的世界,知识就是力量是一个伪命题。
一个人满腹才华,得不到发展就没有任何作用,这样的人在历史中比比皆是。但这个个人武力强大的世界,一个人就可以吊打一个家族,就可以征服一个族群,甚至可以称霸五域。只要有了知识,在这个奇妙、广大的世界,知识就会迅速转化为实力、财力,个人对外力的依赖会急剧的下降。
只有在这样一个世界,个人的知识、见识可以极大的提升个人的力量,知识就是力量才是真正的格言。
正道势力为什么在五域世界称雄,历经数百万年而不衰,始终占据主流,支配天下的资源?魔道、散修一有机会就打算建立自己的家族和势力,即使是幽魂魔尊在世的时候,他屠戮五域,践踏人间一切规则、一切道义,魔道势力猖狂无比,但正道也是天下主流,最强力量。
为何?
资源的占有、蛊虫的代代相传是重要的原因,但其中最重要的是知识的传承。
李家寨一代族长,单人匹马开创了李家寨,但是却没有一丝可能可以成仙,甚至可以说与六转蛊仙,差之千里,为何?最简单的一条是:一代族长根本不知道成仙的方法。
蛊师修行因为空窍的不同,虽然没有固定的秘籍,如同武侠小说中的侠客靠一本绝世秘籍称雄世间。但是其中的窍门却是无数,开窍、炼窍、洗窍等等都有方法诀窍,炼蛊、用蛊、养蛊更是奥秘众多。
散修魔修往往独自一人,没有好的修行环境,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为了资源、为了生存就必须奔波劳碌,和地球上的芸芸众生一样,为生计发愁的人哪有时间去研究艺术、哲学、科学,去搞发明创造?现代人都知道财务自由对一个人的发展的重要意义。
散修们哪里有时间收集资料,形成系统,在这基础上总结经验,甚至推陈出新,创造出更高的间接经验和知识?不是没有才情,而是没有时间,所以机会渺茫。唯有天纵奇才,命运娇子,承时代气运,可以打破界限。
而正道势力,虽然彼此之间没有固有的盟约,甚至口头的协定都没有,但是为人处世,在宏观上、在大局上,是要顾及正道的规则的,虽然这个规则往往被超级势力欺凌其他小势力和散修魔修说打破。可是规则就是规则,总比没有规则好要好。
至少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个规则保存了他们的基本——可以让他们生存延续下去。
正因为这样,这个游戏规则可以玩数百万年而不衰,即使当年幽魂魔尊称霸五域,肆无忌惮的屠戮天下,宣称要杀生求道,为了寿蛊,甚至不惜杀伐各大家族、门派。但最后也不得不遵守这套规则,芸芸众生都是依靠这个基本而生存,散修魔道也有自己的基本,否则都是疯子,想要什么就干什么,不是你灭亡,就是世界灭亡,这样的人怎能长久?
李青山当然没有什么颠覆这个世界,开创自己的规则的想法。他相信存在即是真理。
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实验,周密紧促的修炼。
在何文何武兄弟看来,李青山波澜不惊,不为自己没有晋升二转而着急,总是有条有稳的按照计划修行提高自己,这也是他们两人尽心尽力的原因。
李青山内心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迟迟不能进入二转,给了许多人想法,也对自己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这半年中,学堂又给他们两次机会选蛊,但其后的两次,选蛊的次序都是按照小比的排名进行的,第二次选蛊,李青山第一个,选了一只防御蛊——青皮蛊,取自青龙狼上,推动可以形成一层青皮防护层,是一个不错的防御蛊;而第三次李青山却是第27个进入密室的,因为之前的人都进入了二转,按照实力,有优先权,李青山选了一只移动蛊——三步蛊,善于短途移动,可以向其他方向移动三步,使用真元少,缺点就是三步之距太短,蛊师往往反应不足,难以躲避。
但李青山武道有成,最善于掌握身体,自然不成问题。不仅如此,进入二转就可以选择二转蛊,二转蛊可比一转蛊难得许多,对蛊师战力的提升巨大,这也是山寨对蛊师的刺激之一。
无形中,李青山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在同一阶段的蛊师之中,落后了一些,李青山也有过犹豫,内心承受着煎熬,毕竟他想要走的路没有人走过,成功与否,七分运气,三分努力。
可是每当站在阁楼之上,看着远方的青龙山,想着狂蛮魔尊的大战太古青龙,感受着喉咙中青龙酒的烈性,他的目光却是坚定起来。
半年来,李青山短短两个月就将空窍修为修到了一转巅峰,其余时间,熟悉先得到的两只蛊虫后,他动用手中的全部元石和资源,开始提炼青龙狼的血脉晶石。到今天,他提炼血脉晶石已有三十七颗,没有向外售出半颗,全部用于武道丹道修为提升,将体内真气提升至九十八股,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也是李青山心中最大的依仗。
到今天,半年前,李青山小比夺冠,争取资源,进入一个优秀的小队的想法改变了。
拒绝不加入任何小队、任何组织。原因有三:一是他有资格拒绝,两块青龙令赋予他权利;二是他的血精提炼无法公之于众,甚至不能泄露任何信息;三是若是计划有成,加入小队,依靠队友,对他意义不大。
蛊师修行,主要有六个方向:攻击、防御、移动、治疗、后勤、侦查,完整的战力必然包含这六个方面。武道修行同样如此。
低阶蛊师真元不足,财力有限,不可能拥有过多的蛊虫,养蛊就是养情妇,不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更要花费无数金钱和资源。养蛊、炼蛊、用蛊往往是蛊师的最大支出,选择养多少蛊、养什么蛊都是每个蛊师精挑细选的结果,不得半点马虎,其中可看出个人的才情多寡。
李家寨蛊师多是组成团队行动。每个人主修一个方面,主战的攻击,主侦查的侦查,主防御的防御,甚至攻击中再次分出远攻进攻,就是为了最大的利用个人的长处,最后组成一个整体,形成完整的战力,以应付复杂的环境。
而以李青山目前的手段,他攻、防、移动都有蛊虫,这些蛊虫大多属于力道,消耗极小,加上武道辅助,丹道真气治疗,不必为真元不足而发愁。而后勤,李青山不打算在三转前离开山寨,需求不大,一只二转布袋蛊就可以解决。
反倒是侦查,是李青山的弱点,不过他心中已有新的想法。
人多力量大不假,但也意味着分东西的人也很多。在相同的收获下,他的收益会极大的减少。还有小队的人情纠葛等等,都要花费他的时间和精力。
当然,这只是李青山的初步判断,一切要等他找到了“道路”,有了方向,晋升了二转,提高的战力之后才能真正做出决定,真正的实力从来都是个人计划的基础。没有它,一切都是空谈。
没有不变的方法和策划,因时而变,因人而变,这是《易经》的古老的智慧对李青山的启迪。
“也差不多了,只等百股真气合流!”心中默默的想着,李青山走到武场,接着练了两个时辰的枪法,这是他五岁以来保持的习惯,尤其是聚集真气,站桩练拳之后,越是喜爱练枪。
选择枪法,一是喜欢,枪乃百兵之王;二是实际需要。山寨兵刃多是长兵器或者钝器,枪、矛、大刀、斧皆是族人第一选择对象。为何?对手是蛮兽也。体型巨大的蛮兽,用刀剑实在太弱,一剑下去,若没有高深技法,攻击往往不足。
依靠自己的摸索、地球的知识、山寨中的收集和老师教官们的经验,李青山也摸索了几招枪法,形成了自己的枪法——《百战枪法》。
整个枪法只有六式,没有任何花俏的地方,都是以战场杀伐为蓝本。当李青山拿起长枪时,握着手中的长枪——破风。
枪身是用上好青木做成,韧性十足而又结实;枪头由千年寒铁锻造而成,寒光闪、锐利无比,如同他握枪时的眼神一般,刺人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