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提步往山上奔跃而去,任由寒风呼啸着袭来,细雨伴着小雪花纷纷洒洒的落下,红芳绿笋铺上一层白霜,连那一旺清泉都朦上薄薄的一层冰霜,那尾尾锦鲤静于潭底深处,不见丝毫往日欢悦之色,潇潇的树林中满是风声,雨雪散乱落于郁郁葱葱之间,亦粘连于禅衣之上,犹如簇簇盛开的菩提花,老僧一手轻轻拖着婴孩,另一只手堪堪挡着胸前迎面吹来的寒风。
行至般若寺之初,老僧单衣上沾满皑皑落雪,连寺前那株老桑树都未能幸免,枝干横斜错落,叶疏花稀,似愁若病,了无生趣。而怀中婴孩已然双目紧闭,气息全无,通体冰凉,此时施救怕为时已晚,出家人最是慈悲为怀,纵然觉察为时已晚,却还是尽力施救。
老僧急急冲入般若寺,一脚踢开禅门,惊得菩提树上百灵鸟四处逃散,仓皇间几根洁白羽毛随雪落下,徒留此地一片寂静,只闻老僧运气大喊:“师兄速速前来救人!”。
震耳欲聋之声于空荡的般若寺连连回响,正于院中摆弄药草的慧明禅师闻声而来,入目就是自己师弟只着单衣,身上处处粘着零零落落的绒雪,连连喘气,面露急色,怀中紧紧抱着一袈裟包裹之物,定睛一看才察觉竟是一个尚未睁眼的婴孩。
慧明禅师急忙放下手中草药,上前抱过婴孩,细细查看起来,只见孩子冻得嘴唇发紫,小脸苍白无色,呼吸似有若无,上前探脉则虚浮无力,如同泥牛入海无所踪,脉微欲绝,数十息间方能感到脉搏一动,体温下降,四肢厥冷,是为心衰之症,慧明禅师交代到:“备热水,熬极品还魂汤,准备药浴”,慧益禅师点点头下去准备。
厨间灶炉柴火燃燃,慧益禅师不断往烧开的热水加进零零琐琐的药材,浓重的药材味驱散白雪的冰香,汗水打湿了禅衣,禅房传来慧明禅师催促的声音:“师弟,药备好了吗?”。
慧益禅师闻言更是一阵慌乱,用木勺搅动一番,初初尚未变色的药汁在木勺不停地搅动下已然乌黑一团。慧益禅师急急端着木盆前往禅房,升腾而起的白雾朦胧一片,映衬着院中菩提树上洁白的落雪,宛如秋水共白云皓然一色。
慧明禅师取出金针在孩子心口处的内关穴、郄门穴、檀中穴、巨阙穴、气海穴稳稳落针,双指慢捻轻颤,足足一刻钟才缓缓收针,把孩子从袈裟中抱出来,放入备好的热水中浸泡,用力搓揉孩子掌心的少府穴和合谷穴,等孩子掌心被搓红再按摩孩子的脚心,又在涌泉穴和三里穴上施针。
慧明禅师捏开婴孩的下颚,一碗极品还魂汤强行灌了下去,孩子嘴角溢出不少药汁,慧益禅师心疼的用指腹轻轻拭去。
褪去紧紧裹着禅衣,婴孩受冻身子不停颤抖起来,慧益禅师把孩子放进了木盆进行药浴,温热的水柔柔漫过娇嫩的肌肤,很快就被烫得一片通红,婴孩受痛张嘴欲啼泣,却只是闭闭合合发不出一丝声音,仅是不断从眼角流出晶莹剔透的泪珠。
慧明禅师松了一口气,孩子总算是救回来了,约半刻钟后,慧益禅师点点头,轻轻地把婴孩从木盆中抱出,用洁白的棉纱吸净孩子身上残留的药汁,却发觉寺内一时间竟寻不到合适的衣物,慧益禅师只好找来旧时化缘所得的破旧衣裳草草把孩子裹紧。
孩子娇嫩的小手指终于动了动,随后睁开了小眼睛,慧明禅师把自己的手指伸入孩子小掌,孩子小小的手仿佛用尽了全部力气,艰难的抓住了慧明禅师粗糙的手指,可伶兮兮的小目光望向两位禅师,比那漫天飞雪还要晶莹纯洁,似乎在乞求不要放弃自己。
慧益禅师慈爱的摸摸孩子的小脑袋:“孩子别怕,我们不会舍弃你的”,不知是孩子听懂了慧益禅师的话,还是实在是太累了,又再次闭上了眼睛,沉沉睡去。
雪还下个不停,竹林中小径向往般若寺幽静之处,禅房深深掩盖在菩提树后,清冷的雪露悄悄打湿娴静盛放的野栀子,冬的花瓣漫天飞舞,破旧的门扉挡着所有冰冷,婴孩在慧明禅师的安抚下沉沉入睡,宛若再次回到母亲温暖的怀抱中。
此时慧明禅师才有机会问了句:“师弟,这孩子是何人家……”,慧益禅师把山间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听后慧明禅师念了一句佛号说道:“刚刚出生的婴孩被丫鬟带上山,怕是不知何故被家人遗弃了,此次能意外遇到师弟亦是一种机缘,佛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孩子既无处所归,以后就留在这般若寺中吧!”。
慧益禅师回想深山一幕,暮雪深深,百丈悬崖,不禁心有感慨:“若是我能早到片刻,或许那个小丫鬟也无需因失足而丧命”。
慧明禅师安慰道:“冥冥中自有定数,师弟多想无益,此事不是你之过,无需过于自责”。
慧益禅师把孩子轻轻抱于禅团,看着窗外飘飞的白雪,皱眉说道:“明是六月天,却飞寒冬雪,当真是蹊跷”。
慧明禅师手指菩提树的方向说道:“这菩提树极具灵性,雨落不湿,风吹不摇,如今却被这大雪覆盖”。
慧益禅师一惊,有些踌躇的问道:“师兄的意思是……?”。
慧明禅师缓缓点点头:“这菩提树自这婴孩进门才开始落得了雪”,两位禅师相对无语,禅房独闻寒风飒飒。
慧明禅师低头看着睡得正熟说完孩子,缓声说道:“既是师弟救她一命,就再为这孩子取个名字吧!”。
慧益禅师点点头:“吾愿她为佛前一青莲,受佛光普照,自此无灾无祸,就叫佛莲吧!”,孩子侥幸存了一条性命,却落下了心悸之疾。
落雪愈发的大了,如同鹅毛般漫天挥洒,很快掩盖了慧益禅师匆忙而来的脚影,无人知晓一个小小的婴儿于漫天飞雪之际至于菩提树下,缘起缘灭,缘深缘浅,缘聚缘散,佛莲今日随缘而来,自此随着两位禅师在般若寺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