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齐作揖上前,朗声道:司堂大人,可以放行了。
哦?大人并没接话,而是看着小齐身边一位鹤发童颜的老翁,一脸笑意的说道:有劳玄门接引使大人亲自前来,下官这小庙可容不下您这宗菩萨啊。
说罢,一路小跑的下了堂,边跑边给身侧使了眼色,水森的绳套终于卸下了。
绳套一卸,水森立时扑倒在地,小齐要扶,却被司堂抢了先,只见他一把揽住小齐,关怀道:小友可要撑住啊!
见司堂一脸假意,水森恨的切齿,又无处可发,无奈按下杀心,回了句:谢谢。
司堂点头示好,又回头对接引使说道:这索命绳果真厉害,本想吓唬一下,结果竟勒坏了小友。
呵呵,那老头干笑两声,信步前来,一手拉起水森,回头朗声道:司堂大人私审我玄门新丁,可向本门通报过?
哎呀呀,误会误会,司堂满脸堆笑,起身回道:全是误会啊,我哪里知道小友是贵门中人啊,事出紧急,又是河水阴曹唐不开唐大人亲自押来,下官哪敢怠慢,再说。。。
行了,人我带走了,再有下次,本门定来追究!!
司堂赶忙点头称是,自责满满。
老头将人给了小齐,示意退下。但水森并无离意,指着子余道:此人乃我新友,受我牵连至此,还请大人放过。
司堂大人赶忙接话:对对对,放放放,来人啊,好生送李子余回家。
事还没完,水森有气无力道:敢问大人姓名。
哈哈!司堂大人玩笑道:哎呀,这是要择日寻仇不成?!
但见周遭皆无应话,有半玩笑半严肃道:小官不才,但也是地方大刑司堂使,还真不怕小友寻仇哩。
又无人应话,司堂大人只得冷笑道:姓周单名一个兴字,小友,可听清?
水森点点头,含笑退下。
2
至此,一波平息。
小齐因有案子在身,遂请示了老头,想带着水森在此逗留几日,一来水森养伤,二来案件收尾,老头应允,又办了些公事,嘱咐了几句,便起身回山了。
而后两日,案件公示,那命案事关西、北两家和气,于是被定为悬案,最后草草收场,但暗地里的调查却紧锣密鼓的展开,这是后话。
又几日,水森伤愈,第一件事,便是去看望李子余,子余伤也痊愈,只是见了水森却没了先前的热情,多了几分胆怯,家中比之先前亦是凌乱不堪,想来是被官兵搜翻了数次。两人无话,一直坐到傍晚。
水森起身要走,被子余拽住:哥,对不起。
水森莫名鼻酸,回头道:不,都怪哥哥连累了你。
子余落泪:谁也不怪,只怪我们,太弱小。
水森转身:那我们一起加油,一起变强。
水森没有看见子余重重的点了下头,一直到屋外,水森才长长的舒了口气:这份压抑也要算到你的头上,周兴!
后几日,水森和小齐只谈旧事新遇,对大堂之事,只字不提。
直到回山期近,水森才问道:那日大堂之上,为何挡我回话?
小齐回头,眨巴了下眼睛道:你又无罪,认什么罪啊。
水森道:不是,我当日并无认罪,只是。。。。
小齐道:只是自身难保,想报我姓名,让我来澄清?
水森道:对的,但奇怪的是,直到最后,你也没有说你是我的接引人这一事。
小齐笑道:救人要紧,那些小事不报也罢。
水森按下,又问道:可有阴差通行需令牌一说?
小齐道:令牌当晚就给了你,只是你粗心大意,怕是忘了。
水森不语,低头在身上摸索了一番,果然,在裤兜里提溜出个小令牌来。
小齐笑道:看吧!
水森无语。
3
临回山时,水森问小齐要了些纸钞,买了些补品,打算再去看望子余,但空等良久也不见人,后来从邻居那里才知道子余参加山门考试去了,具体是哪个山门,却不知晓。
值得一提的是,小齐教了水森御风之法,口诀简单,水森试了两下,便已驾驭。
可如此简单之法,小齐当初为何不教?水森疑惑,但也没问。
两人还是有说有笑,出了鬼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