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起点,杨博不但人更加的平静,他的斗志也更加的激昂!
选气息最为弱的那一边?方才失败的原因估计就是冲得太猛了!
中规中举那一条也不错啊!给人的感觉一直都是不走极端,能够顺顺利利的到达终点。
还是选气息最为强烈的那条?毕竟这只是开始,到了中段,不同的选择就出现,末段也一样!
这些是没有尝试过的,粗略的算了算,每一种方式都试一下的话,有二十多种!
这只是第一个动作,“金刚反扭柱”接下来还有反身,甩出二个动作!
二十几次,二十几次,二十几次!
事情就变得简单了,按照这三个动作的排列组合一遍遍的去做就行了!
认真的做起来,却绝对会令人到吸一口冷气!
二十几次并不大,三个二十几也不吓人,可是全部排列出来,却是个令人惊讶的数字!
如果按照杨博此刻的进度,并且每日都修炼五个时辰,将每一种线路都试一次要用多久?
一个多月!
竟要一个多月!
一个多月,你才能完成这一个招式。看起来是难以令人接受的,不过却是绝对值得的!
一个月就要以将这一招式提升一个层次,而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可能达到这一高度!如果可以的话,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愿意用一年的时间去换!
身体的感受不会骗他,杨博就这样义无反顾的投入进去。
一个多月过去了!
现在已经没有一个人去围观杨博!
快不了,就老老实实与大家一样慢下来;可杨博如此的一意孤行,很多人都觉得这孩子脑子是不是有病!
真的认为他是一个傻子的时候,人们反而就没有兴趣。
傻子有这样的作为,当然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当然,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教拳老师付“鞭尸”的梦魇已经沉甸甸的压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没有人敢造次。
所以当杨博再一次打出“金刚反扭柱”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看到。
也幸亏没有人看到。
杨博的坚持得到回报。
“金刚反扭柱”的姿势离第一日相差甚远,当然就更不用拿最为标准的姿势比较,可是它所展现出来的玄力不但超过了第一日,也超过了最为标准的姿势。
他没有办法象杨二虎一样,每次都无限的接近那最为精妙处,每次都能够将力量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他的动作远远都还没有达到完善的地步,甚至是简陋的,可是杨博却达到一个杨二虎都无法到达的高度!
对“完美”的突破!
杨博打得好象已经不再是“金刚拳”。
可这偏偏就是“金刚拳”!
用的还是“金刚拳”修炼的口诀,姿势有偏差,但还是在“金刚拳”的框架之内,这是货真价实的“金刚拳”!
毋庸置疑,杨博是真的将“金刚拳”的潜力发挥出来,杨博是真的将“金刚拳”提升了一个层次。
杨博现在还真怕被人看到了!
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就算不被人当小白鼠一样的研究,自己也不用想会得到安静。
“金刚力推碑”“金刚连珠打”“金刚怒目”“金刚醉”……这是最低级最拙劣的拳法,也是“金刚拳”余下的八式。
这八式变成了杨博眼里的香芋芋,他的心一片火热。
杨博迫不及待的要将它们都展示出来。
尤如一盆彻骨的冰水从头淋到脚,杨博被淋得透心凉。
竟然有九条路线的选择。
余下八式的每一个动作的开端,中间与结尾都有着九条不同的路线选择。
为什么“金刚反扭柱”只有三条路线选择,而其它的却都有九条?
杨博已经根本没有心思在这上面纠结,只要略略的算一算,就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一辈子都可能完成不了其中的一个招式。
一个小动作就有二百七十九条选择,而“金刚拳”最少的招式都有三个动作。
三个二百七十九相乘,那是一个怎样的数字啊!
当然是一个天文数字!
象杨博这样一日练五个时辰,终年都不间断,那他一辈子都有可能完成不了一个招式的所有选择。
若是象“金刚连珠打”这样有着五个动作的招式,那杨博就是花十辈子也练不好一个招式。
“金刚反扭柱”不是一个开始,而是一个结束。
若没有“金刚反扭柱”这样的例子在,那杨博早就偃旗息鼓了。
既然有了这样震撼性的成果,那杨博当然是不会放弃的!
杨博一遍遍的试错,也在一遍遍的思考。
“金刚反扭柱”是一个特例,无法复制的特例。
用这种排列组合的方式将“金刚反扭柱”试出来,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只不过是用错误的方式,得到一个正确的结果。
特例摆在这里,金刚拳确实可以升级,问题就是找出那个正确的方式。
不是排列结合,也不用花一辈子,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正确方式。
突破点在那里?
杨二虎给了杨博很大的帮助。
看到好兄弟急功近利,杨二虎也是急在心里,他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
杨二虎谈得最多的就是“整体”。
这一段时间,杨博也加入到围观杨二虎的人群之中,他看得比所有的人都认真,比所有的人都还要仔细。
慢慢的,杨博也感受到杨二虎所说的“整体”。
一气呵成,绝不拖泥带水,杨二虎已经将“金刚拳”打到了一种浑然天成的程度。
看杨二虎打拳,常常会觉得很快。明明他打完一整套“金刚拳”,杨博却觉得他好象只打了一个招式,甚至有时会觉得他只打了一个小小的动作。
时间过得如此的快,当然是因为杨二虎打得赏心悦目,令人沉醉于其中。但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
就是杨二虎所说的“整体”。明明打的是一整套“金刚拳”,却令人错觉到只打了一个招式,那是因为所有的招式都融合成了一个整体。你已经分不清此招还是彼招,一个整体就是一个招式。
“整体”!一个动作可以算是一个整体,二个动作连在一起,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整体,一个招式是一个整体,将所有的招式全都融合起来,那也是一个整体。
结合与融合,那就是“整体”!
杨博猛然间就明白自己的问题是出在那里!
一直以来,感受到细微的差别之后,他唯一要做的事,就是继续的细分。
细分之后还要细分……
杨博做的是与“整体”完全相反的事,他完全就站在整体的对立面。
杨博竟然是一直走在与“整体”南辕北辙的路上。
可是杨博以前的作为却绝对不是无用功。
若是没有对细节的雕琢,他也绝对不会这么快就感受到“整体”。对细节感受得越深,那么对“整体”也会感受得越深。
杨博已经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