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大小正在为高义不肯吃奶忙得焦头烂额,见奶妈找回,高大福喜道:“好,还真找回了不少,看来咱们庄子上今年添了不少人口。”
高老太太却在旁急道:“老头子,快别管庄子上的事了,叫奶妈们进来,要想给我孙儿做奶妈,得先过我这一关!”
“对对,义儿的奶妈岂是谁都能当的!”高大福急忙命高顺把少妇们都带进偏厅,他竟要亲自挑选,在他的认知当中,奶妈只要身体粗壮,奶水充足即可,至于相貌身材等高义的“福利”问题,他压根就没往这方面想。
高义虽口不能言,但耳朵却是好用的,听到大人们说话,他心里着急:“请奶妈是给我请啊,你们看上眼的,我还不一定能看得上呢!不行,看来还得哭!”他张嘴哇哇又哭了起来,别看他才到高家没多长时间,但却飞快地发现,在这家中只要他能哭,啥事都能解决。
见儿子哭声一声比一声大,独孤氏无奈,而且她也不想找什么奶妈,自己的亲生儿子,不让自己喂奶,实在无趣得很,她对高老太太说道:“婆婆,你和公公的眼光自然是好的,可要给义儿当奶妈,不也得义儿满意才成,不如让她们进来,让义儿自己选吧!”她心想:“义儿不肯吃我的奶,难道就肯吃她们的啦?一会她们进来,义儿一定还是不肯吃,这样最好,把这些女人赶走,我再好好哄哄儿子,说不定他就肯吃了。”
高老太太心想儿媳说得也对,她转头对高大福道:“把这些女人领进里屋,让我孙儿挑选。老头子,你先出去,到门外等着。”
高大福一愣,问道:“为什么要我出去?”
高老太太笑道:“等一会儿她们要脱衣服的,你一个老头子站在屋里,她们怎么肯脱,你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啊?”
高大福这才恍然,一甩袖子,跺脚道:“这都什么节骨眼儿上了,我哪有闲心装糊涂!”出了独孤氏的屋子,来到偏厅,对少妇们说道:“等会不管是谁,只要被我孙儿选中,做了他的奶妈,从今往后,每年春忙秋收时的短工就免了!”
让婴儿自己选奶妈,这事倒也稀罕,但少妇们谁也没在意,她们在意的是高大福说的免了短工一事,对于租种土地的庄稼人来讲,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原来,在唐朝初期,佃户租了地主的田地,不仅要按时交租,还要给东家在春忙秋收时打短工,做些晾晒碾磨等工作,这时节正是农活最忙的时间,佃户们谁也不愿意来,可如果不来给东家白干活,明年的契约就得不到,所以很是无奈。现在一听可免短工,少妇们自然欢喜,高高兴兴地进了里屋,静候高义少爷的“垂青”。
高老太太命少妇们脱下上衣,露出前胸,以便进行挑选。少妇们倒也听话,齐刷刷脱下衣服,站成一排,满屋春guang,艳丽无边。
高义心中大喜,美哉妙哉,简直是妙不可言,刚一转世就遇上这等好事,当真是羡煞旁人也!先是瞪大了眼睛迫不及待地看了一遍少妇们的胸前,颇有些婴血沸腾,可再向少妇们的脸上看去,却又大失所望。少妇们都是些农家妇女,平常操劳家务,有时还要和丈夫下地干活,风吹日晒的,模样能好看到哪去?高义自然不会满意,他要的奶妈必须要满足“色味双全”这个基本条件。
高老太太道:“让她们每人都喂一下我的孙儿,我孙儿爱吃谁的奶,谁便留下。”顿了顿,看了一眼独孤氏,又道:“如果都合了我孙儿的胃口,那便都留下。”
独孤氏被婆婆看了一眼,心道:“我儿子只和娘亲,才不肯吃她们的奶呢!”看着高义被抱向第一个少妇,心中却又忍不住砰砰乱跳,希望儿子不要选什么奶妈回来。
高义对少妇们的容貌不满,自然不会对她们的奶水感兴趣,对每个奶妈只咂了一口,便即偏头不吃,甚是挑嘴。独孤氏却在一旁心中大赞,真是乖儿子,把她们全都赶走,娘一定好好疼你,想要什么就给什么!
轮了一圈儿,一个少妇也没被选中,高老太太可急了,道:“这可如何是好,我孙儿不吃奶,岂不要活活饿死!”忽然之间,竟感到自己病情加重,几乎就要晕倒,丫环们急忙上前扶住老夫人,让她慢慢在床上坐下。
众人正束手无策之间,一个少妇忽道:“小孩儿没有不爱吃奶的,有时到了该戒奶时,他们还要吃,所以我们往往在胸上抹些黄连,小孩儿吃着苦,便不再吃了,奶也就戒了!”
独孤氏怒道:“我儿子是不吃,你讲戒奶有什么用处!”
这少妇赶忙把头低下,怯怯地道:“我只是反过来想,如果小少爷不吃奶,是不是因为少奶奶的……是不是因为我们的奶不够香甜啊,所以小少爷不喜欢?”她不敢说独孤氏的奶不够香甜,只好临时改口,说她们的不够香甜。
高老太太猛地一拍额头,叫道:“对呀,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来人啊,取些蜜糖来,给她们涂上,再让我孙儿选一遍!”
不多时,蜜糖取来,丫环正要给少妇们一一涂上,独孤氏却道:“先让我来,我生的儿子,自然要先吃我的!”说罢,取过蜜糖,涂在胸前,喂高义吃奶。
高义哭得也累了,心想:“我现在是个无齿小儿,就算想喝点儿小酒吃点儿小菜,也不现实,不如老老实实吃奶长大算了,快些长大,以后的好事总不能少了我的!”乖乖吃奶,他腹中饥饿,加上这次味道不错,倒也吃得津津有味。
独孤氏大喜,抱着高义对高老太太道:“婆婆你看,义儿吃了,他他……他可真是个好孩子!”
高老太太也是大喜,感觉自己的病又好了,拍手笑道:“可不是嘛,原来是这个原因!好好,他能吃奶就是万事大吉了!”也不再提奶妈之事,挥手叫丫环把少妇们带了出去。
高大福得知此事,着实松了口气,心里一乐,赏了少妇们每人一吊铜钱,那个出主意的少妇大大有功,特地赏了两吊!少妇们没被选中,正自心中郁闷,忽见老太爷赏钱,又个个大喜,欢天喜地地回家去了。人人说这钱是因为小少爷得到的,他小小年纪就能让她们得到赏钱,长大后自然更加了得,定是个好东家!
马屁如潮,听得高大福得意洋洋,更加认定高义以后必成大器,考中状元如同探囊取物,不费吹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