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三人远远的跟着太子和文姑娘,走近一处溪边石桌椅,桌上摆好了水墨纸笔,和一幅未完成的画,画的正是这对水中的鸳鸯。鸳鸯已经画完,周围景致还未修饰,画工十分精细,连鸳鸯羽毛上的纹路光泽都栩栩如生,“这是大公子的画?”灵儿转头问小林子。
小林子知道太子妃喜欢这些,生怕她手痒了想去画,回答:“想必是的,可是太子妃,您可不能再画了,太子要生气的。”
“经过上次,我哪还敢。”
“哎哟,上次太子训斥我好久。”小林子一副不堪回首的表情道。
吕灵儿将忍不住多看了几眼。他们正说着话,不想文大公子已经过来。
其实是方才文语燕差下人特地告诉他,上次太子带的两个太监都来了。
他身着玉锦长衫,腰间绑着黑色镶玉带,清澈的桃花眼,英朗俊俏,风度翩翩,他俊秀的脸型,和文语燕有几分相似。
他走近细细的打量了一番他们三人,不说话,这点倒和大司马有些像,有点让人作不出声的气势。当他眼神扫到眼前吕灵儿扮演的小太监身上时,却再也移不开了。
文阔感觉这便是上次那副桃林图的作画之人。她的容貌,她的气质,都让他隐隐的有些好感,只可惜是个太监……
小林子见状不妙,立刻反应过来,行礼,“见过文大公子!”
灵儿和小翠跟着弯腰行礼。
“你们可会作画?”文阔直接的问了起来。
“不会,哪会这些?”小林子赶紧谄笑着回答。
“我没问你,”文阔瞟了一眼小林子,眼睛转而聚焦在吕灵儿和小翠身上,“问你们两个。”
吕灵儿怕出错,摇头不语,眼都不敢抬,心里也扑通扑通跳,生怕文阔有所察觉。
小翠则是见文大公子的美貌而心跳不已,边挥手边连说:“不会不会。”
“上次燕儿说太子带来两个太监,可有你?”他走到吕灵儿面前问。
吕灵儿见话说这份上,恐怕不承认也不行。“正是。”
“你会赏画吗?”说罢把那两只鸳鸯图递到她手上。
外行人看画面,内行人看细节。文阔清楚的看到,吕灵儿拿着图眼睛盯着的是他画的最精细的地方,羽翼。
“这两只鸭子,真美!”说完将图递还给文大公子。
小林子扑哧笑了出来,他怕小翠不明状况,赶紧的说:“小李子,你真没眼色,这是鸳鸯!”
文阔十分坚定眼前的小李子会作画,可为何他又不承认呢?
越是神秘的东西,越让人好奇,越让人想翻开它的秘密。
文阔将此鸳鸯图铺开在石桌上,看着小李子说:“上次在府中见到一副桃林图,画风朦胧,晕染手法运用的非常到位,我只擅长精描,对晕染还有些欠缺,如今就尝试一下把此图加上朦胧背景。”
他吩咐小林子去溪流里帮忙打一点水。待小林子转身去溪边取水之后,他从石桌边的一个竹篓里面取出了水,故意解释了一下:“哎呀,差点忘了,这里就有。”让小李子为他研墨。
接着他故意用笔沾了浓浓的墨汁。
这对惜画之人是多么的折磨,他画的鸳鸯,那么精细,怎么可能配合朦胧的背景?文阔见小李子几次欲言又止,心里早就有底。
“大公子,你这鸳鸯画的如此好,可不可以赠给太子?”小李子绕起了弯子,拿太子当幌子。
文阔听到此话似要放下笔,“可以啊,但我还没有画完。”说完又提笔,直直的看着她的眼睛。
小李子实在不忍看他暴殄天物,“我虽不会画,可也觉得不妥,您这么大一块墨下去能好看吗?”
“是啊,是啊。”小翠也附和道。
“太子跟文小姐正看鸳鸯,我带回去给他,他见了一定高兴!”说罢,她从文大公子手中救下这副画一般,小心收了起来。
文阔见这太监也是惜画之人,想来怕他有什么苦衷,就不再相逼。
待小林子打水回来,小李子主动提出告辞,他们去了草地中央的一棵老古树下,树下有个老藤秋千……
文阔最近一直有研究这种晕染手法,他远远的看着他们,取古树为景,也画了一副美丽的淡彩画。
可是画中却只有一个秀气而神秘的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