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自然不会自己傻乎乎的去找太子说这种掉价的事。这个事就让它从哪来就从哪传开。于是,在吕毅父子两经过的这个茶馆里,有人开始聊了起来:
“哎,我跟你们说,今早上坐这儿的一个小伙子,他是当今太子妃的旧相好。”
“你可别胡说八道,当今太子妃哎。”
“我可不敢乱说,都他自己说的,说太子妃看中名分就把他给甩了。”
“哈哈哈,还有这一出。”
“我说咧,还什么得此女子得天下,天下女人都那个样,嫌贫爱富。”
“什么?你说太子妃有旧相好?那有好戏看了,指不定还生了个娃娃扔在家乡,戏台上不都是这么演么?就把这男人抛妻弃子换成了女人抛夫弃子。”
“哈哈哈,你别瞎胡诌,太子妃是我们心中的女神哎。”
“切,我看呐,女人更靠不住。”
“快来听听,他们在说什么当今太子妃的风流韵事呢?”
首先几个人高谈阔论,逐渐变得越来越多人参与,大皇子的目的很快就达到了。
剩下的就交给朝中其他愿打愿挨的人,什么人和怎么做他都不在乎,反正与自己无关。
也不知是年龄大的老臣受不了这类风言风语向皇后进言,还是下面官员奏折递给皇上,亦或是大司马洋洋得意的通传太子,总而言之,第二天此事已然在宫里传开,也传到了太子的耳中。
若是一般男子听闻此事定会勃然大怒,摔碗砸锅,不过此事发生在皇宫,若有人如此想便是对皇家人的不了解,在大皇子心目中,同样从未指望过招如此简单。
太子听闻此事之后,当然没有勃然大怒,只是需要费神猜度和思量以及找到解决方案。
首先,他便要确认清楚太子妃和这个男子是什么关系。
前几日萧大将军回来,除了准备将手中兵权转到太子手中,太子还请求萧将军介绍几个军中可提拔的将才抽出来帮他在民间培养一支队伍。萧将军已然都帮太子安排好。此时这些人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太子安排妥当便回寝殿找太子妃,当时太子妃正端坐在书榻上专心练字。太子一看到这样清雅的太子妃,如论如何也不相信传言所说的,但为求证清楚,有些话还是得说明白。
他径直走到太子妃面前,毫无表情的问,“太子妃昨日回门,为何不让我去?”
这个问题明显隐含着误会和不信任,吕灵儿看了他一眼,继续练字,“为何如此一问?”
“莫不是去会情郎?”
太子如此问话,确实让人很生气,可是生气又能如何?毕竟在皇家屋檐下,转念一想便基本明白了太子是何意,太子是知道了昨日吕毅到府上的事情,“昨日只有家乡前来赶考的表亲造访,我岂知道他们会在回门日到府?怕是其中有误会。”
“民间传言十分难听,说你抛夫弃子。”
若说的轻一点,太子妃真害怕解释不清,可一听到抛夫弃子,她便忍不住有点尴尬的笑了出来。
“太子,这传言岂可信?我都常年住在皇城,连返乡都是随同爹娘,哪可能和表哥……”剩下的她实在说不出口。
“你在大婚当日求我保你清白之身,但我完全可以怀疑你早已不是清白之身。”太子虽然凭心而论相信太子妃,但总摆脱不了皇家的疑心病,对可疑的事情还是会保持怀疑,并且直言不讳。
太子连续直白的发问,让太子妃心里凉凉的,想来自己诚心想助太子和燕儿姑娘终成眷属,面对流言蜚语竟得不到太子的信任,还提出如此荒缪的假设。她前一刻还觉得已然没事,接着心情降到谷底,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回复道:“我助你得到你想要的,又不纠缠于你,是不是清白之身又与你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