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82900000037

第37章 魏源进京(五)

魏源既然是有备而来,自然也不含糊。

只听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回皇上话,微臣说这些只是想说明英夷之长处和我军之弱点所在。如果我们能造出和英夷一样精良的大炮则炮台便可固守,若能造出和英夷一样坚固的战船则更可聚歼其于海上。其实,宣宗成皇帝和林文忠公后来亦知此理,只是造船造炮花费甚多,而朝廷财源日绌,故先皇和各沿海督抚均以爱惜民力为本,不愿在军械上花费银两。”

说到不愿“师夷长技”造船造炮,除了观念落后的原因外,没钱到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魏源说爱惜民力也不能算错。

历史上1850年前后,英国以吊丧为名,打算派人进京面见咸丰帝,但先后被两广总督徐广缙和两江总督陆建瀛挡了回去。几艘大船在北至天津,南至香港的海岸线上来回转悠了几个月,虽然最终没能进京,但却让咸丰帝奕詝紧张了一下。

就在这个当口奕詝做了两件事情,一个是下旨罢免主和派穆彰阿和耆英(那篇谕旨千字有余,写的很精彩,从中可窥见奕詝的水平并不低);第二个就是下令沿海沿江各省筹办海防江防。

一说筹防那就要花钱,但基层财政和中央差不多,并不宽裕。而且实事证明花大把钱修要塞、造战船、招募团练到了战时根本不堪一击。各地督抚都明白这个道理,但皇上的命令不能违抗,于是为了应付差事只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直隶总督讷尔经额筹防的方法是,以大沽、北塘的海口炮台为依托进行抗击,并在炮台之后路组织团练。对此,他信心十足,宣称“此臣十载筹防所可深信者,不敢于圣主面前,稍作过量语。”按照这一方法,直隶其实什么事也不必做(炮台早已建成,团练也已成常设)。

盛京将军奕兴的方法更简单,根本不必设防,若英军前来,诱之登岸,坚壁清野,然后以奉天的“劲旅”来剿灭不善击刺步伐的英军,“正我兵所长”,没有什么问题。按此,奉天也不必筹防,到开战时再说吧。

两江总督陆建瀛奏称,鉴于上海已经开放,“自当另为一议”(实为不设防之议),松江、苏州一带河汊,用沉船的方法阻止英舰船的进军,另行募勇、火攻诸法。然沉船、募勇、火攻须战时才可实施,江苏平时也无事可做。

浙江巡抚常大淳对策有二,一是继续补造战船(浙江水师战船在鸦片战争中损失殆尽,尚未补造完竣),二是将团练之法寓于保甲之中。前者是继续进行正在做的事,后者是以保甲取代团练,实际上一切均无需新张。

最有意思的是闽浙总督刘韵珂、福建巡抚徐继畲联名所上的奏折。他们与那些表面上大讲如何筹防、实际上一件实事也不做的官员不同,公然明目张胆地主张不设防。其理由为,一、英国控制了制海权,海战无法取胜;二、诱敌深入将导致英军蹂躏内地,而陆战必胜的说法不可靠;三、福建港宽水深,无险可扼;四、团练战时不足恃,平时又易流为寇;五、筹防措施会刺激英方,可能招致祸患。说白了就是坚决不备战,英国人真的打来了就和他们谈判讲理。

其实说到底,这些地方大员们之所以不肯花力气整顿海防,主要是惜银惜力(实际上也就是惜民)。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讳败的思想在作怪。

关于英军不善陆战的观点,早在鸦片战争时,林则徐、裕谦等人就有此类言论,认为英军虽可横行海上,但一至陆地,清军将稳操胜券。

不过战争的实践使道光帝发现此中的谬误,但由于清朝战后讳败讳辱,不思振作,未能正确地总结教训。所以直至十年之后的今日,英军不善陆战的神话仍未破灭,除了像魏源那样的明白人之外,大部分官员将帅仍将陆战取胜当作“以己之长攻彼之短”的制敌良谋。

“微臣以为若欲击灭英夷,则除购买仿造夷人战船火炮,重新筹办水师、炮台外别无他法。目前,按照常制造船造炮花费已然不少,而购买仿造夷人战船火炮则花费数倍不止。臣察英吉利国虽小而岁入可达两万万三千万两之多,数倍于我朝。该夷为岛国,陆上常设之兵弁人数甚少,却以每年岁入之一成多用于经营水师,故可纵横于海上,法、美诸国皆难与之争雄。”魏源继续说道。

好一个“别无他法”,历史上懂得“师夷长技”的道理的人不少,但能把问题看透,明白非“师夷长技”而不可的人却不多。魏源高人一等的地方就在于此。

“英夷不过西海之弹丸小国,竟然有五倍与天朝的岁入,难怪其民也富,其兵也悍,其船也坚,其炮也猛。爱卿继续说下去。”

魏源见和兆华说的很投机,于是更放得开了。

他声情并茂地说道:“英夷国富民强全是仰赖海上贸易之利,所以不惜财力,经营着一支由数百艘战船组成的庞大水师。然而其海外所管辖地区众多,除印度外尚有西海之外数百岛屿,真正能用于和天朝作战的不过十之一二,所以只要皇上能下定决心筹办水师,假以时日后,在咱们近海海面必可与英夷一争长短。

况且广州距英夷本地有六万余里,距离印度也有一万多里。战时,若能抽出快船数艘专于沿途攻击其辎重船只,则其炮子、火yao必难以补济,而我获胜之成算又增一分。”

看来这魏源还真不是盖的,不仅熟悉英国的国情,甚至连海上袭击舰的战术都设想好了。

“那你说说筹办水师要买多少艘船,多少门炮,花多少钱,需几年方可完成?”兆华虽然知道现在弄海军攻击英国人无异于以卵击石,根本就是扯谈,但还是想听听魏源能有什么惊人之论。

“回皇上话,微臣估算若想从海上击败英夷,至少要有大号三桅兵船五十艘、中号兵船一百艘,火轮船二十艘,外加沿岸炮台,所需花费总要三百万两之数。若款项充足、全力筹办不出三年便可完成。”

三百万两的数目到是差不多,但说三年完成就有点太把自己当回事,又太不把英国皇家海军当回事了。以目前的状况,就是真的扔上三百万两能不能在近海小败英国一场都难说。

因为海军是技术兵种,士兵素质比舰船本身还要重要。

虽说魏源这只是书生论兵,有点不切实际,但兆华还是吃惊于他对“海权”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因为魏源在他的《海国图志》中并没有这方面的任何言论。

历史上,魏源在《海国图志》的《筹海篇》中曾提出议守、议战、议款三个方面的“治夷”策略,重点在于议守。关于“议守”,他认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制敌者必使敌失其所长”,发动“义民”百姓的力量打击侵略者。

应该说这些具体的战术并无多少创见,即便全盘采用该败还是败,因为魏源所依据的原始战报有问题。他以那些“伤敌一千,毙敌四百”的清军战报为出发点,所得结论自然是有些想当然。

坦率的说,《海国图志》的成就不在于观点有多么正确,而在于为近代中国乃至东亚地区了解西方打开了一扇窗户。(按:以该书核心的《筹海篇》为例,个别论据和观点确有不实和主观臆测之处,但总体思想是正确的和超前的。)

在兆华以往的脑海中,魏源始终是一个传统读书人的形象,保留着中国传统士大夫那种遇事不做深究,喜欢臆断猜测的习惯。同时他也具有那个时代难能可贵的优点:敢于正视现实,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且也善于学习新知识。

所以当魏源所说的观点从一开始就不断更正《海国图志》一书中的错误,并屡屡有所创见时,兆华听到后自然是满心的惊讶和欢喜。历史上魏源认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只是贸易问题,可如今坚持由禁烟而起;历史上他强调内河决胜的陆战战术,如今则以歼敌于近海为定见;历史上他主张“制敌者必使敌失其所长”,可如今却要迎难而上追求制海权,并甘愿“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这些观点的变化到底是因为魏源得到了高人指点呢,还是他在进行实地调研后认真推理所致呢?兆华想不明白,但事到如今兆华对这些已经不感兴趣了,他敢兴趣的是魏源的这一思想正可为自己利用。

于是继续问道:“魏爱卿方才所说无不切中要害,若是能整理成篇让满朝文武斗看看,就更好了。”

“启禀皇上,微臣临行前确实就治夷专门作了一篇《筹夷方略》,微臣方才所说尽在此篇之中,还请皇上过目。”

兆华接过这篇《筹夷方略》简单看了一眼大喜过望。一个巨大的阴谋就这样诞生了。

同类推荐
  • 花腰傣传奇

    花腰傣传奇

    小说通过虚构了一个花腰傣族人与世隔绝的“落仙之境”,能让人长生不老的“长生石”、能让人起死回生的“仙灵草”、能载人飞行于仙灵海上的“灵鹫鸟”等情境,通过刀金与王教授两人的奇遇,刀金与傣族公主阿佩拉的爱情故事,将历史上秦始皇为求长生而派人四处寻仙的故事与花腰傣民族的历史结合,讲述了一个历史与现实相映衬的花腰傣民族的传奇故事。小说融合了时下流行的盗墓题材、兼具科幻原素,将花腰傣传奇经历放置于真实历史的框架中,虽然故事虚构却又显出几分历史的真实感。作者对于该小说寄予的希望是想通过一个奇异的故事来展现花腰傣民族的神秘性与传承性!
  • 华夏民族之域

    华夏民族之域

    一部三国史,满眼民族泪。拼尽英雄种,胡寇纷踏来。欲保华夏安,灭胡毁异邦!不黑非白炎黄种扫清寰宇华夏统(封面背景取之霹雳英雄音乐五十四专辑,感谢霹雳三十年来不间断的为我们制作精彩的布袋戏和优质的音乐。)
  • 热血钦差

    热血钦差

    现代混混穿越大清后偶遇钦差被白莲教杀死,发现自己与其一摸一样,混混欣然接受了钦差的一切,在大清官场争权夺利,举兵起义,逍遥非常…
  • 亭州劫

    亭州劫

    天下苦难一石,亭州独占八斗。党争、夺嫡、家国志、兄弟情。
  • 次元之中华崛起

    次元之中华崛起

    一个国家的军队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呢?抵御外来入侵!维持国内和平!促使国家政治有一个良好的循环!这一些都不是最终目的!抵御入侵不如打击入侵!维持和平不如去斗争!促使政治良好循环不如让政治分别开花!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呢?科技?创新?掠夺?不!这一切都不是根本,根本在于人民!有人民才有国家,有人民才有科技才有创新,才有后来的发展!一个国家要屹立于世界,无人敢于轻视,无人敢与入侵,依靠什么呢?武器?科技?原子弹?不!一个国家要屹立于世界,依靠的就是人民!人民的团结,人民的创新精神!它不存在于历史,却根源于历史,只是因为某些因素它进入了次元空间!且看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穿越来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节点!
热门推荐
  • 青梅竹马之温一壶月光下酒

    青梅竹马之温一壶月光下酒

    我从来不知道我会如此爱你,从刚看到你那时起,一眼便是一生。余生,我来陪你好不好?
  • 都市虚无至尊

    都市虚无至尊

    ……偶得圣尊传承,自此云凡悍然崛起,成就虚无至尊……
  • 喵族之颠

    喵族之颠

    老喵王为了喵喵族而牺牲了自己,小喵王带着精英战队的成员们到处寻找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息,最后小喵王到底能不能让喵喵族重新走向胜利和繁荣呢?
  • 戮天仙途

    戮天仙途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广阔的天地与其说是一个牢笼,不如说是一个“蛊盅”,它会将我们中的弱者一点点剔除出去。一个平凡的少年,一颗留存着上万年仇怨的宝珠,他们的结合会不会改写这个世界?
  • 一念执念

    一念执念

    佛说,前世今生,因果轮回,只不过是一场命与命的救赎。神说,乱世浮沉,情深缘浅,只不过是一种放不下的执念。其实,又哪有什么救赎?哪有什么执念?放不下的家仇、丢不掉的爱恋、盼望着的、幽怨着的,只因这红尘有情,只因这爱恨嗔痴。忘不掉的伤汇聚成河,经历过的痛刻骨铭心。人这一世,终归是梦一场。那些所经历的,爱的、恨的、念的、怨的,梦归过后,一切都将尘归尘、土归土。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首席宠妻百分百

    首席宠妻百分百

    “我们有离婚吗?不好意思,你还是我老婆。”阎至霆冷傲地宣布。简昔无法相信,这个说过恨她的人居然没有跟她离婚,甚至还提出约定一年后离婚的要求。可是相处下来,离婚的目的却渐渐地变了味道。简昔:“我们是约定离婚,不是修复关系……”阎至霆笑得嚣张:“我们是约定一年后离婚,没说过这一年里不能和好,既然时间充裕,不如生个孩子玩玩吧……”
  • 逍遥小农场

    逍遥小农场

    苦逼小菜农张一田家遭厄运,先有无耻大伯咄咄逼人,后有权贵恶少无理欺辱,正所谓么欺少年穷!一夜之间得到神农传承,从此穷屌丝开始逆袭人生!种良田、开农场、打权贵、泡美女……我是张一田,我为自己的农场代言!
  •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新视角,探讨现代新儒家的现代观,审视并展现新儒家面对现代化潮流的种种思索与探求。因此,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现代观,就成为贯穿本书的价值导向。此外,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观也成为本书的一个参照;本书还全面反思了儒家的一些可与“现代性”关联起来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 城市暗卫

    城市暗卫

    没有黑暗,光明,也就不再绚烂,如同善与恶的同等并存,隐于人心,才能维持这世间的平衡,当表象上的哪一方怯弱了,人心深处的影藏面就会渐渐显现。恶,其实只是可怜得被压迫,比起善更脆弱,更经不起诱惑罢了,就性质而言,其实与善别无二致!一缕弥漫在黑暗里的阳光,一份填满着青春的正义!城市里,充斥着异变的物种,夜色下,飞奔着热血的行动员!对抗,厮杀,陷阱,疑云,迷雾重重,一次次的拷问着人性的善恶。荷尔蒙的爆发,谱写青春旋律!也许,下一个死亡的,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