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一出,便扭转了整个局面。现在高林和王道中成了彻头彻尾的谋逆之人。
高俅定睛一看,这才看到了太子殿下。只因当时无瑕顾及,没有仔细观察这些人,竟然犯了如此大错!心惊胆跳,这时才知道什么叫做生不如死,什么叫做竖立难安…
童贯此番前来,定然是受皇上指派,只怕此间事情皇上早已知晓。顿时全身瘫软跪在地上!
“臣,臣,高俅,参..参见太子殿下,郡王殿下!”
江明此时在醒悟过来,去年曾经见过太子殿下。暗自责备自己当真瞎了眼,竟然没有看出来。险些让两位殿下糟了牢狱之灾!
“下臣,开封府尹江明,参见太子殿下,郡王殿下!”
众人无不惊恐万分!
陈氏兄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与两位殿下称兄道弟。
林冲更加惊慌失措,一天之内竟然见到两位殿下,而其中九殿下武艺竟然如此高超。
慌忙之中说到:“草民(陈东,陈其亮,林冲,陆谦),参见太子殿下,郡王殿下。”
赵桓见状,今天的事情一定要被父皇知道,心中不免害怕起来,竟然忘记了喊他们起来!赵构见此知道这个大哥是怕被赵佶责罚,便轻声咳嗽一声,桓这才反应过来。
“众位爱卿都起来吧。”
“谢太子殿下!”
赵桓说完之后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办,望着赵构一份充满渴求的眼神。童贯,江明,高俅等人也是呆在那里不敢说一句话。众人只道是太子气炸了,竟不知道太子这是没了主意。
赵构见状对太子使了个眼神。
然后转身说道:“行吧,今日之事未免情势扩大。童大人先让所有禁军全都回去,不得扰民。江大人请将一干人等押回开封府衙,我和太子进宫一趟然后再来受审”。
说到这里。江明不禁一震,天下哪有当朝太子和皇子受审来着。
“不,不,郡王和太子就不必过堂了。我遣人…”话音未落。
赵构却继续说道:“天子犯法尚且与民同罪,我等过堂只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在大堂之上说清楚,是为人证。既然有人要告我伤人,本王也应该过堂而去,这样才能不令国家律法有所侵损。”
“江大人,今日之事想必官家已经知道了。所以一干人等押回开封府衙便要依法办事,任何人都不能有丝毫懈怠。不然,官家一定不能饶了你!”望着江明恶狠狠的说道。
其实赵构就是怕高俅会搞点什么事情出来,尤其是串供什么的。到时候皇上过问起来就不要交代了。
“至于高大人嘛,我觉得还是随同我和太子殿下入宫见驾这样稳妥一点。不知道童大人意下如何?”赵构撇了高俅一眼询问童贯道。
“殿下明鉴,皇上已有旨意让高大人随同太子和郡王殿下火速进宫。”
“如此最好。另外,江大人请你出一告示让百姓知道今日之事,乃是抓捕贼寇所以才请旨借调禁军。不能让百姓知道是某些人为了私欲而胡乱为之,不然朝廷颜面何存?”赵构想了一下继续说道。
此言一出,高俅心中大惧。只见他冷汗如下,内心恐惧万分。
赵构此言可谓一箭三雕。
一者可以平息因军队到来百姓所引起的恐慌;二者坐实了有人是贼寇的出现;三者,着实打了高俅狠狠的耳光。基本上到了御前随便说一句高林和王道中冲撞太子,意图谋杀这样的罪名就足够让他们喝上一壶了。更别说高俅私自调兵,只不过赵构心有盘算,不言而喻。
童贯听完更是大加赞赏,难怪那位从来不过问皇子的事情,却在他的身上花心思确实有常人没有的心智,就看接下来会怎么样在御前处理了!
垂拱殿上,没有一丝的声音。静谧的有点可怕,仿佛全世界都没有了声音。只有不知道谁的汗水像是落下后起了一丝滴答的响声。
赵桓唯唯诺诺的跪在地上,赵构也跪在一旁低头不语。
童贯和其中两位朝臣在一面而立。
高俅和闻讯而来的王黼更是是跪在后面不敢吭声。
这时,一名朝臣忘了一眼跪着的人,说道:臣蔡京禀陛下,既然殿下已经将事情都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就应该按照律法而办。林冲身为公职人员竟不顾朝廷法度私自斗殴,竟而牵连太子与郡王涉猎其中,理应当斩。高林身为太尉之子一时之间受不了别人的诱惑,但毕竟没有坐实,事情尚未发生。只需要依律杖二十即可。王道中,也只是朋友之间帮助协调而已应该交由王大人严加看管即可。至于,太子和郡王…微臣以为两位王子小小年纪有如此之势当真朝廷之幸,国家之幸。微臣应该恭祝皇上竟有如此麟儿,真是上苍眷恋大宋!理应褒奖!”
我擦,这货居然是蔡京。我靠,这货居然这么能扯!!
几句话轻描淡写,维护了皇家体面。保住了两位重臣的后代,关键是只是牺牲了无关紧要的一个林冲。要知道,林冲只是五千个禁军教头中的一个啊!死不死早就不是他们这些身处高位的人所能够看重的。
“哼,都说你蔡京是蔡八面,倒真是八面玲珑。”赵佶轻声哼了一声。“且不说别人,单是太子和老九私自出宫,就应该重罚。你可倒好不罚还奖赏是何道理?”
“行了,既然老九要求去开封府衙聆讯那就去吧,这件事情你处理的很好没有引起大的风波。此番前去在开封府交代清楚也查理清楚,光天化日之下竟做出如此勾当,没办好你就准备禁足吧!简直就是胡闹!”赵佶恶狠狠的对着高俅说道。
“高俅!朕的禁军什么时候成为了你的私人家将了,你至于国法何在?去年刚刚提拔你成为殿帅,你就是这样给朕当差的?”赵佶怒斥高俅。“既然你这么嚣张跋扈,纵子如此恶劣。殿帅你就别干了,去给童贯当个助手吧!”
几声令下,眼见皇上要重办高林。只听到后面跪着的高俅吱吱而语,哆嗦的一下,叩头谢恩。
“赵桓你身为当朝太子不分轻重私自出宫,去祠堂闭门思过吧。”赵桓抖了一下激灵便也不再言语。
赵佶看了下胆小怕事的赵桓,再看看了哪怕做了错事也依然刚毅的赵构,叹了口气。
就当赵佶准备叫他们下去的时候,赵构突然说道:“父皇,儿臣有话要讲”。
“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儿臣认为太子哥哥无罪,是我央求太子哥哥带我出宫的。太子哥哥对我仁爱有加,时常教导儿臣学业。这次的事情也是儿臣不忿才出手打了高太尉的儿子,所以太子哥哥不应该受处罚。”赵构知道这个时候再不说话,倒不是为了太子,是为了林冲。现在赵佶没有说什么极有可能为了皇家颜面而累及林冲。只有将这件事情让赵佶重视起来才有可能让林冲有一丝活命,才有可能布局以后的事情。
“你还挺讲义气的,小小年纪就知道维护自己的哥哥。嗯,不错,你很好。但是既然朕已经做了决定就断不可能更改,太子有错理应受罚。等你开封府回来你的事慢慢算。下去吧!”赵佶心里是很欣慰的,不说赵构在春香阁的那一首词和自己独创的一首的字体。单单是兄弟之间的这份情义就让他高看许多。何况历朝历代无不是兄弟之间背后阴谋诡计,狡诈残忍。能做到这一点也是异常难得,更别说小小年纪办事滴水不漏。哎,相比于太子的懦弱,赵构确实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