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回到宿舍前,给自己和老刘头买了早点。
没想到,老刘头也给自己买了早点。看似买重浪费了钱,但多出的早点却让两人心头涌起暖流。
老刘头对周天是关爱的,而周天也是懂得感恩的。一老一少两个男人都没有说话,但分明体会到了亲情的温暖。
老刘头告诉周天,他还没有办食堂的就餐卡,以后三餐都跟着自己吃。
周天没有客气,有时候多余的客气反而会让人生分。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周天也提前适应了准大学生活。张文秀老师特地为周天办理了临时借阅卡,这样周天早晨忙完以后,就可以到图书馆选择喜欢看的书籍。
以前,总以为董眼镜家里的藏书多,但周天来到学校图书馆后,才真正让他感觉到什么叫浩瀚的书海,真是大开眼界。
周天的童年没有电视,只能靠着董眼镜的赠书和有限的报纸来了解这个世界。现在他真正感觉到自己的局限,开始疯狂吸吮书中的颜如玉和黄金屋。
周天没有匆忙去看专业书籍,因为他并不知道从何开始,开学后老师自然会引领自己。他最喜欢的是政治类和经济类的图书,带着对世界并不丰富和成熟的认识,他从书里不断佐证和调整这自己的认识和观念。
在一本经济学论著里,周天发现了财富的秘密,那就是交换。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获取到增值。交换中,买方获得使用价值,而卖方获得价值增值。
这个认识可能肤浅,但也帮助周天发现了商机。
这些天,周天发现生活垃圾中除了果皮纸屑外,有很多废弃的报刊杂志,还有一些瓶瓶罐罐。
老张告诉他,这些东西可以卖给附近的废品收购站,也是一笔小钱。周天恍然大悟,明白了为什么工友们每倒一车垃圾前,总是要花费时间捡出一些东西。
在乡下,由于贫穷,很多东西要用一辈子,就连稀有的废旧报纸,也被大家裁成条块,当作高级手纸。还真不知道这些东西还能够换钱。
周天觉得,卖废品就是无本的生意,只赚不赔。可很快,他就发现了问题。
大家从垃圾中捡出的废品非常有限,都是好几天才能攒够一批,卖给废品回收站。这样换来的钱自然少得可怜。
周天突然想到,既然废品回收站能够花钱回收废品,为什么自己不能呢?
用较低的价格从别人家里收废品,转手卖给废品回收站,虽然付出了一定成本,但成交量增加,最后获得的利润很有可能更多。
想到这个好主意,周天竟然一晚没有睡好,但第二天一早,他还是精神抖擞的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
第二天,周天打扫完卫生,主动提出帮大家送废品。推着一车收集起来的“宝贝”,周天就兴冲冲的来到废品收购站。
这次来的目的,主要是完善自己的价格体系,必须准确摸出终端价格,这样自己才好定价。
周天不是容易头脑发热的人,没有把握的事情他是不会干的。至于为什么冷静,还得益于初中时玩牌得到的启发。
从废品收购站周天打听出来,从哪里可以买到钩子称,这可是收废品的必备利器。买完称,看天色还早,周天就试着做起了买卖。
令他没想到的是,由于他定的价格比其他收废品的高一些,很多老人争着卖给他,一上午就来回倒腾了三趟。即便年轻,周天也累得够呛。很多卖出废品的人家,还和他约定,废品都给他留着,过些日子再来。
周天看着比一早多出一倍的本钱,心想这还真是个赚钱的好办法。但是看这劳动强度,光靠自己肯定不行,于是萌生了找合伙人的想法。
第一人选就是老张,不光因为老张老实本分,最重要的是听老张说过,自家有辆破三轮车,但可比这垃圾车要省劲的多。
转天一早忙乎完,周天拉着老张,说要请他吃早点。一个对于周天来说,类似于博鳌论坛的会议,就在早点摊上开始了。
周天直问老张想不想挣钱,老张自然是肯定的回答。
看出已经吊起了老张的兴趣,周天就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说得老张半天缓不过神来。
别看老张天天和垃圾、破烂打交道,但那是工作,用时髦的词儿来讲,那是打工。而周天的想法,严格来说是做生意。二者有着天差地别的差异。
看到老张有些迟疑,周天并没有告诉他自己的实践成果,提出了一个从经济书里看到的新概念,就是按股分成。
不过周天没用那么深奥的词汇,他对老张说:“我和你关系最好,所以有机会赚钱最先想到你。不过亲兄弟明算账。你呢,就出一辆三轮车,收废品的资金我来掏,所以我担的风险大些。都是实在人,废品的利润我拿七成,你拿三成,怎么样?”
老张是穷怕了,最怕的就是赔钱,听到周天的话,心放到了肚子里,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这些日子,怕你不摸门儿,咱俩一块儿收。不过开学以后,我可能就没有那么多时间,那时利润你就拿四成,怎么样?”周天想得很长远,这是他最近一段时期可能找到的,唯一的生财之道,所以就非常慎重。
老张的脑子哪里经得起这么快速转动,干脆光剩点头了。
其实,通过一段时间接触,周天知道老张是个非常实在本分的人,但他知道约法三章是必须的,或者说先小人后君子是必须的。历史上,很多人都是能够共患难而不能同富贵,在利益面前人的思想很难保证始终如一。
现在说出来,可以避免以后的麻烦。省得将来为了利益分配,闹得不愉快。
两人说干就干,每天清扫完毕,除非有非常好卖的废品,他们也不浪费时间去分拣垃圾了。
其实周天的计划顺利开展,也得益于碧海的现实情况。碧海市虽然地处沿海,得益于旅游和工业提供的大量就业机会,本地人的思维还停留在依靠铁饭碗的阶段,不屑于干这些所谓的丢人事情上面。那些废品收购站大部分也都是集体所有制企业。
所谓时势造英雄,到了月底发钱的时候,周天的副业收入竟然远远高于了清扫员的主营业务。
老张也十分高兴,一把票子甩给老婆时,产生了结婚以后从未有过的自豪感。
拿到这些钱,周天留足了收购废品的流动资金,还剩下不少,再干一个月,恐怕一年的生活费都够了。
但挣到的钱都是自己的吗?周天不是那样的人。感恩之心不可无,周天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回报对自己有恩之人。正所谓: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周天许诺给老刘头买酒,不是两瓶,而是整整一箱。虽然并不是什么好酒,但老刘头爱喝,而且酒里承载着浓浓的情谊。
至于张文秀老师,如果给她买太多东西,她肯定不会收的。这礼物着实废了周天很多心思,想到张文秀的孩子应该已经上学,周天专门买了一支中档的英雄钢笔,准备送给张文秀的孩子。
征求老刘头的意见时,老刘头直夸礼物选的好。
由于前段时间忙着挣钱,一直没有去陈东那里,周天不是不想念大哥和三弟,他今天的际遇,多多少少得益于这两人。只是以前,自己除了在家凑够的学费以外,可以说身无分文。大哥肯定要周济自己,这跟在家向亲戚朋友伸手没有什么区别。
现在自己找到了自力更生的办法和渠道,就可以没有任何顾虑。
周天知道老刘头爱喝酒,就准备借着看望大哥三弟,邀请老刘头一起去大哥的饭馆,用自己的钱请自己的恩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