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学告诉女朋友去元宝寺路程并不远,以前村子里的人去元宝寺都是当天去当天回的。但他们用不着这样匆匆忙忙,一是合作社还没有正式注册下来事情较少,可以借此时间带父母好好散散心洗洗澡,二是顺便去沿路他两个姐姐家里去走走,因为他们自打从BJ来还没有去看他的姐姐,可能姐姐都不知道他们来的。这也是孟建学每次回家来的习惯,不管有多忙,但总要挤时间去看看他的几个姐姐。这次除了大姐五姐不在一个方向太远外,三姐和四姐正好在沿线,自然可以顺便去看看。一听可以去洗个澡,董细雨自然也非常高兴。孟建学不但对他的父母特别孝敬,连洗澡这样的事情也这么细心周到。而且姐弟情深,时常惦记着自己的姐姐,她自然也乐意跟着他享受这份亲情。当孟建学问董细雨这么长时间没有洗澡是不是憋坏了时,她听得更是十分感动。对她来说,由于天气还不是太炎热,而且她每天睡觉之前在屋子里也擦过澡,但毕竟没有好好地洗个澡舒服。尤其是自进村里几天来每天都要和很多人说话说得很晚,总是没有太多的时间享受洗澡的快乐。这至少说明男朋友一直没有忘记她这个城里女孩在农村不方便洗澡的不适应。董细雨立即跑回上房问孟母她从BJ买来交给她的内衣放在什么地方,孟母不解地问她要它干嘛,她笑着说到城里后带她和孟老大爷去洗澡时换穿。
旅行包选择孟建学在BJ玩时常背的四十升的背包,不装食品的话,空间足够的大。董细雨把所有该装的衣服行李全装好后,又在孟建学的提议下,提前向孟母要出孟建学从BJ为父母定做的瑞蚨祥唐装,以方便明天早起时穿。当然,做完这一切后,睡觉之前孟建学又为父母洗了脚,董细雨又为孟母洗了头。商量好明天出发的时间,她设好闹钟。
第二天闹钟一响,董细雨就一咕噜从床上爬了起来,她三下五除二地为自己洗完脸,为孟母梳头,帮两个老人穿好昨晚早就准备好的唐装。等孟建东约好的“本地吉普”来叫他们上路的时候,孟建学已经背好背包,和董细雨搀扶着父母准备出门了。
早上的阳光也是格外的明朗,董细雨觉得自从她来这个村庄后,每天的阳光都很明朗。但明朗和明朗还有些不一样,就比如虽然都是快乐,但工作的快乐和旅游的快乐以及和家人聊天的快乐不一样的道理相同。感受点不同,获得的感觉也不同。一样的太阳,一样的天空,有时候她看到的是阳光的明媚,有时候她看到的是云层的飘渺。这一点,同样可以从孟家老两口的精神状况来说明。董细雨坚信自她和孟建学来到村里后,孟家二老每天都很快乐,但每天的快乐不尽相同。如她刚从BJ来进孟家大院见到他们的那一刻,孟大爷和孟老太太的眼神是期盼已久的,是终于释然的,是快乐慈祥的,是欲说还休的;吃完饭一家人团聚在炕上谈论往事谈得特别开心的时候,孟大爷和孟老太太的眼神是回味的,是恬静的,是温情的,是富有成就和获得满足的;当孟大爷孟老太太看到她和建学为围绕的村民讲合作社讲得意气奋发的时候,他们的眼神是欣赏的,是赞美的,是骄傲的,是展望的,是点燃活力和倍受鼓舞的;而现在,他们的眼神是喜悦的,是欢快的,是新鲜的,是向往的,是跃跃欲试的。同样的唐装,同样是唐装上的银色“福”字,晚上的时候它是安静祥和的,而现在是太阳光下,是耀眼夺目的,是闪闪发光的。
从杨树沟村到元宝寺先要坐三轮车到一个镇上,然后再从镇上打班车就直达元宝寺。要平时,在镇上去元宝寺的班车一天只有一趟,但由于四月八是去元宝寺旅游的高峰时期,会有各种私人车子出租,随叫随到。三轮车早上六点从村里出发,除孟家四人外,还有村里另外的四个人,他们一路上说说笑笑,不到一个小时就到镇上。到镇上后恰好有一辆小面包缺人,于是他们就立即打上那辆小面包,又用了一个多小时都到了元宝寺脚下。村里其它四人都是年轻人,一方面他们走得快,二来他们一路上也看到孟家一家人的和睦快乐。他们也不想打挠,所以一到山上他们就分开了。下了车后孟建学先带父母和小雨到山脚下的一个饭馆吃了些东西,整理了一下行装,又买了几瓶水和一些水果带上,然后他俩每个挽一个老人,兴高采烈地开始爬山。
元宝寺是有名的佛教圣地,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车子刚从脚下驶来的时候,远远地就能看到一座弥勒大坐佛。据说这座大佛比云岗石窟中最大的十九窟坐佛和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卢舍那佛还高,是全国最高的石像之一。下了车子站在路边仰视,佛像高大魁梧,身披袈裟,头流螺髻,双耳垂肩,脸如满月,神情庄重,十分壮观。沿着大佛的山脊向里望去,峰峦迭嶂,岩石嶙峋,苍松挺拔,桃李郁然,景色异常秀丽。
由于元宝寺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少有的风景区,尤其是春夏之际,正是西北风景最好的季节。加上此时正值农闲,附近的村民们也都会到山上祭香朝拜,所以每年四月八日即佛祖诞辰这一天,从四面八方赶来山上朝拜的游人会特别的多。孟建学是在上高三的时候全班组织来过一次,因为当时马上高考,很多同学都忙于烧香拜佛,所以总共没有去过几个地方,对这里印像也不深刻。相对于孟建学来说,父亲倒是来过很多次,尤其是年轻时平均每隔两三年就来一次。孟母自然是一次也没有来过。而董细雨虽没有来过,但从和孟建学谈恋爱以后,知道她以后会来这个地方来玩,所以已经从书籍和网上搜集到这里的很多信息,远比孟建学还清楚。由于人特别多,为了在拥挤的人群中玩得尽兴而且安全,孟建学和董细雨做了分工:路不好走上台阶的时候,由董细雨扶着母亲走在前面,孟建学扶着父亲跟在后面,因为母亲身体比父亲健康。遇到特别难走的路段,由孟建学扶着母亲先走,并把母亲带到安全的地方后再来接父亲和董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