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丘之后,九天各行其职。只是天鉴和天诛由于特殊,格外忙碌。天鉴视天明察,天诛替天诛邪,都是需要有丰富的情报收集体系的。所以“择天”候选人的选拔,就落在了他们身上。但是此事非同小可,天下之士,浩如烟海,要想在此选择出来合适的人选,已经不易。更何况,这是给天下在择主,此人心性志向,不仅关乎着墨家一脉,更关乎天下。
戚无伪在自己的居所中召集门人,这些天诛都是侠义之人,在各国交游广泛,虽然不说能和官心懿这样的人相比,也是算消息灵通了。在这段时间,大家都把自己能接触到的未及弱冠的少年,从贩夫走卒之子到王室子孙,都暗中查了个遍。符合初审的少年,数量都并不如钜子预计的那么乐观。而林河洛那边,倒是顺畅许多,因为有了官心懿的关系网。但是林河洛却并不满意这些少年,官家子弟太多。细细想来,现在虽然大夏有各地官学,可供平民子弟入学,墨家各地的义学也有各种上进的孩子,但是数量还是非常有限,在有限的略有知识的孩子里选一些有帝王之志的,几乎难如登天。儒家学说称霸天下,那些君君臣臣的东西,教会的都是如何向帝王臣服,哪有逆天之理。一说到改天换日,这些学生反而会吓得膝盖一软吧。一看名单,戚无伪和林河洛,各自都在自己的房间里,皱起了眉头。
而在天藏的书山文海里,墨璃正捧着一本厚重的书,一边看一边问:“师父,这个字怎么认呀!”“此字为燎。指放火烧草木或火延烧原野。又喻火烧气势旺盛,着火面积大。”文一微笑着看着眼前的孩子。墨璃在玄苍的照顾下,成长的很快,如今不过五岁,已经将基本的启蒙之学学习完成了。幼童们熟读的《声律启蒙》《三字经》等,她早就倒背如流,时不时还能拿点小道理来教训自己的师兄师姐。《弟子规》原本也是寻常人家启蒙幼童所用,但是其书中太多儒家谬论,幼童启蒙,太过懵懂,并无对这个世间的深入认知,所以墨家弃用。墨璃已经可以开始学习墨家首位钜子墨翟的著作《墨子》了。认识了“燎”字后,墨璃朗读到:“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潦潦,王者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这是《墨子》的首篇“亲士”,讲的是如何亲贤远奸,如何运用人才。天一的教育方法从不硬来,每天她最多允许墨璃看一篇《墨子》,她知道过由不及。孩童如白纸一张,天性聪慧,不能在上面画下任何污迹,更不可生搬硬套,让孩子延误学习。“阿璃认为,什么样的人算人才呢?”天一试着问阿璃,阿璃歪着头想想:“人才有好多好多的种类。所谓人才恐怕是指有才华的人。所谓才华,是指在某一方面的特别能力吧。大家都说我大师父是人才,但是我反正没看出来……会做特别好吃的年糕,算人才么?”天一哈哈大笑,没想到墨璃就这样轻易的把玄苍泄露的一个底朝天。“阿璃,墨家的门徒多是普通工匠。他们并没有雄才伟略,更没有齐天之志,但是他们无限专注于自己的技艺和一方天地。做的够好,对社会的贡献超越常人,就是人才。”阿璃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乖巧的说:“阿璃明白了。”天一拍拍阿璃的头,笑着说:“乖,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下去帮师兄们整理一下书籍吧。”天一知道,师兄们那里舍得这个嘴甜笑甜的小妹妹做什么事情呢,大多都帮她做了,她就每天到处乱窜,逮着什么看什么。最让天一觉得好笑的是,有次墨璃不知道从哪里翻出一本春宫,还一脸天真拿来问她,师父,这两个人打架用的是什么武功,是摔跤还是柔术?天一窘的一脸通红,思量半天,又觉得不能对小孩子说谎,只好说:“此为房中术,是为人必经的。如果你想知道详细的,可以去问问天守的门人们。师父并不精通。”据说,墨璃真拿着去找了徐靖,徐靖居然端坐着,拿了更详细的人体穴位和构造图,给墨璃一一解释。徐靖认为,事无不可对人言。既然孩子要问,他就应该回答。于其遮遮掩掩碍口识羞的样子,不如大大方方的回答。
时间过得很快,特别是大家都在为某一件大事着急准备的时候。反倒是墨璃,她还不知道自己以后能干嘛。虽然说早慧,但是怎么也还是5岁的幼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