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九十七回。论字画都是半瓶醋
张老板又仔细看了看画,说道:
“一,这幅画是伪作,銭兄对吗?”
“张老弟,第一条对,再说。”
“二,銭兄,好像是苏州片子。”
“张老弟,说准了,不能用好像。”
“銭兄,就是苏州片子。”
“张老弟,第二条说对了,再说。”
“銭兄,那还有什么啊,这两条就够了。”
“张老弟,哪有那么容易就赢一幅名画啊,真假画是有差别的,假画必有漏洞,再看看说出有何漏洞?”
“銭兄,这赝品画得不好。”
“张老弟,这算什么答覆啊。”
“銭兄,你那名画我也不要了,你说说吧,看和员外纸上写的是否一样。”
“张老弟,我也看得不十分精确、全面。我只想说明鉴定书画需要高手,向我们这样的玩手的眼力是完全不够的。我看这幅画董其昌的提款是割来后补上的,另外,印章翻刻得不够精确,我只能看出这些。请员外揭开谜底。”
员外说道:
“钱老板眼力不低,这幅苏州片子确实是割过款后补上的,印章翻刻也不够精确。但,真正的奥妙还不在此,再仔细看看那割来的董其昌的提款,和画上的落款是一个人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做,那是为了要提高这幅赝品的价值。画是高仿,提款是真的,这幅画就变成半真半假了,按董其昌的名气,这个提款也很值钱。这是做伪高手想起来的。试想,如果董其昌的提款是真的,那就要从一幅名画真迹上割下来,那幅名画还要补上假款,这样两幅画都成假的了。”
四娘说道;
“二叔,苏州有那么多的骗子,吴江离苏州不远,骗子也少不了。这个生意还能在那里做吗?不如换地方。”
“哈哈,小妮子说得有理。张老板,你给解释一下苏州片子一事。”
“四小姐,简单说来就是,从明代开始造假书画最著名,规模最大的是在明万历至今的苏州。这一时期的苏州山塘街、专诸巷、桃花坞一带聚集着一批民间作画高手,专以制作假画为业,他们所造的假画后来被统称为苏州片。中国书画作伪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明代开始,书画作伪的地区以工厂、作坊、商业发达,人文荟萃的江南大阜为主,如苏州、松江、嘉兴,湖州、绍兴、南京、南昌等地,其中以苏州为中心。”
“啊,原来如此,各位叔叔如果受过哪家的骗,告诉我,我去把他家给端了。”
大家哈哈一笑,员外说道:
“小妮子,不要去端,这也是个行业。这个行业存在有一千多年了,再说你也端不过来,太多了。这个行业就是真真假假,这样才有意思。”
钱老板说道:
“是啊,员外说得有理。鉴定古代名家字画是一个很复杂的事。再看一幅吧。”
员外又拿出了两幅山水画挂了起来,一小一大,都是元代初年赵孟頫的作品,大家都审视良久,没有评论。四娘说道:
“在我看来,那幅大画是真的,比那幅小画好看。二叔,我说对了吗?”
“小妮子,你说对了一半,那幅大画比小幅的好看。”
这时,陈老板才说道:
“员外已经给提示了,张老弟,你先评价一下吧。”
张老板说道:
“没有员外的提示,我还真不敢说。那副大山水画是伪品,但那做伪者的综合绘画层次,并不比赵孟頫差,按其绘画意境,还要高出一些。他是在仿赵孟頫的风格,所以绘画时有些拘谨,当然在笔墨上就不如那幅小山水画老辣。”
“说得对,张老板的眼力就算是不错了,陈老板再说说看。”
“员外,既然知道真伪了,就对号入座吧。赵孟頫以画马著称,他的山水画以小品为多,像这样画得满满的大幅山水画,用绘画行话来讲,是‘惨淡经营’,在赵孟頫的传世作品里,很少见。另外看看落款,赵孟頫的书法我并不喜欢,此仿画者的书法功底比赵孟頫高一些,虽然是仿赵体,但掺杂了自己的风格。另外,装裱有些失误,做旧稍过了些头,仔细看有做旧的痕迹。”
员外说道:
“二位老板说的都对,这也是我在苏州买画的时候,那位大画店老板所说的。现在我将最后两幅挂上,大家再议。”
员外挂上了两幅书法,一幅是宋代岳飞的行书,另一幅是元代鲜于枢的章草。说道:
“我还是先不点透了,大家看看吧。”
张、陈二老板看了一会,张老板说道:
“这两幅书法我可拿不准,要么两幅都真,要么两幅都假。”
陈老板说道:
“书法的境界很高,我只能评价一下。鲜于枢是书法家,这幅章草写得非常专业,用笔流畅、字的结体上乘,前后呼应得体,是一幅好的作品。岳飞是宋代名将,留下的书法作品不多,其字体风格无从对比。但岳飞毕竟不是书法家,能有这种书法功底实在难得,算得上是精品中的上品了。”
员外说道:
“也难怪两位老板模拟两可的评价。我在买的时候也拿不准,请来画店老板过眼后,单独告诉我实情,我才讲价买了下来。二位再看看?”
“员外再卖关子,就是难为我俩,干脆直说了,然后给讲解吧。”
“哈哈,二位说我卖关子,那我就直接讲解吧。鲜于枢那幅章草是真迹,出自书法家之手,原装原裱,印章也对,元代刻法。岳飞是宋代名人名将,并不是书法家,说是文武双全,他哪有那么多时间来练习书法。你看那书法功底,是岳飞写的吗?再看看那两枚印章,是皖派的刀法,皖派篆刻起源与明代晚期,岳飞是宋代人,这不就鉴定完毕了吗。”
钱老板说道:
“听员外这么一讲,这幅岳飞的书法是典型的‘开封货’了。”
“是的,钱老板。开封的书法作坊专做古代名人的书法,所用纸张都是前一代的粉笺纸,装裱手工,用料都很讲究,做旧也很到位,收藏家很难辨认。”
陈老板说道:
“听员外这么一说,再看看,确实如此。不过这已经是马后炮了。”
四娘说道:
“字画生意不讲理,应该是画得好就是好画,写得好才是好字,就应该是高价,管他是谁写谁画的、写的。”
陈老板说道:
“四小姐说的也对,那是挂在家里欣赏。要做生意就是要买名,名气越大越值钱,要不然那些仿画的全是仿大名家。这也向武功一样,那些武状元、将军、总兵之类,名气都不小,天下都知道,四小姐的武功远在他们之上,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陈伯,那些人的头我可以轻易取来。”
“四小姐,那妳也出不了名,妳总不能到大街上去提着头说:这头是我取来的。”
四娘和大家都笑了。鲁大说道:
“看来,这字画的生意,要是没有一位眼高的专家,还真不敢做。这样的人上哪里才能让找到一位啊?”
钱老板说道:
“鲁老弟,先别忙,总会有办法。看看员外的古玩再商量。”
员外想了一想后,去后屋拿了两个锦盒,说道:
“这是两件瓷器,钱老板最少算是半个内行。”
“员外取笑,古玩字画行,专吃半个内行,像你我这个层次的都不行。”
“钱老板,无所谓,我们今天就是在探讨,我想两位老板朋友众多,到时必有办法。”
说罢,打开了一个锦盒,拿出了一个小花盆问道:
“三位老板看看真伪吧。”
张老板说道:
“瓷器我不在行,还是銭兄、陈兄说吧。”
钱老板说道:
“还是陈老弟先说,然后我再接着说。”
陈老板拿过来仔细一看,又拿放大镜看了看,说道:
“我看,这宋代五大名窑的钧窑花盆造型端庄、窑变玫瑰紫红斑艳丽、釉面上不规则的蚯蚓走泥纹自然,应该是北宋晚期的钧窑精品。”
钱老板仔细看了看,说道:
“依我看,这是元代的钧瓷俗称元钧。因胎体太厚,棕眼多,釉厚流淌到底,器型不太规整。还是员外来说说真相吧。”
员外说道:
“据苏州古玩店老板说,这是明代宣德年间的仿品,本来是想仿宋钧没有仿像,仿成了宋不宋,元不元。主要的标志是反过来看胎,胎土太细,不发干。宋、元瓷器的胎质较松,看起来胎土发干。另外,釉面上的蚯蚓走泥纹不自然,是人为做上去的。”
鲁大说道:
“看起来,经营古玩、字画行都要请行家,人还要可靠,这不可容易。我看还是等有机会找到人再经营吧。”
张老板说道:
“人倒是有两个现成的,銭兄、陈兄处各有一位,不知是否能挖过来?”
钱老板说道:
“张老弟不会是惦记着我店里那两个‘眼睛’吧。”
“銭兄,那怎么会,再说,员外也不会去挖你店里的人。”
“张老弟,你就明说吧,搞得那么神秘。”
“銭兄,我听说最好的鉴定师就是作假的人,他们既识真,又识假,而且入木三分。你赞助的那个烧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