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八十七回。三人拜访钱老板
陈老板说道:
“张老弟,算什么算啊,在你的木工作坊里,和鲁兄在一起共过几天事的,只有小赵一人。”
鲁大说道:
“既已点破,张老弟想想吧,给还是不给?”
张老板说道:
“这才是逼宫,刚提出来就让我点头,不能让我想想吗?”
陈老板说道:
“鲁兄办事一向痛快,张老弟也痛快点吧。你那一百多个人的大墙,挖一个人走并无大碍,何况像小赵这样的人才,你那里还有。”
张老板说道:
“是啊,在我的作坊里,处事能力和小赵不相上下的还有几个人。但是小赵为人正直,凡事能守口如瓶,这两条,其他人就比不上了。”
陈老板说道:
“张老弟,人的个性也在于培养、引导、造就。你再去培养、引导、造就,不就又出来一批小赵了。让鲁兄带去吧,难道小赵在作坊里有什么奇功?”
“陈兄,那倒不是。我那个木工作坊,每天只做一些泛泛之事。小赵在我那里也就是无咎无誉,五年了,也难为他了。”
鲁大说道:
“张老弟,看来你是答应我了。”
“鲁兄,我不答应又能怎么办,一会儿回去,我俩一起问问他吧。”
“好,我借花献佛,敬张老弟一杯。”
“鲁兄,我们共同喝一杯吧,还有陈兄这个帮腔的。”
陈老板说道:
“张老弟,就挖了你一个人,也不是挖一面墙,何必放在心上。”
张老板说道:
“谁要是挖我一面墙,我就马上给他,那些人你们去养活吧。我把工作面缩小,只做木工活,盖房子的活不干了。”
鲁大说道:
“二位,不说笑了,我们喝酒吧,明天还要去绍兴拜访。”
三人酒足饭饱,鲁大和张老板回到了木工作坊,张老板叫来了小赵,问道:
“小赵,坐下吧。老侠看上你了,要你去跟随他,你去吗?”
小赵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说道:
“师傅,问得突然,不让徒弟想一想?”
“是啊,鲁师傅问我时,也是一样突然,还有你陈伯顺势帮腔,我当时就把你给卖了。不过我没有收钱。”
“师傅说笑,我来到作坊五年了,师傅教我技术,教我做人,如今这事就由师傅来做主吧,我听师傅的。”
“哈哈,让我问出来了,原来是鲁兄和小赵预先商量好的。”
鲁大说道:
“就算是吧,不承认你老弟也能算出来,不如实话实说。”
张老板说道:
“说实话就好。小赵,什么时候过去?”
“听师傅的按排。”
“小赵,听哪一位师傅的安排?”
“听两位师傅的安排。”
“小赵,回答得好,这是鲁兄教你的。”
鲁大说道:
“张老弟,既然放人,就别在拷问了。”
“并非拷问,活跃一下气氛。小赵,不要忘记五年师生之谊。”
“回师傅,不会的,我还是你的徒弟,好在离得不远,我会常来看你。”
张老板说道:
“小赵先走就是,虽然木工作坊是你的老家,就不举行欢送仪式了,我怕动摇军心。这事将来我再向大家说明。”
鲁大说道:
“这样也好,明天从绍兴回来以后,我和小赵一起回去。”
张老板说道:
“小赵整理一下东西,先不要对弟兄们说。将那匹马骑去吧,算是我的赠品。”
“师傅,这我知道,作坊里的马不够用,我骑去后再将另一匹马牵回来,这匹马还是算师傅送给我的。”
鲁大说道:
“小赵说的对,你赠他一匹马,我再赠你一匹马,准保比你那匹马好。小赵是驯马高手你不知道吗?”
“这我怎么能知道,木工作坊就两匹能骑的马。大院里马多,鲁兄总不能让小赵去当一名弼马温吧?”
“张老弟说笑了,小赵去了大院以后跟我。他有这个特长,当然马匹也要管理,马厩里还有家人,他只是做指导。”
张老板说道:
“小赵,一会儿去账房领取半年的薪金,我先去打个招呼。”
小赵说道:
“这怎么行,我去大院也会有薪金。”
“那就算是我给你的吧,不代表木工作坊。”
鲁大说道:
“小赵,这是你师父的一点心意,拿着吧。”
小赵和张老板一起去了账房,领了三十两银票,鲁大拿出了一些碎银,说道:
“小赵去买一些好酒、菜,我们三人饮酒聊天吧。”
不一会儿小赵买回了酒、菜,三人边吃边聊。
张老板说道:
“那大院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去到大院好好跟鲁师傅学,这可是可遇不可求,难得的好师傅。另外大院里的事,一定要守口如瓶,不能随便对外讲。你是木工作坊出去的人,一定要为木工作坊争气。”
“师傅,这些我都记住了。”
鲁大说道:
“张老弟说得对,大院天天都在花钱,只开了一个小旅馆,虽然有些盈利,但远远抵消不了日常开销。”
“鲁兄,慢慢来,只要你们想到挣钱,就离挣钱不远了。”
“张老弟,赚钱谈何容易,花钱却如流水。待到坐吃山空时,为时就晚了。”
“鲁兄,赚钱靠四点,本钱、专業、人才、头脑。不过,大院那个地方只适合居住、练武。交通不方便,又隔着海。
“张老弟说得有理,要是想把空空荡荡的大院利用起来赚钱,要花费一些脑筋。”
“鲁兄,有一句俗话,想到的事才能做到,慢慢想吧。等找一天空闲,把陈兄也找来,大家一起想办法,给你出出主意,小赵也参加。”
“好,有两位老弟帮忙,就成诸葛亮了。”
“鲁兄把我们当成臭皮匠了。”
“哈哈,这是张老弟说出口的,我可没有说。我们还是喝酒吧。”
张老板说道:
“鲁兄,我现在就给你出个主意怎么样?”
“当然好,你说就是。”
“去绍兴学徒不要派那两家人去了。在你的徒弟中,选两个年龄大一些的去学,让他们学一些吃饭的本领。另外又可以兼护店,着様岂不是更好。”
“张老弟,这个主意不错,不过年龄小了些。找大一些的也不过十七、八、九岁。”
“鲁兄,不小了,正当年啊,小赵十五岁到我这里来的,现在被你看上了。”
“张老弟好主意,听你的,我回去让二小姐来选,她对这些学子最了解。”
三人喝完酒,又聊了一会儿,鲁大找了一个旅馆睡觉去了。
第二天一早,鲁大、张老板骑着马去铁匠炉会和陈老板一起去绍兴。陈老板一看说道:
“鲁兄这坐骑黄骠马,可是良种中的上品。”
张老板说道:
“我还真没有注意,鲁兄何时得来的?“
“让两位老弟看出来了,这是一次在和马匪厮杀时缴获的。”
陈老板说道:
“也好,骑到绍兴给钱老板看看,钱老板也识马。”
张老板说道:
“鲁兄,说实话,陈兄和钱老板的交往比我深,我是经他介绍才认识的。”
“是啊,所以张老弟才硬拉着我去。走吧,碰碰运气。这事有些难度,好像没听说钱老板带过外来的徒弟。”
鲁大说道:
“走吧,到了再说,此事得之不以为喜;失之不以为忧,万一不行再另想办法。”
三人骑着马由大道向西行去,走了一阵,陈老板喊道:
“鲁兄一个人去吧。”
鲁大停下马来,问道:
“陈老弟,这是为何?”
“鲁兄,像这样跑下去,跑不了一半路我们的马就累死了。”
张老板说道:
“我的马也快不行了。”
鲁大说道:
“对不起,我一个劲的往前跑,没有看看你们的马,歇一阵吧。”
陈老板说道:
“也只能这样,看样子是欲速而不达。”
说罢,三人慢慢向前找了一个茶社喂马喝茶。过了半个时辰又开始上路,陈老板说道:
“我打头吧,像鲁兄的跑法,今天夜里也到不了绍兴。”
三人行到上虞,已到了午时,鲁大说道:
“二位老弟,找个地方吃饭喂马。”
三人来到一个饭馆,鲁大叫来了小二,拿半两银子给了小费,不一会儿就上来了酒菜,鲁大说道:
“二位老弟,喝酒歇息一会吧,快到绍兴了。”
陈老板说道:
“到了绍兴,介绍完毕,我先来说此事吧。”
鲁大问道:
“陈老弟,那位钱老板年龄有多大?到时好称呼。”
“这我可没有问过,看起来好像比鲁兄大一些。”
张老板说道:
“到了再说吧,这倒不是大事,钱老板见多识广,到了直接问就行。”
三人吃完饭,陈老板打头来到了绍兴,鲁大一看,说道:
“好大个门市,看样子财大气粗。”
陈老板说道:
“钱老板是很和气的人,即便是事情不成,他也会招待。我去柜台让伙计通报。”
不一会儿,钱老板出来了。鲁大一看就是典型的南方人,身材不高,稍有些瘦,走路轻快,两眼有神。
钱老板一拱手,说道:
“两位老弟好久不见,还带来一位客人。啊,好马,这黄骠马是个良种马。家人,将这三匹马送到马厩,加好料。”
陈老板说道:
“没想到銭兄还识马,一眼就看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