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十六回。小王爷应邀去祝寿
一日,明末杭州将军(准一品)的后人,家住无锡的薛员外六十大寿,派了两名家人来到大院,管家将其带到了书房,员外问道:
“二人是何人,有何事?”
“回小王爷,我俩是无锡薛员外的家人,五天以后,薛员外六十大寿,要请王爷赏光。”
王爷掐手指算了算,说道:
“啊,这老友今年确实花甲了,我怎么给忘记了,有手书吗?”
“小王爷,有。”
两家人递上了手书,王爷看后是薛员外的手迹,问道:
“薛员外还是住在老地方?”
“回小王爷,还是住在无锡南门里,往东一百步以外的那个小院落。”
“啊,薛员外的身材如何?面目如何?”
“回王爷,身材比小王爷略高,三缕美髯已花白。”
王爷叫来管家
,说道:
“拿两锭雪花银赏给两位家人。”
两家人说:
“薛员外待我二人不薄,而薛员外家教甚严,这赏银小的万万不敢拿。”
“啊,那薛员外还是老脾气。既然如此,二人请回吧,我就不写回帖了。告之薛员外,我会提前赶到。”
二家人走了。晚饭时,王爷将三姐妹、鲁大、鲁珍叫来一起用餐,将这事讲了一遍。
四娘说:
“带我去吧,路上有个照应。”
“老二处事稳重,还是带她去吧。”
“那可不行,不带我去我也跟着,在此大院快一年没出门了,快呆出病来了。”
鲁大想了一阵没有说话,最后说道:
“员外,莫嫌我多嘴,我看还是要小心行事,谨防有诈。”
“鲁大多虑了,两个家人说得都对,去见见老友顺便祝寿,难道不去?那会让老朋友挑理,认为我还在摆王爷的架子。”
“敢问员外,那两个家人所说,都对在哪里?”
“鲁大,老朋友的年庚对。”
“员外,这消息想搞到不难。”
“鲁大,老朋友的住处。”
“员外,想知道住处更容易。”
“鲁大,老朋友的手书呢,不会假吧?
“员外,即使不是作假,也可以抢来。”
“鲁大,老朋友的身高,花白的美髯呢?”
“员外,见上一面就都知道了,这有何难?”
“鲁大,老朋友确实家教甚严,那两个家人不敢要赏银。”
“员外,最大的疑点就在此。员外想想,家人是下人,每月固定薪金不多,全靠去外送个信,传递个口谕,对方赏一些银两。赏银之人,不会去向那主人说此小事,这两个家人分文不取,就是为了让员外增加信任,在我鲁大看来反而弄巧成拙。”
“鲁大多虑了。”
“员外,我鲁大并非多虑,那无锡距此有两天的路程,江湖险恶,不可不防。”
“鲁大,那你看我应该怎么办?”
“员外,依我看,三位小姐、鲁大、鲁珍都去护送。三位小姐中,一位跟着员外进院,其余的住旅馆。要轮班,保持有一个人在院外监视。“
“鲁大所说并不多余,但也无需造这样大的声势,取个折中吧,你们三姐妹和我同去,鲁大、鲁珍看院,照常教习武功。”
“员外,这大院还不会有人来偷袭,既然员外决定了,鲁大也无话可说。不过要处处小心,时时都要有一个人保持清醒,切记,切记。”
“鲁大,那三十八个马匪,都被她三姐妹杀光了,路上还怕有人路劫不成?”
“员外,时过境迁,此一时彼一时。员外说的那是明战,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鲁大总是觉得那两个家人有些异常,路上多加小心就是。”
第二天一早,员外带领三姐妹骑马出发,四娘说道:
“员二叔,走陆路吧,还有四天的时间,去杭州看看,正好一半的路程,住一晚,去西湖玩玩,杭州这个地方不会有事吧。”
“好,小妮子,听妳的。”
四人到了杭州,天色已晚,找了一个旅馆,员外住了一个小间,三姐妹住了一个大间,住下了,然后去看看西湖的夜景。看了一会,都觉得兴致不大,二娘说:
“小小的西湖,这人为的景色,哪有太湖壮观。”
“老二说的对,可是西湖的名气大,没来过的人,总是想来看看。”
四娘说:
“是啊,看完就后悔。”
“哈哈,小妮子,‘去西湖玩玩’,这是谁说要来的?”
“二叔,你不是也说听我的吗,其实你也想来看看,看完了后悔就怨我。”
“小妮子,二叔没有怨妳。走吧,找个饭庄吃饭,不回旅馆吃了,要吃什么,小妮子你来挑,不好吃也不怨妳,行了吧。”
“二叔,我也不会挑菜,喝点绍兴酒就行。”
“啊,小妮子又犯酒瘾了,找一家小酒店,最好是带二楼独桌的,安静一些。”
“二叔,一说就是我犯酒瘾,那一次二姐三姐比我少喝了?”
“好、好、好,这次喝酒,我记上量,先看小妮子喝了几杯。”
“二姐这么说,不是又冲着我来的吗?都想欺负我。”
员外见到了一个别致的小酒店,正好二楼只有一桌,说道:
“我们就在这里吧,二楼是个雅间,说话也方便。”
四人上了二楼,小二过来招呼,员外一看,心里有点疑惑,心里想:
“看这穿着不像小二,鲁大的话不能当儿戏。”
于是,员外给三姐妹递了个眼色,二娘,三娘没看懂,也不好问。还是四娘机灵,拿出半两碎银递了过去,说:
“这是小费,先拿着吧。”
对方笑了笑,没有伸手去拿,说道:
“客官误会了,我是这里的掌柜,最近是淡季,给小二放几天假回家看看,我来暂替。”
四娘也笑了,说道:
“那就请掌柜的给上四坛绍兴老酒,店里的拿手菜随便上点吧。”
“客官,酒要的太多了,先上一坛吧,不够再添。”
员外说道:
“果然是老板,如果是小二,四坛酒就端上来了。”
掌柜的笑了笑,说:
“客官们请稍等,我去招呼厨下。”
稍过了一会儿,掌柜的将一坛酒端了上来,四人一看,好大一坛啊。
掌柜的说:
“客官们,这是本店自酿的绍兴老酒,为保持原味,一般不分装,客官先用着吧。”
说罢,掌柜的下楼了。二娘说:
“要四坛吧,另外三坛给小妮子喝。”
“二姐休要耍笑我,刚才二叔递个眼色,你们俩都傻看着,还是我递了半两碎银试探,才知道他是老板。”
二叔说道:
“是的,还是小妮子脑子转得快。我一看这打扮心里有些疑虑,所以才给妳们递了一个眼色。听了鲁大的一番话,我心里老是警惕着。”
二娘说到:
“鲁伯的话过于谨慎了,弄的二叔心理老是嘀咕,有我们三人在,还怕谁?”
这时,菜上来了,四娘将酒罈开封,掌柜的说的不假,满屋子酒香。
四人开始饮酒,三娘说:
“鲁伯谨慎还是对的,他在外面闯荡的时间长,比我们经验多。”
员外说道:
“我看,鲁大仅凭那两个家人不收赏钱这一条,来判断这里有诈,好像有点勉强。”
四娘说道:
“先不管它,饮酒吧,有我们三人在,就是有事,还怕它作甚?”
四人酒足饭饱回到了旅店,天色已不早,大家都睡觉了。
第二天起来后,员外说道:
“在杭州再转半天吧。”
二娘问道:
“二叔,这是为何?”
“老二,从杭州到无锡,要走一天的时间,到了无锡又是晚上了。我不愿意晚上去给人贺寿。再者,我们提前一天去就行了,他们现在还把我当做王爷,要是去早了,这一顿招待,我实在是有些不自在。”
四娘说:
“恭敬不如从命,听二叔的安排就是。”
“哈哈,小妮子,你可真快,也学会这句话了。”
四人去了灵隐寺参观,到了大雄宝殿,四娘问道:
“二叔,你看梁上那个会轻功的是谁?”
周围参观的人群哈哈大笑。
“老四别乱讲,让人耻笑,那是济公活佛。”
“活佛也练轻功?”
周围的人群又笑了。
“你们笑什么,有本事的也上去当个活佛。”
二叔赶紧将她拉走,到后面看看小西天,然后又去了天王殿,参观了一圈。
“二叔走吧,这些泥胎,我看都长得差不多,就是那梁上的济公活佛还有点意思。”
“别人看妳更有意思,大家都在笑妳。”
“笑就笑,我稍一纵身就能上去,他们上不去。”
二叔和两个姐姐都笑了。员外说道:
“差不多了,找个地方吃点午饭就上路吧。”
“去哪里啊?”
“这一段路我熟,去长兴吧,在太湖边上,顺便看看太湖南岸。”
四人吃完午饭,退了旅馆,领出马匹,上马向长兴奔去,到长兴后,找了一个小旅店。小地方,没有大旅店,只有一层楼。照例是二叔要了一个小房间,三姐妹要了一个大房间,将马匹交给了小二,少不了给了一些小费,小二高高兴兴地将马匹牵走了。
二叔说道:
“天色尚早,去看看太湖吧,前面就是。”
四人来到太湖边,四娘说:
看,太湖比西湖大多了,没有人为的点缀,你看,岸边还有船。我们租一条船在岸边来回走一趟,消遣消遣。”
三娘说道:
“我看还是别消遣了,这个地方我们不熟,我们三姐妹都不会水。万一租了个黑船,将我们翻到湖里,可就没命了。”
员外说道:
“老三说的有理,还是小心点吧,我看在这湖边来回走走看看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