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十五回。三姐妹见义勇为
四娘看了看那一堆钱,又向大家一拱手,说道:
“这一堆铜钱和散银太重了,不好携带,请哪位老板帮忙给兑换成银票。”
这时马上出来三个老板,都是旁边开店的,说道:
“我们三家来兑换吧,三家的伙计一起来数,不会有差错。”
四娘将那三个小银元宝,顺手扔在了钱堆里,说道:
“谢谢三位老板,你们先数着、算着,我去看看那位老伯,看得出,他也是个练武的出身,怎么把双腿弄残了。”
四娘走到了爷、女面前,两人马上又跪下了。四娘说道:
“快起来吧,这不算什么,我是来问话的,这样我还怎么问啊。”
爷爷坐下了,小女孩站在身边。
那老伯说道:
“少侠请问,老夫知道的,一定如实回答。”
“老伯,方才看见老伯接棍的手法,象是个习武之人。”
“少侠好眼力,老朽佩服。”
“老伯,除了练习十八般武艺外,老伯还练过什么功?”
“少侠请看看我这一双手。”
说罢老人伸出了一双大手,手掌上长满了老茧。四娘说道:
“啊!老伯练的是鹰爪力。”
“少侠真是好眼力,怪不得有此神功。”
“请问老伯,双腿如何致残?”
“少侠,一言难尽,都是祸从口出。”
“请老伯慢慢讲来。”
“少侠,是这样。有一兄弟是点穴高手,有一次,我俩外出办事,住在常州一个小旅馆。当地有一位绅士,家产颇富,是明代高官的后人。”
“老伯,那又如何?”
“少侠,那兄弟起了歹心,想让我一起去抢劫。”
“老伯,你俩去了吗?”
“少侠,我说:君子有爱财取之有道,干这不义之事,你不怕报应?”
“我才不信什么报应,端他一次,终生受用。”
“我无论如何也不去,吃完饭,早些歇息吧,明天还要去办我们的事。”
“那好,你不去,我也不去了,吃完饭睡觉吧。”
我睡熟以后,他点了我的穴,当时就动弹不得,也说不出话。天亮以后双腿就不听使唤,我估计,是他自己去了,怕我醒来跟踪,就把我点了。
“老伯,以后呢?”
“我等了三天他没有回来,我一问才知道,那绅士家里有两名护院武艺高强,那人被捉了,送到了府衙。”
“老伯,那,你怎么办?”
“少侠,我只好雇了一辆马车,回到了泰安县,之后,请过三名解穴高手解过,双腿勉强能站起来。天长日久生活困苦,只好带领孙女到此来卖艺。”
四娘听后一想:
“今天又要挨骂了。”
原来这三姐妹中,二娘才是点穴、解穴高手,没有她,这老伯被点的穴是解不开的。四娘走到围观的人群当中,拉着两个姐姐就往圈里走,二娘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四娘假装没有看见,四娘高声喊道:
“老伯!这是我的两个师兄,和他俩比起来,我的武功就不算什么了。救人救到底,请大师兄给你解穴,我俩配合。”
爷、女俩又跪下了说:
“三位少侠如同再生父母,老朽来生做牛做马也难以相报。”
这时,场外围观者掌声震耳。二娘扶起了爷、孙俩,向场外众人挥挥手,掌声停了下来,众人都在瞪着眼睛观看解穴的绝技。
四娘说道:
“大师兄:还是你来问吧。”
二娘说“
“老伯,将你的上衣脱下,我先看看。”
老人将上衣脱了下来。二娘看了看,问道:
“老伯:被点穴有几时了。”
“回少侠,快一年了。”
“啊,老伯,是太晚了点,他点了几点?时间太长看不出来了。”
“回少侠,好像是三点。”
“老伯,他点的是‘足太阳膀胱经’还是‘督脉’?”
“回少侠,这一经一脉离得太近,当时没有感觉出来。”
二娘说到:
“两位师弟,老伯的任脉、督脉被封住了。如果当时就解开,易如反掌,时间长了,难度很大。现在我们一起来解开老伯的任、督二脉,同时运行他的小周天。等我订好了穴位,我们三人一起动手来点。”
四娘说;
“二----
二娘立刻又恨恨瞪了她一眼。
“啊,大师兄慢慢来,我俩等着。”
过了一会儿,二娘想了想说道:
“两位师弟听了,任脉里面都是脏腑,力度难掌握,由我来点,取天突、华盖、巨阙、中脘四穴。督脉上面取哑门、大椎、身柱三穴,由二师弟来点。督脉下面取中枢、悬枢、命门三穴由三师弟来点。两位师弟注意,要比平时点穴的力度大三成,记住了没有?”
三娘、四娘齐声说:
“请大师兄放心,记住了。”
二娘又说道:
“小姑娘:妳也来帮忙。准备两碗热水,不要太烫,点穴前给你爷爷和一碗,点穴后再给你爷爷再喝一碗。”
见到那小姑娘有点为难,围观的人群里,一位酒店老板喊道:
“三位少侠请稍等,我去取水,这就回来。”
过了一会儿,那位酒店老板拨开人群,满头大汗的跑了过来,拿着一个水壶、一个大碗交给了小姑娘。小姑娘倒了一碗水给爷爷喝了下去。
二娘说道:
“请老伯侧卧,将一只手放在耳上枕着,全身放松不要紧张。”
“请三位少侠放心,习武之人还懂得一些要领。”
二娘说道:
“开始点穴。”
三姐妹十个穴位一起下手,老伯轻轻叫了一声。二娘说到:
“将老伯扶起来坐下。”
四娘马上将老伯扶起,小姑娘拿过来一个小板凳,爷爷坐在了上面。二娘说道:
“小姑娘,给水。”
老伯又喝了一碗水,不一会儿,老伯一伸头,吐出来一大口黄水。二娘喊道:
“再喝一碗水。”
小姑娘有倒了一碗水,老伯喝了下去。
二娘说道:
“好!老伯的任、督二脉已打通了,小周天已开始运行,将息一旬就可以走路,再过不到一个月就可以复原了。”
四娘说道:
“老伯:起来走两步试试。”
老伯站了起来,向前走了十几步。
二娘说道:
“好了好了,坐下吧,别累着,再过不了一个月,你跑都可以。”
这时全场的掌声,欢呼声如雷,经久不息。
这时,从人群里走出一位老人,看样子有七旬开外,长长的白髯有一尺长,看起来有些仙风道骨,他走进了老伯前看了看,说道:
“老夫一直在外面观看,三位小侠真是妙手回春,所取穴位合理,所点穴位置精确。老夫行医数十年,自愧不如。”
二娘问道:
“老先生是-----
没等二娘问完,这时,外面的围观者喊道:
“这是我们高邮的第一神医,远近闻名十几个县,针灸、艾灸都是高手。”
二娘说道:
“啊,原来是老前辈,失敬失敬。”
“自古英雄出少年,三位少侠对穴位的认知,胜过老夫。”
三娘说道:
“老先生,我们是从武术的角度去认识穴位,和岐黄之术稍有差别。”
“啊,小侠说得精辟,其实应该是一家,武林人士面对的是身强力壮之人,医家医治的是体弱多病的病人。请教少侠大师兄:为和要取督脉上的哑门穴?”
二娘说道:
“老前辈在考晚辈?”
“少侠非也,两脉、十二经上的穴位分布全身,错综复杂,岐黄之术的经络学,也是门派众多,各家都有专长。少侠医好了病人,取此穴的必有其道理,能者为师嘛,老夫实在不明其里理,故来请教。”
“老先生,那我就讲讲看,不到之处,还邀请老前辈更正。一,老伯被点穴已快一年,已看不出是点的哪三穴。据我判断,当初点的是陶道、神道、至阳三穴,是北派点穴常用的手法,我必须要避开这三穴。”
“少侠,为何要避开?”
“老先生,因为点穴和针灸、艾灸不同,针灸、艾灸可多次取同样的穴。解穴如果取点穴同样的穴位,那叫复点,不但不能治病,反而会加重病情。道理很简单,你不是在解穴,而是又点了一次。”
“少侠,老夫受益匪浅,还有呢?”
“老先生,哑门穴,紧靠足太阳膀胱经上的天柱穴,从天柱穴开始下行分支,足太阳膀胱经分成两条,然后在承扶穴附近交叉,已到大腿部,再下行到委中穴处相交后已走到大小腿的弯部,然后单线下行,经过小腿,直通到脚尖,也就是说,从天柱穴分叉后四条线都从背部、腰部、臀部、走到了双腿,直到脚尖。老前辈:不知我说得是否有些道理。”
“啊!少侠,还是后生可畏,这么高深的道理,讲得这样流利、通俗,老夫实在敬佩。”
“前辈不必过谦,一己之见而已。”
这时,那三位老板的伙计们,把一大堆铜钱、散银清点完毕后,兑换成了银票,过来交差,一位老板说:
“散钱全部清理完毕,加在一起共有二十一两多一点,再加上三位少侠的三两整银,一共是二十四两多一点。现已兑换成十两银票两张,一两银票四张,剩下那些铜钱留在身上零用吧。”
说着先将一把铜钱给了小姑娘,又将四张一两银的票递了过去,最后给那十两一张的两张整银票。小姑娘没接住,说来也巧,突然来了一个小旋风,将那两张十两的银票带上了天,眼看就要楼房的高度了,大家都去帮忙追那两张银票,二娘喊道:
“大家都别追了,我俩去把它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