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1900000122

第122章 第022计:进退维谷

太原王氏到底有多牛?这个问题在李恪前世的21世纪根本是一个普通人无法想象的问题。

但是,李恪心里是明白的。太原王氏=太原“王”,这个等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完全正确的,而且还将一直持续到盛唐、中唐、晚唐,乃至两宋……

太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王氏家族的大庄园,想要在此立足,没有这个“大地主”的支持根本是痴人说梦。如果这个“王公子”是旁支分家还好说,万一是近支甚至是宗家的话,那又该如何呢?

脑子里越想越糊涂的李恪禁不住暗自掐了自己一把,心想:不管怎么样,先确定这个王八蛋的身份再说,至于如何收场?反正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自己多想也没用,以不变应万变才是当下的上上之策。

李恪带着有些唯唯诺诺的王绩来到了庄门之内,透过微微敞开的门缝,王绩朝着门外窥去……

“仁基!”就在王绩看清楚门外那位一脸孤傲的白衣“王公子”的时候,经不住惊骇地喊出了一个名字,当然与之配合的还有王绩面部肌肉的激烈抽搐。

李恪一见王绩是这种反映,立即上前使劲扯了扯王绩的衣袖,同时低声喝道:“别出声,嘘——”

王绩随即闭上嘴,同时尴尬地收起了自己那副惊诧的表情,在李恪的眼神“示意”下,跟着他走到了旁边的角落里。

“怎么样,庄主伯伯,刚才是不是言之过早了啊?”李恪丝毫没有讽刺王绩的意思,恰恰相反,此刻浮现在他脸上的是欣慰的笑容——毕竟“认识总比不认识要好”。

李恪本来以为此时的王绩应该是惶恐不安的,可是当他再一次仔细审视眼前这位东皋散人的时候,却发现刚才还惊讶失态的王绩此时的神态反而沉静了下来,而最让李恪意外的是——就在他抬眼看王绩的时候,却猛然发现王绩也正在盯着他,而且目光中满是担忧和狐疑。

“殿下,此人草民确实相识,”王绩缓缓说道:“不过……”王绩下意识地再一次打量了眼前的这位豆丁王爷一番,压低声音用有些阴沉的语气说道:“此番若是他人行刺殿下王绩还能相信,可殿下若是说门外之人对殿下心怀歹意王绩实在不敢苟同。”

敏感的李恪立即就意识到了王绩语气里带着一种“硬度”,所以他收起了脸上所有的神色,肃然问道:“不知王庄主此言何意?”

“殿下若是知道门外此子的身份就知道老夫是何意了……”王绩随即道出了门外那位白衣帅哥的身份,而随着“王公子”身家背景的浮现,李恪感到了一丝些微的寒意……

门外被俘的这位“王公子”,名敬直、字仁基,乃是太原王氏宗家近支祁县王氏的二公子,他本人不过是个纨绔子弟而已,但是他父亲的名字却足以让李恪的心头一震,因为他的名字叫“王珪”,乃是日后开创“贞观之治”的那一窝“著名宰相”当中的一员。这个王珪,在前隋就已经是朝中近侍官员,大唐入关之后,他在李纲推荐之下又得到了当今圣上的赏识,被任命为东宫左春坊的太子中允,相当于东宫太子班子中的宰相,是当今朝廷中有分量的中高层官员。王敬直作为王珪的儿子,那是大唐王朝建立的既得利益者,这样的人有什么理由刺杀当朝皇室的圣孙呢?

另一方面,东宫与秦王府之间虽然有争储之势,但毕竟没有表面化,而且这种事情的知情人仅限于京城朝中高层而已,像王绩这样的山野村夫是半点也不可能了解的。因此,王绩有充分的理由怀疑李恪给王敬直所安的这个“刺客”罪名的真实性。

“哦……原来是王中允的公子。”李恪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转而又反问道:“庄主伯伯可看真切了,确是您所说的那位王敬直王仁基吗?”

“绝对不会。”王绩的回答简单坚决:“草民与叔玠既是同族,亦是故交,他的两位公子都是草民看着长大的,断然不会错!”

听着王绩斩钉截铁的话,李恪陷入了沉思之中。王珪是暂时不能惊动的,所以眼前这个王敬直现在也就是不能得罪的,可如果是这样,那当初又为什么要把他抓回来呢?现在既然已经抓了,那就要想办法收这个场,而且还要收得圆满才行。

沉思片刻之后,李恪无奈地长叹了一声:“哎——看来其中确实有些误会。事到如今,只能请庄主伯伯您出面,从中周旋一二,好让我们与仁基公子都能下的台面才行啊!”说话间,李恪向王绩投来了略带期许的目光。

“呵呵——”王绩勉强挤出了几分笑容,略带尴尬地应道:“殿下严重了,叔玠现于朝**职,辅佐太子殿下,这说到底也就是为殿下您的皇室家族尽心侍候而已,仁基不会连这点道理都不明白的。只是,不知这行刺一事的原委到底如何啊?草民若是不知所以,贸贸然地就出面调和,恐怕会适得其反啊!”

李恪当然不能把昨夜发生的一切向王绩和盘托出,再说,要是让这个毛头小子王敬直知道这里的总指挥是他这个豆丁的话,那他就只能选择彻底招安或者直接杀人灭口了。想到这些的李恪略一沉思之后,走近王绩,在他耳边如此这般地嘀咕了一番,嘱咐停当之后,他便转身径直朝着客房的方向疾步走了回去,不过他的目的地不是自己的房间,而是承义公来溯的房间……

看着李恪消失在来溯门口的身影,王绩露出了一丝苦笑,喃喃自语道:“没想到啊没想到,做好人这给别人圆个场还得扮恶人,哎……”

叹息归叹息,可长沙王殿下的嘱托还是要照办的。王绩随即整了整衣冠,放松了一下表情,装作衣服晨起散步的模样,踱其休闲四方步,悠然朝着庄门走了过去。

随着“哐当——”一声大门开启之声,王绩一脚迈出了庄门。也就在大门开启的时候,双臂被缚,百无聊赖的王敬直一眼就看见了那位“睡眼惺忪”地迈步出门的王绩,随即便是一声惊呼:“叔父,快救救侄儿吧!”

同类推荐
  • 持玉人

    持玉人

    玉非俗玉,曾是皇权;人无完人,酸苦荒诞!持玉者到底是谁?又有几人?且看今后分解!
  • 公子凶猛

    公子凶猛

    这个年代将因他的到来而不一样。他的对手说:真心不希望和家伙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他的朋友:有他的世界真的很美好。他自己说:我很凶猛的你们小心了···
  • 刺骑道之兵将

    刺骑道之兵将

    如果这个世界是混乱黑暗的,就一定会有一个大英雄出来号令天下,他会开辟出一条可以让世人依附的道,使天下归心
  • 汉末崛起

    汉末崛起

    难道,我要像历史的那个刘协一样,被曹操欺辱,成为大汉的亡国君?难道,我一定要按照历史的轨迹,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玩弄于股掌之中,最终被迫禅位?难道,我保护不了自己的妻子儿女,还有被迫娶曹操的三个女儿,最终郁郁而终?.......刘协的心底一阵阵抽搐,“不,我要改变命运!”
  • 万里西风独自凉

    万里西风独自凉

    不穿越,不重生,一个小人物混迹于一段乱世历史!他从万里西风中走来,黄沙披身,只为曾经的一衣之恩。辗转流离,十年踪迹,再相遇,还能否做兄弟?流水拳,绣花弩,竟是一夜白发叹生灵!
热门推荐
  • 花美男的绯闻男友

    花美男的绯闻男友

    她为了拯救弟弟,却遭遇了意外的事故,还跟弟弟互换了灵魂。为了寻求方法救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的自己肉身以及弟弟的灵魂,毅然冒充弟弟在一群花美男天团生活了下去,她一会是男人,一会是女人,一会是飘忽出窍的灵魂。他——是国际知名偶像天团男子组合队长,才华横溢受万千人的宠爱的花美男,却以为自己爱上了一个男人,还跟他传出了断背的绯闻,而他却又那么像曾经认识的一个女人?
  • 江青传

    江青传

    “苦孩子”出身的山东李云鹤,凭借其争强好胜的个性和工于心计的天赋,闯荡上海滩而成为风流浪漫的蓝苹,“进军”延安而成为“第一夫人”江青;一身不安分的血液和那日渐膨胀的权欲,使那原本活泼率直的天性变成阴险歹毒,“文革”中她的心狠手辣使多少无辜蒙难!最终她变为人民公敌而沦为阶下囚。本书是作者一部力作,经过多次修改补充,以更加准确全面的史料和新颖独特的专访,公正、客观、生动地展示了江青不寻常的一生,成为有关江青的一部权威之作。
  • 上九霄

    上九霄

    无尽银河浩浩荡荡在星空中划过,闪烁的星辰如同恒河中的砂砾无穷无尽.....拥有奇特能力的少年携太玄神鉴降临这个世界,剑斩红尘,直上九霄。
  • 医闯天下

    医闯天下

    双时空的碰撞,她本是这个地方的人,不知为何来到了这个时空。当时空的再次碰撞,她,被自己残缺的灵体召唤,来到了她本应该所在之地。她又会在这里闯出何等的传奇?
  • 无名恩仇录

    无名恩仇录

    本书介绍的是一个被视作灾星而被族人抛弃,和母亲共同野外生存,最终阴差阳错的救了室外高人以后逐步练就了绝世神功的少年,但是当他接触到越来越多事情后,居然发现了惊天的秘密。。。。。。
  • 炼狐成妖

    炼狐成妖

    一个农村小子异想天开的打算自己炼出一个妖精来。
  • 如意少年郎

    如意少年郎

    数千年前,人族发现了阵法,从而摆脱了神魔的统治;数千年后,曾经的人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沧海桑田,神魔妖鬼蠢蠢欲动。土匪少年梵云飞,手握黄泉秘宝,为报血仇拜入仙门,而后不但得奇遇,斩妖邪,更卷入洪荒三族的争斗之中,最终成就一代符箓天尊。
  • 盛宠豪门少夫人

    盛宠豪门少夫人

    母亲尸骨未寒,父亲带着小三和私生子女登堂入室,渣女更是夺了她未婚夫,让她代嫁傻子。无奈,她忍着恨,下嫁慕家!某男睁着一双漂亮的桃花眼说:“陌陌,我妈说要我跟你生个胖娃娃。”等某女回神已是大腹便便,什么情况?说好的傻瓜呢!
  • 蜜宠99次:恶魔邪少,别靠近!

    蜜宠99次:恶魔邪少,别靠近!

    呆萌可爱的她,装入他的眼帘,接着又入侵了他的心,闯进了他的世界;从此他宠她上瘾,戒也戒不掉,甩也甩不开……“澈,你为什么喜欢我啊?”某千年小笨蛋。“不是我喜欢你,是我的心喜欢你。”某千年妖孽。“那你为什么要对我那么好啊?”某千年小笨蛋。“不是我对你好,是我的大脑想要对你好。”某千年妖孽。
  • 晋说新语

    晋说新语

    历史有三副面孔:当时的柴米油盐,叫做背景。盖棺定论,春秋笔法,叫做正史。以史为鉴,可知得失兴替,叫做史观。从第一幅历史重新审视第三幅历史的画卷。言不尽,观顿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把三一合鹭起,谁将九五付灯残。公荣胜酒歌心冷,祖龙临波叹海澜。有恨无头身已殁,凭云照水月空帆。桥祈紫数成铜雀,角斗白蜗化触蛮。姓字安留图画上,功名冢骨北荒寒。王猛若济投鞭处,千载谁得识谢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茶馆群:9924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