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源可以投降袁尚,或许袁尚为了名声会放过他一命,不过姜诚可没有办法投降,姜诚现在只有一条路走到黑,要么统一天下,自己可以超脱,要么死路一条。
所以说姜诚没有选择,他只有快速攻破襄阳郡才可以。不然到时候下场就不妙了。
建武四年的七月八月姜诚不断的在境内清洗,只要是被怀疑有异心的全部遭到了锦衣卫的抄家杀戮。
想要让所有人都听你的,最重要的是什么?太祖早就告诉我们了,要团结大多数人打击少数人,还有另一位也告诉了我们要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不过另一位没有严格实行所以他悲剧了,只有跑了。
而姜诚可与他们不一样,姜诚的命令那是被严格贯彻的,而且也没有什么人敢于求情,所以在七月八月之间姜诚制造了无数的惨案、冤案、特大案。
六郡之地除了已经被清洗过的两郡,剩下的四郡之地真是到了大霉了,不断有人被抓,而这些被抓的人绝大多数都没有办法活命,而剩下的活下来的都被运往一些苦寒之地,开矿、修路。
可以说两个月的时间姜诚抓了有七万多人,而其中被杀了一半有余。七万人多吗?好像很多,但是按照姜诚的想法是不多,他株连的可不多,所以七万人真心不多。
他要是想要株连七万人是打不住的,加个零估计是可以的,不过姜诚也是有考虑的,六郡之地人数达到了三百多万人,不错就是这么多人,人口稠密的。
消耗的粮食也是很多的,这段时间粮食还是够用的,不然姜诚就趁着这次的清洗杀一批了,不然多少粮食也不够吃的。
不过得益于各郡的粮食都很好,所以姜诚才没有动手。不然肯定是血流成河。
可以说姜诚是很仁慈的了,最起码没有干出人肉做军粮的事情,而现在有的诸侯已经做了。
建武四年八月二十三日,经过了近四个月的清洗,终于境内所有的势力终于老实了,全部都是老老实实的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是一点也不敢逾越。
特别是现在是战时,所以每个县令对于下面的情况掌控那是很可怕的,而且在姜诚的命令下所有县令都是掌控军政,上马治军下马管民。权利很大。
当然对于给予这些人这么大的权利,所以限制也是很多的,锦衣卫无处不在,只要是贪污、不作为,全部都要杀掉。所以这些县令每人都是清廉至极,不清廉不行啊,他们还不想死。
而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姜诚也是明白的,所以对于能够治理地方很厉害的官员,他们的贪腐等等姜诚也是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反正只要治理地方厉害,这些都是小事。
官员治理了一便之后,境内的土匪强盗等等,还有一些小偷小摸之类的全部都在境内绝迹,没有任何黑色势力敢于在姜诚治下存在。
现在是战时所以姜诚对于这些的忍耐力可是很低的,只要发现第一次关入大牢,第二次,分配前去矿山三个月,第三次直接处死。
所以有了姜诚的命令之后,境内竟然没有一个敢于违反的,至于那些强盗等身体强壮的招进军队训练一下作为先登营使用。
先登营是什么?就是炮灰专用的名称,好听一点而已,其实本质就是炮灰。
姜诚对于这些人也是很不待见的,而那些土匪强盗首领也不敢不答应,现在是身不由己了,进入了军队敢不听姜诚的命令?是不想活了是吧?
所以这些人也是认命了,不过姜诚也不是没有给这些人机会,要知道虽说是炮灰,不过这喜人也是比一般的乾军士兵哪的军饷多,而且有机会立功的,那个时候高官厚禄也是有的。
姜诚对于这些人虽说是不待见,不过也不会执意的要他们的命。反正只要是忠于姜诚就可以,别的事情他可以既往不咎。
八月二十五日,姜诚集结了十六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向着襄阳郡而去,而襄阳郡的郑源在姜诚集结兵力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
对于这种情况他也早有预料。所以他在整个襄阳郡也是囤积了十万大军准备抵抗姜诚,一场影响整个荆州归属的大决战即将在襄阳郡展开。
而此时天下各大势力的探子也是全部齐聚襄阳郡,他们要知道最后是谁胜?谁败?或许是两败俱伤!
此次的姜诚以梁兴利、任楠等人为先锋,姜诚这次也是拼了,让一流武将二流武将当做先锋,他自己居中指挥,而王远也是跟随他的身边。
十六万大军经过了六天的行军终于进入了襄阳郡的范围,不过可惜的是襄阳郡各县早就是十室九空,其中的粮食、铁甲、武器等等全部被运送至襄阳郡。
剩下的也就是一些老弱妇孺,一些青壮年也是被楚军裹挟进入了襄阳城。
姜诚进入襄阳县城之后看到的就是一些快要饿死的百姓,看到这个情况,也幸亏是姜诚早有准备,所以粮食很快就被派下,这些百姓也是侥幸活了下来。
一般来说姜诚还是很愿意刷一刷名声的,而这次的情况姜诚可谓是真的名满天下,毕竟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还救援这些百姓,还好很让人敬佩的,至于郑源的名声那就是一塌糊涂。
至于姜诚吗?反正是比以前好了,以前是声名狼藉,杀人盈野,乱世枭雄,如今虽说还是这个名声,不过最起码别人已经称赞他的人品了。这就是进步。
要说名声这个东西要说有用,也是很有用,如果是没有用处那也是没用。不过姜诚深深的明白有时候名声还是很有用处的,所以对于自己的名声他虽然知道是一塌糊涂。
不过没关系,姜诚来自现代知道只要宣传黑的能够说成白的,所以锦衣卫对于姜诚的名声是很重视的,姜诚一旦做了点什么有利与百姓的事情,锦衣卫的就是不断吹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