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六郞站在一线天,这里是南面回幽州最近的道路,但此地险恶,每个大军过此地肯定会清谷顶,所以杨六郞只在出口处搬了几块大石,在大石下埋几个符炸,希望耶律洪基的哨兵看谷顶没人,不会检查大石下的符炸。
自己离开谷顶,躲在离谷顶五十丈左右的地方藏好,所有的兽骑全部寄在离此二百米的山谷里交六个人看好,当爆炸声响了再带兽骑和他汇合。他的这次伏击全是用步军,兽骑藏不住身影。
耶律洪基击溃张、潘两人的援军后,松了一口气,觉得此战,天一教略亏一些,萧达的八万精锐全军殆尽,但云国二十万大军被他杀的七七八八的,多多少少也扳回一局。他虽然没下令追赶张、潘两人,但二十万的人马再怎么不追杀他也收了两三万的俘虏。
一线天是个狭长的谷底过道,两边的的山倾斜的长,谷底宽能容三匹马并行,可谷顶窄只余成人巴掌大的天空所以称为一线天。因谷底宽也因此地离幽州最近,这条路倒是条商道和军道,平日里来往的人流并不少。
耶律的斥侯登上谷顶,作出警戒,推了推谷口的几块大石,觉得挺稳的不会对大军造成伤害,刚打完仗,大家谁也没想到云国还有第二个队伍来伏击他们,几个斥侯还轻松地聚在一起聊聊云国纸糊的二十万大军和悲壮的萧达武定军。
杨家部将在五十丈处听他们聊天,一会儿生气,一会儿又自豪。二十万援军一碰就溃,多少男儿回不了乡,怎能不让人生气。杨老令公的外孙蜀王殿下率领伍万人破老牌劲旅萧达的武定军,报了当年的陈家谷之仇,这让杨家部将兴奋异常,之前就猜测南面有大事,可能蜀王战赢了,才能引发全局攻守转换。
今天他们听到的是全歼萧军,三百年来一直恨之入骨的萧军就这样戏剧性的亡在杨老令公的外孙手中。这种狗血的复仇记,本来就是民间最喜爱的,杨门上下包括杨六郞都浑身发抖想仰天长啸,要不是现在耶律大军未入谷,他真想扑向前好好杀几个人。
耶律洪基也没想到击溃了二十万的援军,还有人在此等他,幽州也没传来什么敌军的消息,派往南面的斥侯已告之没有追兵,蜀军、鄂军进入妖国了。
一切是那么的风平浪静,耶律洪基的心情很轻松,很感谢老朋友萧达,一切都象萧达所预料的一样,妖国替他挡住了追兵,他现在正在感叹苏宁写的碑文,这个年代为敌人立碑也就苏宁一家。他感叹杨门血统豁达、勇猛,想着来日好好的和这个后起之秀较量较量,给这小毛孩一点教训。这是种尊重,男人间的,军人间的一种尊重。
耶律的前军终于过了谷口,六郞让近卫偷偷地摸上前,射杀几个斥侯,十几个斥侯还是有个把漏网的发出敌袭的呼救声。
杨家部将们有几个冲向大石头引爆符炸,撬动大石推向谷口,割断前军与中军,后军的联系。其他人从谷顶巴掌大的空隙往下投符炸。
耶律洪基望着空中抛下的符炸,苦笑着刚才还想给苏宁这个有杨门血统的小子一点教训,结果这想法刚落下,杨家大人就向自己报复了,望着空中熟悉的标志他知道来的是杨六郞。
杨家将扔光手中的符炸,骑上赶来的兽骑,向谷口外的前军奔去。
耶律洪基退回谷外,让兵士们向四周搜索并没发现杨家军,又听山谷的另一边喊杀声不断,他判断杨家军人不多,否则肯定是攻自己这个主帅了,而不是攻前军。他下令几个元婴推开谷口的大石,步军整理谷道清出一条道路,全军兽骑兵整顿准备迅速穿过谷底支援前军,同时让飞禽军起飞支援前军。
耶律的前军看到谷口被堵,全军喊到敌袭。并派人推开谷口大石,同时全军戒备,杨家军下谷顶气势如虹三千兽骑兵呈箭头冲向耶律的前军,所到之处无一回合之将。
武德军毕竟也是天一教主力军,虽然忽然受袭,但并不慌乱,他们知道援军马上就会到,这是修真界,几块大石在凡间将会很棘手但修真界几个元婴会很快清除干净的,守住一会儿杨家军就会遭受前后夹击了。
然而敌人毕竟太多了,杨家军向前突进了一里左右,又从右侧拐了出去,向前面山林跑去了。虎头蛇尾的杀的人还比不上在谷顶扔的符炸。后头响起了耶律前军的嘲笑声,杨文广很生气,说道:“父亲我们杀回去吧。”“不急”杨六郞回道。
耶律的前军有三万,后面还有七万人,谷口的大石不会挡住很久,毕竟几个元婴花点时间就可以推开了,杨家军才三千,人数是少了点,最重要的是耶律军和张、潘军不同,他们不是疲军,全军上下有斗志,刚刚击溃二十万人斗志正是激昂的时候。
而杨六郞刚才听说张、潘溃败,他的心里就有了收集溃兵后再交战的想法。张、潘的部队不差,只是那个时候他们是疲兵,那时没有作战的想法,没有斗志所以才会败得一塌糊涂。
杨家军冲出了耶律大军的视线后,杨六郞让斥侯持他的令牌分散收集溃兵残将,最好能找到张、潘两帅。全军在一小山包休整,耶律大军有十万人不怕他消失不见。这里离幽州还有二千里路,还能抓住时机咬他几口。杨六郞本来就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情来的,并没有一定要消灭谁,能占点便宜就占点便宜。
众人在休息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谈起从未见面的蜀王,没听说过有什么军事才能呀,怎么就无声无息地把萧达给灭了?有人骄傲地说那是我们老杨家血脉厉害嘛,有人比较客观地说是蜀王手下杨辉、潘杰、张玉厉害。他们并不知道杨辉在驻守花都并没参战。也有人说萧达老了不复当年勇了,有人气愤蜀王给萧达立碑,有人支持立碑觉得军人战场上分生死,战后没有必要有仇怨。
杨六郞也不制止这些年轻人在那叽叽歪歪,他笑眯眯地听着,他心里知道是那新式武器发威了,云帝的信里有说过新军新装备,作为一名军人他很渴望能得到这个新式武器。有了新装备,他收复幽云十六州才能更有把握,收复幽云十六州是杨门最大的心愿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