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是一个小国。国土面积小,国力也很弱。国土又位于中原腹地,是一个的四战之地。乱世中四面称臣在大国的夹缝中勉强生存。
灵妙告知九鼎之一的所在之处,是郑国境内的三王墓。
虽然从灵妙那里知道了九鼎的所在,但灵妙同时又说,她知道得也不多。
易阳五人本以为会花些时间费些力气打听三王墓的事。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到了郑国的国都新郑后,一提起三王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九年前,郑国的国君亲率三十万大军进攻临国虢国。兵分两路攻打虢国军事重镇临泉。不料率领另一路大军的将军郑安投敌,联合敌军反过来一同围攻郑国国君率领的郑军。
得知国君被围,郑国留守国都的太子亲自带领军队前去支援。
那一场战斗极其惨烈,郑国国君战死,虢国的亲征的国君被射死,郑国叛敌的将军郑安被杀,郑国前往支援的太子也在乱军中惨死。
战后,郑国的继任国君,也就是现在的郑王仪在那场战斗的战场为先王修建了一座陵墓。
因为在那战斗中死掉了三个国君,郑国国君、虢国国君、还有郑国即将继任国君的太子。因此郑国的人们习惯的称那座陵墓为三王墓。
陵墓修建完毕,一切本应结束。但就在陵墓修建完成后,那陵墓周围出现无数的恶鬼。
因为陵墓就建在当年的那场大战的战场,那些恶鬼就是当年战死的士兵复生变成的。
这些复生过的士兵复活后仍旧互相战斗撕杀。
复生变成恶鬼,撕杀,倒下,再复生,再倒下,再复生。如此,墓地周围仿佛地狱重现人间。活着的人没人敢涉足那里半步,甚至谈之色变。
复生的恶鬼只在陵墓周围出现。因此只要不去那里,倒也相安无事。
然而在当年的那场大战过后,后继任的郑王,也就是现在的郑王仪,开始出现幻觉。经常会看到浑身血淋淋的恶鬼拿剑追杀他。但是那些要杀他的恶鬼只有他自己能看到,王宫内的其他人都看不到他所说的恶鬼。
恶鬼光天白日下就会出现追杀他,到了夜晚更是成群结队的出现。
王宫内的奴婢宦官经常会听到半夜里郑王仪受到惊吓后的惨叫,之后就看到郑王仪提着剑在王宫内惊恐万状的到处乱跑。
为了这件事,郑王向全天下的人发布悬赏令。重金寻找能为其除去纠缠其恶鬼的术士。
重金之下有很多法力高强的术士应悬赏而来。出现在郑王身边的恶鬼准确的来说只是人死后受束缚没有前往冥界的鬼魂。想要将其驱散并不难。
但是一如三王墓的复生鬼,这些鬼魂无论怎么驱散都会再度出现。
虽然郑王身边出现的恶鬼,同三王墓周围的复生鬼不同,但显然恶鬼的复生,同三王墓死亡士兵的复生原因是一样的。
应赏而来的术士没能彻底解决复生鬼重生,但却找到了使恶鬼不断复生的原因。原因就是在三王墓中有一件法力强大的宝物,在那宝物的法力作用下,才使得这些恶鬼不断重生。
想要彻底解决恶鬼复生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将那件宝物从墓中破坏或者取出。
三王墓那里已经成为了尽人皆知的禁区。为了彻底解决困扰自己多年复生恶鬼,郑王仪一次次将悬赏金额提高。
尽管金额一高再高,但直到易阳五人得知此事来到郑国时依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易阳五人听说了这件事后,就知道了那墓中使得恶鬼不断复生的宝物肯定就是九鼎了。只有九鼎的法力才会告成这么大规模的恶鬼复生。
至于九鼎为什么会在那墓中。五人猜想,九鼎在不懂得法术的普通人眼中,只是外形或高大,或精致的物品。也许在当时选择陪葬物品时只是把九鼎当做一件珍贵的物品随葬了吧。
易阳想起这个三王墓修建的时间是在九年前,这一点也和九鼎散落人界的时间相吻合。
灵妙的消息是准确的。这么快又找到了一只九鼎的下落,这让五人都很兴奋。
不过,就在他们在郑国国都内打听这件事的时候,有一名郑国人却劝说他们不要去为了赏金接受这个委托。
那个穿着普通的平民打量了一番五人奇怪的打扮后,说,“你们是方术之士吧?”
易阳点了点头。
“打听三王墓的事,是为了赏金而来的吧?”这人凑上前,四处看了一眼无人后,小声说道,“我好心劝你们一句,最好不要去送死了。你们知道为了这件事而来的天下术士,有多少人了吗?已经有将近百人了。这近百人的术士去了三王墓没有一个活着回来的。几百人的术士中肯定不乏法力高强之人,你觉得你们五人的法力会高过那些人吗?不要被那悬赏的钱迷惑了,到时候钱拿不到,反而把命搭上了。”
如果不是关系到九鼎,易阳五人或许会听从这名好心的百姓的话。但既然与九鼎有关的话,五人就算是龙潭虎穴也要闯一闯了。
除了井河县那尊到手后又被夺走的九鼎外,五人已经集齐了两尊九鼎。从搜集九鼎的经历来看,五人早就知道了关系到九鼎的事,从来都不简单。
尽管知道想要得到九鼎肯定不容易,但易阳从这个好心人口中听到的事还是让他感觉有些奇怪。这件事就是他口中所说的去往三王墓的近百人,没有一个活着回来的。就算三王墓再凶险,知道自己没有实力完成这件事,半路退回不行吗?何至于把命搭上呢?
易阳以往的经验告诉他,从这些百姓口中听到的事,是不能完全相信的。这些故事,经过人们的口口相传,已经不知道演绎过多少版本了。想要知道真正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就要从这件事的发起者,同时也是这件事的最大受害者那里去了解,这个人就是郑国的国君,郑仪。
五人在王宫城墙外揭了悬赏的榜单,拿到城门守卫士兵前。士兵看了看五人,没有说什么,即引领五人进城。
一路走去,五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这王宫森严的戒备。
五步一哨,七步一卡,每过一道门,哪怕有守城士兵的引领,也要经过一番严格的盘查。
终于来到了接见的大殿,一进大殿五人就看到在大殿两侧站着两排官员。
左边的一排官员一身道袍,腰间别着长剑。右边的官员一身甲胄,手中握着长棍。
大殿之上的这种打扮真是够稀奇,五人从未见过这副光景。
等了不一会儿,郑王现身。
一见到现身的郑王,五人都吃了一惊。
郑王手中提着一把剑,剑身还在向下滴着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