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上古时期,由九幽十二洲背面的亚细亚洲中天竺传入。佛教的传入,教义非常方便九幽十二洲的帝王们治理国家,传教盛极一时。
与同样在十二洲的背面,欧罗巴洲中信徒众多的基督教、在背面五大洲中信徒广泛***教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但是舒适的佛教统治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佛教中众多的僧人产生了许多分歧。
其中两大派对抗最激烈,一派主张“我如佛,佛入我”的理念。不杀生,不吃肉,不嫁娶……众多的忌讳。
与之相反的是主张“一世我轮回”的思想,这种思想既世间万物皆有轮回,此生若不多体验世人的修行,待到下个轮回,饮下黄泉水后,前世皆忘,妄活一世。
在激烈的思想、理念、主张碰撞中,有的僧人在两种洪流中漂泊不定,思维、信念变得混乱,导致魔族乘虚而入。
魔族开始教唆混乱的僧人:“吾若不恶,谁恶,谁善?世间无恶,既世间无善!此世吾恶,来世必善!一善一恶,必破黄泉忘世,成我真佛!”并自称“不戒和尚”,后人称为“魔僧”。
受魔族教唆的僧人开始祸害人间,九幽十二洲顿时变得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直到过了很久,在两派的僧人与世人的努力下终于把魔僧剿灭殆尽。
在最后的关头,魔僧中高手,用下禁咒把为数不多的魔僧传送到九幽中魔狱幽地,从而魔僧得以生息。
魔僧的出现导致两大派的僧人彻底决裂,也导致在九幽十二洲的佛教分为两派,古佛派与新佛院派。由于魔僧大多是古佛派诞生的,导致九幽十二洲很少有古佛派了。
与古佛派的末落,相反的新佛院派反而兴盛起来。教义中三部佛意,更被世人所接受。
三部佛意既“三不佛义”,不戒,不骄,不悔。“三不论义”,不议论佛派之间分歧,不讨论其他宗教的长短处,不议论国事,只给参考性的意见。“三不斜义”,不准在贫富之间所倾斜,不准对孰强孰弱之间所有选择行的偏向,不准对佛义有歪曲性的见解。
凭借着三部佛意,在这九幽十二洲庞大的地域中站稳脚跟,新佛院派在众多宗教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话说九幽十二洲,相传背面欧罗巴洲的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陆续带来的移民,给美洲土著人带来了灾难。
一些乘着小舟向太平洋逃跑的土著人在海中发现了一艘无人巨轮,当美洲土著人登上巨轮后,巨轮自己开向了海洋深处。
巨轮驶向海洋很久,在美洲土著人粮草将断之时,一片广袤无垠的大地映入土著人眼帘,激动万分的土著人,赶紧下船,步入未知的土地。
但是刚迈入无垠的大地之时,天空中就出现一道身影,随即电闪雷鸣,大地开始剧烈震动。
震惊中的美洲土著人,以为见到了真神,连忙跪拜。然后手忙脚乱的逃到巨轮之上,向着来时的方向逃去。
大地震动越来越大,发生了海啸,大浪没有摧毁巨轮,反而加速巨轮的逃亡。没多久,在巨轮上的美洲土著人,听到一声惊天响声,向后望到,发现那道人影拳指向天。
看到天空四分五裂,在无数巨兽的大喊中,天空破开。巨龙、大鹰、巨龟……等等巨兽上面驮着无数人类向着地面落下……
在回去的航行中,美洲土著人由于食物的匮乏而死伤很多。寥寥无几的土著人不知过了多久才回到熟悉的美洲大陆,惊魂未定的土著人,立刻把巨轮藏到一个隐蔽的港湾,画了无数壁画来描述他们所见所闻……
过了很久,背面五大洲的人们才发现了壁画,找到巨轮,寻得了当时航行的美洲土著人后裔。
听到了美洲土著人先辈口口相传的故事,一开始人们还以为是个神话传说。但是对巨轮研究的深入,发现巨轮不论是设计方面,还是材质,都超越了人们的认知。人们开始坐不住了,纷纷出海,为了寻找到那如神的身影,还有那广袤无垠的大陆,开启了背面五大洲的“大航海时代”。
经历无数时代的探索,人们发现了有着人类文明的十二大洲,九处野兽横行的幽地,这便就是九幽十二洲……
充满竹子清香的竹屋里,张初七躺在床上睡的正香,傍边几个妖族小家伙正在打量着初七。
“啊——这就是人类啊,跟我们化型后没什么区别嘛!”一个妖族少女笑了笑,露出可爱的虎牙说道。
一只兔耳少女,上前摸摸耳朵,揪揪鼻子,扯了扯初七的小脸,说道:“是啊,是啊!一模一样呢。”
“小柔,别摸!他可是个人类,我们可是妖族。蚺灯老师可说过‘道不同,不相为谋’。”一半人半蛇少女说道。
“哼!这都不重要,这家伙怎么拿着我爹匕首不撒手呢?”一位妖族少年抱臂站立在一边说道。
这时,熟睡中初七深吸一口气,缓缓睁开眼,看见一个个探着头看着自己,萌萌的小妖族们都纷纷大呼,“醒了,醒了!”“这家伙终于醒了。”“我去告诉染青姐姐。”
张初七看向四周,见到自己手中的匕首,上面的污血不见了,还套上了刀鞘。看到匕首,初七回忆起悲伤的往事,双眼朦胧,哭了起来。
虎牙少女看到初七突然哭了,就学着自己娘亲,把初七拎了起来,抱在怀里,嘴里还念叨着:“乖,不哭……”
初七看到自己被一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少女抱住了,心里慌了,开始挣扎。
“别动,一会儿你就不哭了。我一哭,我娘就就这样哄我的。”在初七的挣扎中,虎牙少女看到初七的屁股,“咦?你这孩子怎么没有尾巴……”说着就向初七的屁股摸去。
“哎呀!真的没有尾巴啊!”虎牙少女边说边在初七的下身摸索起来,随即说道:“啊!终于找的尾巴了,唉?你的尾巴怎么长在屁股前面了,还怎么这么短?”
得知张初七醒来,急忙赶来的刚毅男子三人看到竹屋里的这一幕,丹凤眼女子微微一笑,妖娆女子笑的腰都直不起来。
而刚毅男子看着自己还不经人事的女儿做出的闹剧,差点摔一跤,擦擦冷汗,强忍笑意,严肃道:“铃儿!快把人家放下!”
“啊,爹爹来了,你快看啊!这个人类尾巴长前面了耶!”说着,还把初七的“尾巴”拽的老长……
张初七早就惊呆了,直到下身传来的痛意才回过神来,挣扎开铃儿,恼羞成怒的对着铃儿大喊道:“你走开!”说完向着门外跑去。
这时,抱臂少年,嘴里嘟囔着:“切,厉害什么!”伸脚绊倒了初七。
看到初七就要摔倒,刚毅男子上前一把抱住初七,感受到熟悉的怀抱,初七在刚毅男子的怀里,大哭了起来。
刚毅男子对着抱臂少年说道:“小陵,快道歉!”
北风陵鼓起嘴,小声快速说道:“不好意思啊。”
刚毅男子,怒视北风陵,“我说,快道歉。”
北风陵看着父亲严肃的眼神,吓得他赶紧缩了缩脖子,老实说道:“对,对,对不起!”
刚毅男子收起严肃的面容,把初七放在地上,擦掉初七小脸上的泪珠,柔声道:“孩子,先跟我们来。”
刚毅男子三人,带着初七来到村里中央,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莲池。三人带着初七走在莲池上的小桥上,初七望向前方,一座小亭悠然矗立在莲池中央……
大秦长安,一条官道“大秦道”把整个巨大的长安分隔开来,东西城各边有纵三横三的“九幽十二街”,整个长安的布局显得是那么工整而对称。
平常在大秦道出入的各种豪华马车,今天却迎来的是一辆如此古朴的马车。说是古朴,说不好听点,甚至有些破旧。
这么一辆破车,就在大秦道上晃晃叽叽的向着未央宫驶去。但是,来回过往的官员与士兵们看到这辆破旧马车没有丝毫的轻视,都纷纷鞠躬行礼。
只因为这辆马车的主人是大秦国师——甘伽轲。
马车穿过玄武门侧门,来到未央宫中招待外国使节的礼乐宫。马车停了来,大秦国师甘伽轲从马车里下来时,旁边的一辆牛车更显的个性。
那拉车的老青牛见到甘伽轲还“哞”的叫了一声,甘伽轲微微一笑道:“看来郭国师比我先到。”一边的内官赶紧把甘伽轲掺扶下车,内官道:“回国师,陛下与魏国国师在席间饮酒,就等着国师您了。”
在内官的传唤中,甘伽轲来到礼乐宫内,与大魏国师面对而坐,大秦皇帝赢恒坐在中间主坐。
皇帝赢恒开口说道:“郭国师,这般长行来我国都,有劳了。我们直接进去主题吧,那魔僧为何要屠掉一整村的人?”
“陛下真是爽快,回陛下,据我大魏银狐校尉所查探,全村人大多死后被魔僧吸取了精气,还有一些打斗的痕迹。此外,还发现了妖族高手留下痕迹,可能与七莲幽地有所关联。另外,据我们统计,全村的人还有一个七岁男童下落不明。”大魏国师回答道。
“那魔僧可知下落?”甘伽轲问道。
“那就请甘国师过目了。”大魏国师吩咐吓人,把几粒人型的石块与几件衣物、铃铛抬了上来。
甘伽轲看了看,随即表情凝重,说道:“那魔僧应该有两个,他们是二柱丘比的人。”
“二柱丘比?!甘国师你可确定?”魏国国师道。
甘伽轲点点头,道:“我确定就是二柱丘比的魔僧。”
“这背后肯定不平常,郭国师我提议调动贵国银狐校尉与我国黑衣常侍来一起调查此事。”皇帝赢恒说道。
“陛下明鉴,我来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此事。”郭国师道。
“陛下,事关重大,我要亲自去一趟。”甘伽轲道。
“好,国师既然亲自前去,那黑衣常侍调度令我现在就给与国师了。”皇帝赢恒说完,从怀里掏出一块黑龙玉佩,递到甘伽轲手中。
事定席闭,魏国国师与甘伽轲走出宫殿,来到牛马车边。大魏国师说道:“事已至此,要快点到你我朝边境之处查看,我们也顾不得礼数了,还请国师上我的牛车走的快一些。”
“好。”甘伽轲说完上了牛车,随即说道:“你这腾云青牛跟你时间也不短了啊。”
大魏国师微微一笑道:“是啊,是不短了。”然后,轻轻拍了拍牛背,“走。”只见老青牛哞的一声,从鼻孔里喷出气,到脚下化为云,随即整个牛车竟然腾空,向着秦魏边境飞去!
秦魏边境线上,太山盘踞其上。太山向南蔓延,直至九幽中的七莲幽地。张村与诞生莲仙梓的妖村都在太山南麓,只不过一个在山脚下,妖村则在深山中。
张初七与刚毅男子三人走到莲池中央,一座小亭幽然矗立在池子中央。小亭里一位老者盘腿而坐,刚毅男子三人上前行礼,“见过蚺灯老师。”
老者点点头,道:“既然,人都到齐了,我就把那二位请出来吧。”说完,伸出枯手,手指凝聚一道绿光,点燃了蚺灯面前一座九蛇燃香鼎。
小鼎不大,九条小蛇盘踞,被点燃后,从蛇口中悠悠吐出有香气的浓烟。
烟气慢慢分成两股后,分别飘至蚺灯的左右两边,缓缓的凝聚出两位少女虚影。
见到少女虚影后,三人行礼道:“见过二莲、七莲圣祖。”
这二位便是七莲幽地的主人,被妖族称为“仙莲之叶”。
相传莲仙梓诞生后,历经七七四十九难,度过九九八十一重天劫后,即将飞升仙界之时。来到诞生她的莲池之中,种下仙源。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莲仙梓飞升仙界之后,那一池的莲都纷纷修为大近,点化成人。一池的莲中,如今只剩下这二位还在凡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