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在流水线上的青春》《宫锁帝梦》《悟空与紫霞》《宗师门徒》,给你不一样的精彩!
求票!!!!
随着嘈杂的鼓乐声,被扶进了礼堂。隔着红盖头,她什么也看不见,只是机械地重复着主婚人的指令。
经历了下婿,除座幛,撒帐奠鹰,传毡,跨鞍,迈火盆,撒帐,三揖三让,却扇,沃盥之礼,拜礼,入席,同牢,合卺之礼,解缨,结发,系指,告天一系列仪式之后,一双新人终于在大半夜的,得以相对而坐。
夫妻俩终于相对而坐,能够好好看看对方。
婢儿静静地坐在床沿上,忽然想到自己两次偶遇他时的情景,不由羞红了脸。在李世民看来,此时的婢儿却更显娇媚。
就见李世民看了她一会儿,突然说道:“怎么与我上次看到的你,不太一样了呢?”
她扫视了一下新房,红色的喜字,红色的花烛,红色的锦被与红色的礼服刹时融为一体,又抬起头来,偷偷看了他一眼,欲言又止了。
“我明白了,那日你没有这么多的妆饰,穿着也很随意。今日嘛·····”他却不往下说了。
婢儿好奇问道:“今日如何?”
就听他哈哈大笑起来,说道:“你终于说话了,这叫兵者,诡道也!”原来他在使诈啊!
婢儿心想,难怪哥哥说他好兵书,怎么都用在了这里。
就见他笑了一会儿,仔细地看着她,说道:“你真的太像一个人了!”
婢儿问道:“何人?”
李世民想了想说道:“一个少年,就是跟你哥哥在一起的。”这时,就见婢儿突然低下头去笑了
“你笑什么?”李世民好奇地问道。
就见婢儿随口又将《战国策论》上的开头几卷背诵了出来,这一下可怕李世民吓住了:“怎么会是你呢?”
“为什么就不能是我呢?”婢儿反问道。
李世民一时语塞,高兴地说道:“丛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她却在灯火阑珊处······”
他一把抱住了婢儿,说道:“得以佳偶,此生何求啊!”
婢儿见他困了,小声说道:“夫君,我还是伺候你安歇了吧。”
李世民听不惯她这么称呼,说道:“你还是叫我二郎,听着顺耳一些。”
婢儿却说道:“这是妇德,不可逾越。”
李世民见她一脸正经的神色,说道:“随你吧。”说着,先睡了。
等他睡着了,白灵从窗子跳进了,化为人形,说道:“姐姐,我以后是不是就不用再变来变去,好麻烦啊!”
婢儿见她突然进来,小声说道:“以后在这里,就没有人知道你以前的事了。”
白灵见她答应了,高兴地说道:“我能看看这位相貌堂堂的李家二公子吗?”
婢儿小声说道:“他刚睡下,小心别惊动了。”
就见白灵轻轻地走过去,看了一眼,摇了摇头,说道:“他怎么会是真命天子呢!”
婢儿说道:“他不是,师傅指的是他的爹爹。”
“人间的事情太复杂了,不知道我们几时才能得道升天啊!”白灵自言自语地说道。
“好了,你要是不想睡觉,就去守夜。我都困死了!”说着,把她往外推。
婢儿这才坐下,去掉发饰,脱去罗衫,恢复到自己原先的样子,看着铜镜中的自己,也算端庄秀丽,就是不知道师姐白狼,此时此地会在哪里呢?
第二天一早,他们都还没有醒来,就被闯进来的白灵给吵醒了:“夫人公子该起床了,老爷老夫人还等着你们过去请安答礼呢。”
李世民睁开眼看了一下她,叫道:“你是谁啊,我怎么没有见过你啊?”
白灵躬身说道:“二公子,我叫白灵,是我家姑娘的陪嫁侍女。”
李世民这才睡意朦胧地在两人的服侍下梳洗穿衣之后,先行离开了。
这时,才见婢儿真的着急了,不知道应该穿戴什么。
就见白灵笑了笑,说道:“就知道你会乱了方寸,还好我早有准备。”说着,把已经准备好的衣裳摆在了她的面前。
婢儿叫道:“死丫头,还不赶紧帮我穿上。”
白灵叫道:“姐姐,你就站在那里别动。”还没有等她反应过来,白灵口中念念有词,然后手指衣服,叫声,起!
那些衣服就想活了似得,立马自动跑到了婢儿的身上,一会儿功夫,就穿戴好了。
婢儿见她使用道术,急忙说道:“要是被人看到,那还得了。”
“我就是一时手痒,想试试罢了,下次不敢了。”白灵可爱地笑了笑。
这时,就见李世民跑来吹叫她们了。婢儿赶忙检查一下穿戴后,见没有差错,这才由白灵搀扶着出去了。
来到厅堂,就见李渊与窦夫人已经端坐上首,建成与郑氏站立右手边。
李世民与婢儿先是给二老跪安,随后在给哥嫂躬身行礼。之后,与李世民同席而坐,听李渊与窦氏的一番说教,这成妇之礼就算结束了。
窦夫人见婢儿如此明白事理,心里很是满意,脸上的气色也好多了。
终于又放下了一桩心事了!
第二次东征,在杨广的指挥下,攻城大军动用各种工具攻城:有高空作战的飞楼、有撞城堡的撞车、有攀登城墙的云梯、有深入城中的地道,总之能想到的办法都想到了,目的就是攻破辽东城这座围城。
双方你来我往二十来天,死伤极为惨重,城还是没有攻破!
就在皇帝杨广雄心万丈要消灭高丽的时候,他的后方着火了,放火的不是别人,正是杨素的儿子杨玄感。
这一年皇帝杨广二征辽东,全国精兵尽数调往辽东,隋朝境内防守空虚。杨玄感着手准备,首先利用职务之便。当时他负责督运粮草。
扣留东征军粮草,能不发就不发,能少发就少发。六月三日,胸有成竹的杨玄感进入黎阳城,关闭城门,裹胁民夫,制造铠甲,设立官署,发布公告。
本来民众心中以是愤怒之火,再加上杨玄感的教唆,数千余人瞬间就完成了从黎民百姓到起义士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