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91400000106

第106章 第一〇五回 战郾城孟德夫观星 赦弥远入朝再拜相

话说岳珂引兵五千直取京畿,且按下不表。孟宗政亲统大军围攻郾城,赵兴儿坚守不战,命金兵备齐箭矢、木石,待宋军攻城时接连打下。一连十余日,城下死尸遍野,血流成河。岳纲谓宗政道:“如此攻城,伤亡甚巨。不若围而不攻,分兵取襄城、临颖。”宗政即命扈再兴、孟珙各引一万人马分头去取。二将去不多日,便大败金兵,取了城池。郾城中赵兴儿闻二城失守,懊恼不已。手下谋士道:“孟宗政得了两地,必带亲兵前往巡抚。将军可亲引大军杀出重围,困住襄城,则孟宗政一战可擒也。”兴儿大喜,找来心腹大将李车、马穆二人,各引帅五千狼骑去救两城。

马穆杀到襄城下,不见宋兵一人,大惑不解。命人开了城门,进城驻兵。不想城中忽射出一阵羽箭,金兵纷纷落马。马穆正欲走时,忽见孟珙手提墨麟刀杀来。穆催马迎上,战不过三合,便被斩于马下,金兵非死即降。扈再兴取临颖亦是如此,李车战死,麾下人马俱降。孟宗政得报取了两城,大喜,遂与岳纲计议,大军后退三十里,驻于东岸镇,作南归之状。郾城早有细作报知赵兴儿,兴儿道:“必是宋军两路受挫,人马人马退走。”当下点起麾下两万精兵,趁夜杀出城去,直袭宋营。大军方过苽陂镇,忽听两厢战鼓大作,旌旗摇摆,高呼:“赵兴儿早降!”兴儿大惊,顾左右道:“南人诡诈,众将士,与我杀了出去!”金兵各持刀枪,迎上宋军便砍。岳纲亲率人马杀来,喝道:“赵兴儿,你已中孟元帅埋伏了,今且问你,降也不降?”兴儿怒道:“休得啰嗦,看棒!”催马直取岳纲。纲手持双锏接住,撒马大战三十余合。兴儿支持不住,虚晃一棒败下阵来。纲紧追不舍,兴儿回首望去,只得掏出飞叉来抛去。纲见飞叉飞来,扭头闪过。将左手金锏飞去,兴儿回身又是一叉,二兵相碰,各自落地。纲收了金锏,手掣提炉枪杀来,兴儿亦回身应战。纲枪法如龙,杀了十余合,纲一枪刺中兴儿左肩,兴儿负伤而走。两万精兵伤亡无数,止千余残兵杀出重围。纲亲引五千余人追杀不舍,直至郾城城下。兴儿正欲叫关,忽见城上旌旗招展,孟宗政站于城楼喝道:“逆贼,城池已被我取了,还不投降麽?”兴儿大惊,忙抽身要走。后军已被岳纲冲散,孟宗政忙令诸葛逵、汤博、徐温、余玠、王坚、张珏各引一营人马杀出,金兵四散奔逃。赵兴儿左冲右突,不得破围。冲杀多时,正遇着汤博杀来。兴儿舞动狼牙棒大战岳珂,博使开桓侯枪法,刺得兴儿遍体鳞伤,落荒而走。不想又撞着徐温,温大喝一声,横刀劈来。兴儿忙一低头,将紫金盔砍了去。兴儿惊慌不已,险些儿落马,率残兵投颖昌去了。才退至颖昌城下,忽见两厢又杀出伏兵无数,一将喝道:“无知的番儿,留下性命来!”视之,乃岳珂也。原来岳珂率五千兵取京畿,方过颖昌,便知赵兴儿兵败退走。即令麾下人马在颖昌设伏,大破金兵。赵兴儿来迎岳珂,不想被珂一枪搠中坐骑,险些丧命。亏得亲兵死保,勉强退走。

孟宗政率大军一路追杀,与岳珂合兵一处,直追杀至朱仙镇关下方收住人马。又数日,邓圭与赵方、罗郊等各处人马俱已杀到朱仙镇前。孟宗政大喜,摆下酒宴招待,又命岳纲引众人前往岳王庙拜祭武穆。孟宗政亲自举杯祝祷:“岳元帅、汤阴王在上,孟宗政开兵朱仙镇,屡破金兵。今金人大败,宋室当兴,望二位元帅冥冥之中助本帅一臂之力,力克李乾元,进兵中原,也可告慰元帅在天之灵。”说罢,将杯中酒洒下,众将亦然。宗政留岳氏父子在此吊祭,率众将归营商议破敌之计。赵方道:“李乾元自兵败后退守朱仙镇,如今赵兴儿又去了,好比如虎添翼。我军当围而不攻,待其粮尽,便可取城。”陆文龙道:“朱仙镇有金兵十余万,当初岳精忠久战不下。今元帅兵临城下,李乾元必誓死守城不战。”孟宗政道:“我北伐大军出征至今,连战连捷。金人北有蒙古袭扰,南忧我朝复祖宗江山。且休整一月,再请冀王老千岁督军十万攻取开封,赵监军与邓元帅引军八万攻取郑州。本帅自统大军攻取朱仙镇,三路进兵,足以令金主丧胆。”话音未落,忽报兵部尚书庄夏公子梓康前来。宗政大惊:“莫非临安有事否?”急招梓康入帐问道:“京城可有大事?”梓康道:“无事,只为一密信耳。”说罢呈上书信一封。宗政接过视之,乃李全亲笔:臣全百拜大宋皇帝陛下,金人猖獗,掠我州郡。全受皇命至今,屡破金贼。今已驻兵东明,愿为陛下光中原之土,复祖宗之业,攻取汴梁。全军稽首以待。

宗政读罢大喜,谓梓康道:“汝父如何得了此信?”梓康道:“家父劝谏皇上招安了李全夫妇,他红袄军愿为陛下建功。”宗政喜曰:“汝父功劳居众将之上,与李全约定,十月初十令他起兵攻取开封,吾亦举全军攻打郑州。”遂亲笔写下书信,命军士前往东明。

再说宋宁宗这日在朝,忽觉浑身不自在,早早退了朝班,入后宫歇息。太子赵竑闻圣驾有恙,急急来探视。正见宁宗咳血,大惊,急问道:“父皇无恙否?”宁宗道:“朕操劳国事,多服用红丸,不想没甚效力。”太子道:“父皇好生休养,儿臣代理国政便是。”宁宗道:“朕恐时日无多,几件心腹事交托太子。朝中旧臣安分守己,不必大动。唯丞相钱象祖专断政事,真德秀执意北伐,此二人乃强臣之首。史弥远虽是奸佞,他却忠君。无他,尔非象祖之敌也。朕逐他在家,待朕归天,可复他相位。”太子道:“文臣已定,武将如何?”宁宗又道:“京湖制置使赵方乃武臣,可令他执掌兵权。孟宗政乃当世名将,可倚为重任,却不可交付兵权。其子孟珙年轻有为,当令其戍边,可保边关无虞。”太子一一记下。不想这些事尽被屏风后杨皇后听见,忙令人传信与史弥远。原来这史弥远虽被革职在家,朝中却有不少耳目。杨皇后与史弥远亦内藏暗情,不为宁宗知。

史弥远见皇后来信,报说皇上欲使太子登基,大惊,暗想:吾与太子甚为不睦。彼时答应,日后登基,岂肯用我?即命家人备车往沂王府来。沂王赵昀乃赵德昭九世孙,与弥远交好,相约共谋皇位。今见弥远来访,大喜,迎入书房。弥远道:“殿下大事可成!皇后传来消息,圣上龙体欠安,已有退位之意。太子孱弱,料不能长久。不若扶殿下登基,以图天下。”沂王大惊:“父皇病重,身为人子当小心伺候,岂敢生此异心?”弥远道:“不然,太宗先帝奉太祖遗命继统,不想天下借以烛影斧声之事构陷君王,反为不美。殿下此时不取,更待何时?”沂王心中暗喜,却仍道:“史家秉笔直书,若孤家做下这等事,便要骂名千古了。”弥远毅然道:“臣愿为殿下负千载骂名,愿殿下担万里河山之重!”当下君臣重又见礼,弥远告退而走。五日后,宁宗病重,不能理事。太子日夜伺候,仍不见好。这一日,忽报楚州有急情,太子出宫去见使者。皇后见有机可乘,便道:“陛下龙体病沉,一朝去了,教何人继位?”宁宗道:“太子才堪当国,当以继位。”杨皇后道:“若无陛下手谕诏书,倘或众臣不服,如何是好?”宁宗道:“朕无力起身,还请皇后代笔,写下诏书。”杨皇后欣然提笔,不一时诏书书毕。宁宗欲取印,不想四肢无力,只得由皇后扶着,颤颤取了大印盖了,兀自倒下。不一时,气绝而死,时年五十五岁。

杨皇后见宁宗已死,忙召史弥远入宫,授予宁宗遗诏。弥远大喜,忙令人召沂王入宫,又聚群臣于龙德殿,宣读遗诏。时太子与钱象祖等听罢大惊,太子掩面痛哭。象祖怒不可遏:“太子厚德,群臣归心。圣上既立储君,岂能随心易之?”弥远大怒:“先帝遗诏,尔等何敢不遵?”象祖道:“先帝罢汝久矣,怎地回得朝来?”弥远语塞,不想帷幕后杨皇后道:“先帝驾崩,尔等不以江山社稷为念,纠结这等小事,却为何故?”提刑官宋慈上前奏道:“太后言之有理,然逐臣自当归隐,如今复入朝堂,有违先帝圣意。”杨氏道:“先帝临终特召史卿入宫,拜授相位。”又宣京营殿帅夏震入殿,群臣惶恐不已。弥远方重读旨意,赵竑为开府仪同三司,判宁国府,加少保,进封为济王。追谥宁宗为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以夏震为兵部侍郎,佐庄夏总督军务事。以薛极、胡矩﹑聂子述﹑赵汝述为参知政事,罢钱象祖相位,自领丞相。亲信李知孝拜户部侍郎,梁成大拜谏议大夫,莫泽拜吏部尚书。一时朝臣皆以攀附史弥远为升迁之道,理宗更是宠信至极。弥远心中大喜,又想起孟宗政尚督军北伐,即上书理宗,刷下圣旨一道,命孟宗政班师。

却说孟宗政这日趁夜出营,登高望远,见满天星斗,光辉闪耀。见朱仙镇内兵疲将怠,无心战事。心中大喜,暗思:诸葛军师临别以北伐之事相托,今得李全相助,克复中原指日可待。忽见上空紫薇星宫昏暗,帝星晃几晃,竟坠下东海。周围大小将星霎时暗淡。宗政吃惊非小,连叫不好。身旁陆文龙问道:“贤侄如何以为不好?”宗政叹曰:“可惜,方才本帅见星空之上将星明亮,帝星闪耀,以为中原可平。不想方才紫薇星宫失了帝星,将星亦弱。恐朝中变故,北伐功亏一篑。”文龙道:“不若明日举大兵攻陷朱仙镇,直捣开封府,擒了金主?”宗政道:“天意如此,本帅不可强违。”当夜回营。次日果见凶信,宗政方知宁宗病逝,史弥远重又拜相,权势更盛。又见圣旨即令退军,痛心不已,谓众将道:“有此人一日,吾定不能成功。”罗郊、扈再兴、陆文龙等一班老将皆道:“元帅不可退兵,我军距开封不足百里,五日内便能克朱仙镇,再消十日便能复两京。此时撤兵,无疑功败垂成!”宗政叹曰:“圣旨在此,不得不遵!可惜!”遂令各营寨收拾兵马、军械、粮草,陆续撤走。欲知班师顺利否,且听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宗室之王

    宗室之王

    世界上还是好人有好报!王宗默默不起眼的小人物,在地铁站里救一个小孩,于是乎...光荣了...接着..重生了。重生在辫子朝,著名的十全老人乾隆是他爹;而王宗重生为皇子,却并不是未来的嘉庆帝永琰,也不是还珠格格里的永琪,而是两岁就挂了的乾隆嫡子:永琮!好不容易又活了,咋不也能在早死了,因为不知道还能重活了,所以...奋力活下去....
  • 重生之八旗纨绔子

    重生之八旗纨绔子

    重生于顺治年间,是为四阿哥,有强势的哥哥,甘为纨绔子弟,不尽然也。关于夺嫡顺治的反复无常,董鄂妃的失宠,和孝庄的祖孙感情纠葛,小三的强势与最后的失意。关于当皇帝,吴三桂,要不陪他玩玩,台湾,和平解决吧,如果不可能就那个武力吧。满汉的界限要少点。对外的政策要好点,至少不会是禁海,对于外族,要文化入侵。关于爱情,如果爱,就给她最好的,但是不会将她放在权利争端的第一线。关于儿子,兄友弟恭要培养,斗可以,不可以你死我活。继承人当然是最好的。会在合适的时候选择功成身退,一定是退得彻底。必须的生活,还是游山玩水。对于身后事,儿孙自有儿孙福。
  • 五代小书生

    五代小书生

    穿越到五代十国,家有良田千倾,又有小鬟相伴。本来也算个优哉游哉的富家阔少。奈何莫名掉进巨坑,徒然人财两空,眼看就要到手的荣华富贵,全都灰飞烟灭,不翼而飞。和郭威拜把子,和冯道论权谋,和赵延寿当情敌,给耶律德光当师爷,与花蕊夫人玩暧昧,和花间词派比文采。五代十国,茫茫乱世,求生实属不易,旷世极品小才子苏小丁奇葩的谋生之路,就此上演。~~~~~~~~~~~~~~~~~~~~~~~~~~~~~看厌了唐宋明清,小弟带你感受下五代十国的历史风情。每日两更,弱弱的求收藏~~
  • 回到清朝做恶绔

    回到清朝做恶绔

    重生转世回大清、结交狐朋闹京云、为爱反目把情断、临终遗愿铸红楼。……(求推荐、收藏、拍砖…)
  • 我成了曹操

    我成了曹操

    一次惊奇穿越旅程,重新回到东汉末年,战乱不断,流离失所,程简穿越过去,改变并创造历史,一统九州,中兴华夏,败匈奴,征乌桓,击高丽,收东夷,五千年风雨华夏,数古英雄看今朝,英雄豪强争霸,舍我其谁?
热门推荐
  • 末世:最后荣耀

    末世:最后荣耀

    “对不起,我把这么残酷的未来和事实都留给了你,自己却要离开了。”东篱抱住叶魂烟,自己的皮肤却在一块一块的掉落,化为粉尘,“请你帮助我,挽回我年轻的时候犯下的错误,如果有什么怨言,就在天堂或者地狱里慢慢的责备我吧……”叶魂烟没办法,看着东篱化为烟尘消失自己却无能为力。自己也是无牵无挂了,选择自己是正确的。那么……就只能背叛这个世界了。叶魂烟闭上眼睛,眼泪从睫毛上滑落,滴在脸上,顺着脸颊的弧度流下。面对这个世界,你真的这么自私吗?
  • 一夜皇妃

    一夜皇妃

    我是非家二小姐,落花时节的京城却在纷纷传说着非家小姐被奸人玷污的事情,那时我不知,因为三岁的倾国唤我做小姨,唤我的姐姐非倾颜为娘,所有的人都认为被玷污的是我的姐姐。皇上选妃,已经失身的姐姐自然是不能够进宫选妃的,我的父亲就把我送入宫中,在我被人欺负最狼狈之时这个年轻君王对我伸出了援助之手,我被顺利的钦点为倾城妃子,开始我在后宫的生涯。(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阴转逆阳

    阴转逆阳

    在充满魔法的大陆上,有着修真功法的他,本应一鸣惊人,一心向道,却看不破这世间红尘,多次陷入心魔,一蹶不振。看我们的男主角,演绎爱恨情仇。
  • 我真是小说家

    我真是小说家

    网络写手余生,一觉醒来。十分苦逼的发现整个世界都变了,自己穿越了。这是类似于地球世界,历史似乎和地球完全不同。这里一片歌舞升平,人民安居乐业。
  • 宠妻无度:我的创世夫君

    宠妻无度:我的创世夫君

    她,21世纪第一神偷,听个歌居然穿越成了神话苏家唯一的嫡小姐。他,夕阳西下,一匹白马、茶马古道自成一道风景,斜倚桥头,满楼红袖招。那一年,他创造了万王之界,她与他第一次相遇,从此刻上永远的烙印!当她有能力站在他的身旁,帝家一道命令彻底毁了她,将她推向舆论的巅峰,夫离子散!为了彻底摆脱帝家,她答应救出恶魔,却不想,居然亲手毁了他!
  • 彼界传说

    彼界传说

    死后复活在异世界的———婴儿!继承前世的记忆,智慧。在这个世界的另一道路!
  • 逆天凤:王的女人谁敢惹

    逆天凤:王的女人谁敢惹

    她,出身名门却流落在外。她向全天下证明血统确实不能换饭吃,但是却能绽花锦绣河山。没娘疼没爹养,认命;夫君不喜欢,认命;于方宅无为碌碌,认命;被歹人害死又让她重生,那么这命,可就不能再认了……
  • 创富de资本

    创富de资本

    本书主要讲述了经商中合作及诚信的作用。人格是最大的资本,既是创业的最大资本,也是经商的最大资本。只有以创业的心态经商,才能实现人格是最大的资本。仅仅以赚钱的心态经商,则只能捞一把是一把,人格高低、诚信大小被抛置脑后。
  • 万灵通鉴

    万灵通鉴

    古老的流放之地天使星系发生异变,来历不明的姐弟来到宇宙联盟下属的高等术法学院。所谓的史鉴,记载了多少上古六大家族的密辛?故事,从百合一族徐徐展开......
  • 傲天武狂

    傲天武狂

    “这一刻,苍穹之上,皆我是我仇人!”“有朝一日,都是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