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龙村原本是位于广东省七星镇的几座青山深处的一个贫寒小山村。
在穿山隧道建成之前,村子的状态几乎可谓是与世隔绝,正犹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中的乡村一般宁静。村子四面环山,因此耕作自然很少。村中的半数百姓多以编织手工品和采集山货为业,其余的人则多数流入以深圳和东莞为主的城市工厂来追寻更为优质的生活。
如今重新整理案件,它的发生时间正是在隧道建成不久之后。每当和李思源聊起这个阴暗,诡异的案件时,我的思绪都会莫名陷入幽暗的虚空之中,回过神来,才发觉胸口仿佛遭受了挤压,呼吸不畅起来。这或许也是妖怪法力的遗作吧?
言归正传。
传说,
光绪七年
广东提督接到密令,派遣一支绿旗军入山剿杀散逃的地方势力。入山后,将士们屡遭敌方暗算,节节败退,不出几日,部队所剩人数便已不到原来人数的一半了。总兵头指挥部队向腹地挺兵撤退,杀出地方势力的包围圈。不料,队伍之中出了奸细,一路上处处留痕,敌军再次将绿旗军大大挫败。终于,兵头中箭身亡,侥幸残存的士兵在山林间四散而逃,得以苟活。
光绪八年
群山之间阴风四起,天空如泼墨的卷纸般漆黑一片。面对着地动山摇,谭龙村的村民一齐眺望那远处如朝阳般的火球破土而出。旱魃?否焉。那妖物犹如褪毛扒皮的猴子般枯瘦,眼角上挑,丑陋的面目颇有日本般若的神韵,长而尖锐的獠牙泛着土黄色。据说,其所到之处,无不燃起无明之火,燃毁村庄。
在危难关头,一位盘发的壮士挺身而出——他正是当年侥幸存活下来的士兵之一。用佩刀与妖物一番恶斗后,壮士身负重伤,但其舍生取义的精神感动了天君。霎时间,雷声大作,倾盆大雨噼里啪啦地击打着皲裂的大地,山林响起了淅沥的绝唱。
雨停,村人不见妖物的踪迹。有人说是龙卷着它上了云霄,亦有人说是龙浴水而出吞了妖怪。最后,不知何人察觉到村北的山脚下多了一口盖了石盖的井。里面一定压着妖物吧?这么想着,百姓们便连忙建庙供奉——为的是不让妖物再出来作祟害人。
1996年
市级领导审查谭龙村时,发现位于村北的一座名曰“火神庙”的黄色庙宇,就为其贴上了迷信鬼神,封建残余的标签,以示警告。自此,庙宇便再无人修缮。随着日晒雨淋,它的木门斑驳,瓦顶漏洞百出,支离破碎的地板间纷纷冒出了当地村民也未必能称的出名字的野草。
下山的老人们见庙宇,都不免摇头叹息道:“庙不保,妖放跑。不是个好兆头啊!”
2006年
穿山隧道正式通车,谭龙度假村也已基本建设完备。
随着火神庙的拆除工程的开展,案件也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