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勒还从没有过对睡眠的如此渴望,他甚至没有开灯去看看他偌大的卧室,用尽最后的力气把衣裤脱掉胡乱仍在了一边,便重重的趴倒在床上。仅仅不到十二点而已,比起在大学经常因为课题研究两天两夜不合眼的时候,仅仅晚睡几个小时真的不算什么,可身体却那么的依赖着床,想把每一份肌肤都深深的陷入床里的感觉。过去的一天实在是让人一秒钟都无法不紧绷起神经来。黑貘共济会,勒曼研究院,远超历史的科学技术,皮特,伊萨贝尔,布兰登院长,还有那个足以改变整个人类的计划:造梦!一想到这里,穆勒还是不由得感到一种震撼,不仅是因为整个计划太超出想象,其实这三年他也在一直研究如何利用人类的梦境的问题,他所想的是因为梦境占了人生命的三分之一,可以利用梦境使人脑进行运转而提高人脑的开发比率,就连爱因斯坦也不过紧紧开发了大脑的百分之十,利用梦境进行大脑开发的想法可以提高人脑利用率的50%!但现在,用梦来改变现实的想法太超前了,这种超前完全不同于哥白尼因提出太阳中心论而被烧死的超前科学,而是因为这个计划把太多的权利集中在太少的人手中,而且如此大的权利性研究无疑把自己推到了争夺利益的风口浪尖之上,太可怕了!穆勒想到这里忽然有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思维也活跃了起来,他努力睁开自己的眼睛,却怎么用力也睁不开,似乎像千斤闸一样,他知道因为疲倦使得他对他大脑行动区的控制已经不是很自如了,于是他放弃了挣扎,很快的昏睡过去。
四处一片模糊,穆勒用力眨了眨眼,才使周围的一切慢慢变得清晰起来,这是个好熟悉的地方,麻省理工学院的广场长椅上。穆勒淡淡的笑了笑,身后飘来的花香都是一模一样的,放佛完全回到了过去,连心中的那种对生活的青涩都没有改变。穆勒发现自己穿着一套黑色的礼服,扎着红色的蝴蝶结,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去做。周围的学生有说有笑的从他身前经过,仿佛他并不存在,他想四处看去却似乎行为无法受到自己控制,就自己像是被束缚在电影人物中的感觉。穆勒一会站起一会坐下,心中有着一种期待更有一种甜蜜的紧张,甚至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微微的颤抖。过了许久,他觉得自己像是看到了一个人,兴奋的走过去牵起了那个人的手,可穆勒却什么也看不到,他自己只是在对着空气又说又笑,就像那空气中的是自己的女友一样,接着他从口袋中拿了一个东西在手心,那似乎是一个戒指。“我这是要求婚?对谁?”穆勒心想着用尽气力去看他身边的不存在的人,他用力看着,用力看着,视线中开始出现了东西,那是什么?一个黑色的印记!一只张牙舞爪的黑貘清晰的出现在他的眼前,那长长的鼻子视乎要把他吸进去一样。
“不!”穆勒大喊着坐了起来,他满头是汗,全身都湿透了。“幸亏只是个噩梦。”穆勒心想。他坐在床边,看了看表才不过三点半,但却再也没有了半点困意,窗外的月光很亮,借着月光,穆勒把他的房间好好的打量了一番。床头左边一排长长的书架,从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从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到普朗克“向上帝走去”的演讲记录,几百年来物理学家的全部研究资料应有尽有,甚至有很多都是手稿;而对面则堆满了几十种大大小小的型研究仪器,其中有一半他连仪器的名字都叫不出。穆勒起身走到书柜前,书柜里的自动感应灯同时亮起如同一个珠宝展台,而他的床头柜上不知何时冒出了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太棒了,Kupiluwah!”他抿了一口由衷的赞叹道。穆勒选了一本狄拉克的《量子力学原理》,这是他第一本接触到量子物理的书,十二岁时就可倒背如流,如今却依然让他爱不释手。这样的夜晚,有皎洁的月光,有美味的咖啡,还有《量子力学原理》的陪伴,不由得让穆勒有了一种回到大学年代的美好错觉。他倚靠在床上,打开书只是一种形式,所有的文字都在他的脑海中,他不由得闭上了双眼,轻声背诵着:“从牛顿时代起,经典力学已有不断的发展……”突然他感到有什么东西从书中掉落在他的身上。这一天一连串的事情让他变得敏感起来,他猛的坐了起来把那东西抓在手中,那是一张写着一段小诗的字条:
先辈掌管着生命与死亡,
而他,却被不可一世的魔王,
驱逐出了童话的天堂。
虽然掌握着上帝的武器,
却不想在人世蔓延痛苦与悲怆。
如今,世界已被再次改写,
依旧遵循着那稳定的力量。
快到他的世界中,
去找寻支配万物的真相。
穆勒将他平铺在床头柜上,或许这是一首藏字诗?他想到这把诗的头字,尾字甚至交叉字进行了百余种排列,一个小时过去了,可是没有找到半点线索。也许是自己多心了,根本就是一个恶作剧吧?穆勒疲惫的倒在了床上,脑子里还都是那首小诗,上帝的武器?自古以来有多少被称为过上帝的武器,风雨雷电,疾病,法律与审判……穆勒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了一个词汇,难道这是在说“上帝之杖”?美国的“上帝之杖”计划是利用太空平台搭载巨量的钨、钛和铀可对地球上的任何目标进行打击,“上帝的武器”会不会指的是核武器?穆勒顿时感到浑身充满了干劲,拿起字条。“掌握着上帝的武器”指的是掌握着核武器的技术,第一批研制核武器的科学家,哈恩,费米,斯特拉……穆勒敲了敲自己的脑袋。有哪些人反对核武器的应用呢,弗兰克,爱因斯坦……太多了,究竟哪个才是诗里所说的那个人?穆勒重头一字一句的读了一遍,他像是领悟到了什么是,慌忙找出纸和笔飞快的记录着:
掌管生命与死亡-------------权利,医疗
魔王-----------------------恶势力,疾病
童话的天堂-----------------丹麦
上帝的武器-----------------核武器
穆勒觉得自己已经勾勒出大概的模样了,而稳定的力量指的又是什么呢?遵循稳定的力量?“哦,天哪!”穆勒兴奋的叫出了声音,“那是波尔,尼尔斯·波尔!”没错,一定是他,出生于丹麦的哥本哈根,他的父亲是一名生理学教授,他本人由于希特勒的迫害投奔了美国,推动了原子弹的制作,坚持和平利用原子能,而那“稳定”一定指的他的定态假设,不会错!穆勒一边想着一边兴奋的在书柜中寻找这波尔的书,在B字头下他找到了一个小整理箱,上面清晰的标注着“尼尔斯·波尔手稿”。
穆勒将它提到了办公桌上,他的心跳不由得变快,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他被这一切的神秘色彩所感染,双手略微颤抖的打开整理箱,可里面并不是什么手稿,只是一个小册子,扉页上用老式墨水笔苍劲有力的几个字:D·H勒曼研究院工作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