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汉代名声对于一个人是很重要的,而一个有好名声的主君也会有更多人投靠,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现在刘志这么做也是为了把自己塑造成大汉忠臣的形象,这样一来便会有更多的大汉忠臣投靠自己。
而刘志也是汉室宗亲,以后就算称帝也可以说是汉朝的延续,就像之前的“东汉西汉”一样,不过就是不知道刘志如果也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的汉朝,那么后世的那些历史学家会这么称呼,或许会叫做“南汉”之类的吧,刘志想到这里便不禁笑了起来。
而刘志也并没有被突如其来的重赏砸晕了头,因为这建威大将军的称号对于刘志以后的争霸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到了那时比的还是谁的拳头大。
而现如今甄家已经有了帮助自己的念头,所以刘志觉得自己应该再努力一番,如果有甄家相助,自己的实力也能扩大一些,而甄家作为一个大世家,也会存在一定的影响力,这对自己日后的事业才有本质上的帮助。
于是刘志回到了府邸之后便举办了一个晚宴,随后便借着庆功的由头邀请甄豫等人参加了晚宴,而在宴会上刘志便说了今晚入宫被策封为建威大将军和坐镇南阳剿灭黄巾余孽的事,至于铲除何进的事刘志却是没提,这甄豫现在还不能算是自己人,这等隐秘的事刘志当然不会和他讨论了。
而甄豫听到刘志被封为建威大将军之后一时愣在当场,这建威大将军虽说大多都是由贵戚担任,这刘志是皇帝的弟弟倒也能算的上贵戚,可是刘志至今才十六岁啊,一个没有及冠的人居然就做到了大将军,那日后如果立了功那皇上该如何封赏呢,到时候恐怕也只能裂土封王了,如果到了赏无可赏的时候那刘志的小命也就危险了。
刘志虽然也知道其中的凶险,但是却并不害怕,因为每个王朝走到末路时都会有亡国的预兆,那何进一跃成为当朝大将军,节制天下兵马不就是先例么,想那何进不过是一个屠夫,哪里懂什么行军打仗,而他当初也是因为刘宏宠爱何皇后才被封为大将军。
而现在刘宏不喜欢何皇后了想要废了她的后位,但是却受制于何进,这也是因为刘宏当初自己思虑不周,现在刘宏对刘志无比信任,又觉得刘志能堪重任,依照他的性子又怎么会想到以后呢。
所以虽然刘志对于刘宏封的建威大将军没有什么感觉,但是甄豫一时之间却想了很多,心中也在犹豫不定,而刘志见甄豫久久没有动静,脸上也逐渐显露出迟疑之色,便开口问道:“不知甄老大人有何见解,但请直言。”
甄豫听了刘志的话才知道自己有些失礼了,当下便拱手行礼道:“刚刚老朽失礼了,还请海涵,不过将军升官虽是好事,但需知过犹不及,如今将军如此年轻就身居高位,恐怕不妥。”
刘志听后便知道甄豫的想法,不过就是害怕自己日后功高震主,会被刘宏所杀罢了,当下便哈哈一笑说道:“老大人虽言之有理,但是志却不担心。
因为志素知皇兄为人仁德,必不会做出残害同宗兄弟的事,想当初窦太后虽然迎皇兄入宫,但之后却一直干涉朝政,使得皇兄虽贵为天子但却不能凭自己的喜好来处置朝政,后来还是在宦官的帮助下才稳住了皇位。
如此看来窦太后虽然对皇兄有拥立之功但却让皇兄有名无实,若换成他人必然会视窦太后为仇人,但是窦太后死后刘宏却不顾宦官反对而让窦太后与先帝合葬,而这也是因为皇兄顾念窦太后当初的情分。
似此以德报怨之君又怎么会做出残害同宗之事呢,所以老大人尽可放心。”
甄豫听后不禁叹道:“却是老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还请刘公子恕罪。”
刘志摆摆手说道:“老大人何处此言,老大人也是因为我所以才愿意直言相告,志还当敬老大人一杯。”
随后席间便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刘志与甄豫从朝中大事说道了民间小事,而甄逸虽偶尔插话但大多也是恭维之语,如此反常倒是让刘志有些奇怪,随后刘志便邀请甄豫一同前往南阳游玩一番,甄豫听后欣然同意,这场晚宴最后也是宾主尽欢而散。
而酒席散了之后刘志便径直来到了后院,想刘志在外征战也将近一个月了,而刘志也算得上初尝禁果,这憋了一个月委实有些难受,当下便有些迫不及待的进了卞氏的房间,随后房中便传出阵阵似悲似欢的呻吟声。
第二天上午,便有小黄门来刘志府中宣读圣旨,封刘志为建威大将军,加赐持节。
刘志听了不禁惊喜交加,没想到睡了一觉之后,刘宏又给了自己一个惊喜,这汉朝的“持节”可不比寻常,持节者在大汉疆域内对两千石以下官员可以先斩后奏,持节使者到了大汉疆域外就代表了大汉朝廷,有权代表朝廷与其他国家做出任何决定。
当然了出使国外的使者走之前肯定也被告知了朝廷的底线,不可能肆意妄为,不然回来复命的时候肯定小命不保,弄不好还会株连九族。但是刘志这是在大汉疆域之内的“持节”,这也就变相的给了刘志随意任命南阳郡两千石以下官员的权利,如此一来刘志也算是能完全掌控南阳郡了。
刘志领了圣旨后大喜过望,当下便赏了那小黄门十两金子,那小黄门拿了赏钱之后便恭贺了刘志几句,刘志不禁也觉得有些飘飘然起来。
而等刘志冷静了下来后却不禁发愁起来,因为刘志想到自己手中空有权力但手下却无人可用,这可真是气死人了。当下便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都得把荀彧拐走,于是刘志也等不急吃午饭,便径直往荀彧家赶去。
等刘志见到荀彧之后便大声说道:“文若兄啊,真是恭喜恭喜啊。”
荀彧听了之后一脸疑惑的问道:“不知喜从何来?”
刘志便说道:“文若兄又将出仕,这难道不是喜事么?”
荀彧听了摆摆手道:“文轩何必拿我打趣,我一没立功二没送礼,怎么会有人征辟我呢?”
刘志便说道:“文若此言差矣,岂不闻有才之人深藏山中有人请,无才之人居于城中无人识。似文若兄这等大才岂能坐困家中,虚度光阴?”
荀彧听后觉得刘志不像是在开玩笑,便追问道:“不知是哪位大人举荐的在下,我当登门谢之。”
其实荀彧当初辞官也只是因为自己当初只是一个整理书籍的小官,而当时朝政又被宦官所把持,荀彧不愿意与宦官为伍,所以自知升官无望,所以才辞官在家以明己志。
想荀家世代为官,可以说是官宦世家,而荀彧从小大到都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所以对于做一名大汉官员也是很向往的,也可以说成的从小的志向,如果有合适的机会的话,荀彧也必定会出仕,而刘志通过与荀彧的往来,也知道荀彧心中的想法所以才会这么说,而这么说的目的也是为了让荀彧上钩。
刘志听到荀彧的追问便故作严肃的说道:“这举荐文若兄之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荀彧听了不禁一愣,随后便反应过来,问道:“莫非是文轩兄?”
刘志看见荀彧猜出来便说道:“正是在下,不过这其中却牵涉到一件大事,还请文若兄找一僻静地方再谈。”
荀彧听了便说道:“既是朝中大事,请文轩随我去书房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