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您可别想多了,儿臣和南影只是普通朋友,哪能谈婚论嫁呢。”灵惜不敢直接说她不喜欢南影,也不打算让皇上在胡乱寻思,便似是调笑般回道。
“你倒是不着急,你看比你小的四公主都嫁人一年多了,小五也订了婚约。”皇上叹口气:“也就只有你不着急嫁了。”
“父皇~”灵惜软软地喊了一声,皇上轻笑着:“好了,不嫁就不嫁吧,朕就当养个老姑娘。”
灵惜嘟着嘴不说话,皇上才笑着说:“朕也不拦你,只是记得将冬衣带上,受了病可就不好了。让南影把他的那队青衣卫也带上,就是在宫外也别委屈了自己。”
本着早去早回的原则,灵惜第二日出发了。甚至为了节省时间,灵惜连马车都不乘坐,同着青衣卫众人一齐策马狂奔,只用七日就到了临浮郡。
至此,灵惜反而是不急了。听闻最善医术的医圣居住在浮山脚下,正巧也是要访寻的端业十二贤之一,此人为人旷达,胸怀博远,又善医善毒,救人杀人不过是一念之间。
寻到医圣居所之时,已是两日光景。
灵惜命青衣卫之人留在镇子上,只同南影一齐前去。
叩门之后,请灵惜进屋的是一小童,童子言医圣仍在药房闭关,如无急事,不见外客。
灵惜却道是家中长辈急病,小童也便请了医圣。
将灵惜请到正堂,一盏茶时间都过去了,一着墨绿色衣袍的中年男子才急匆匆地到正堂来,瞧着他衣袍上还有未干的药渍,便知此人就是医圣无疑,灵惜忙起身,客客气气地见礼。
“在下痴于医术,怠慢了客人,还请多多包涵。”医圣见来人是一女子,又如此客气,也就跟着客气道。
灵惜知晓他痴于医药,便是有礼:“那里的话,是小女无状,未曾递帖就冒昧打扰,还请先生勿怪才好。”又寒暄几句,医圣就迫不及待地问:“童子言小姐家中长辈患了疾病,不知是何种类型?”
“啊?!!”灵惜一惊,含糊地回答:“应是早些年留下的隐疾,日子长了,,就忽地发病……”
医圣似乎已经察觉来人身份的不凡,便想着拒绝:“若是隐疾,只需当心膳食,悉心调理便是。”
灵惜是何等的人儿,怎么听不出来医圣的言外之意,心中不由一叹,终是言:“先生且听,祖母之病比不得寻常人家有个风寒脑热之类,否着。小女也不必远走千里来请先生。”
医圣微微皱眉,道:“小姐高看在下了,在下不过一阶郎中,与常人无异。”
“先生就不好奇报酬么?”见医圣毫不在意的样子,灵惜淡淡地吩咐:“拿上来。”南影闻言,将手中一直捧着的木匣呈给灵惜,灵惜接了过来打开,匣内装的是边寿先生所著的《百草录》一书,因年代久远,连医圣门下都只知有此书,却不曾见此物。
“想必先生也是识得的,这只是《百草录》的第一卷,小女怕钱财之物污了先生的眼,特将此物带上。”灵惜不急不忙地说道:“先生若是同意,小女自当将此物与先生誊抄,不知先生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