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3300000031

第31章 瘟疫四起

却说北贤王赵元丰死后,老将军穆天成代领真定府,又兼老将冯翼等人协力配合,使得辽人右路大军迟迟未得前进一步。凭借着城高墙厚,又得了朝廷不少援兵及粮草,更有真定府全城绅商百姓的支持,穆天成和冯翼心中底气十足,指挥全军将士也得心应手,还不时主动出击,打得辽人措手不及,伤亡惨重。

就这般过了半月,萧太后一气之下降了严旨,右路大军元帅耶律宗邦和副帅金尔木双双被贬,谪回上京养马去了,而萧太后则自领帅印,统领大军继续攻城。虽有萧太后和皇上亲自坐阵,辽军士兵的野狼气势又渐渐恢复了,但穆天成和冯翼也并非等闲之辈,他们带领全城军民顽强抵抗,真定府依然固若金汤。

如此,晃眼间又过七日,大军断粮之危日渐严重,萧太后忧心如焚,一连几日都彻夜难眠。这一日午后,萧挞凛忽然差人来报,说左路大军连破数关,一路直指宋京都之北地门户澶州,萧太后听闻不禁大喜,当即下令大军开拔,绕道真定府,与萧挞凛所率大军合兵一处,气势汹汹,直逼澶州【注解1】而来……不出三日,辽人大军进逼澶州城下。

澶州是东京汴梁的门户,两地相距不到三百里路程,快马加鞭不消半日便可到达。宋真宗赵恒听闻前线军报,顿时浑身直冒冷汗,朝中个文武大臣更是一片哗然,惊恐万分。在此危急时刻,一些宵小之辈伺机规劝皇帝迁都避祸,这与赵恒心中之念不谋而合,幸而以丞相寇准等人为首的主战派大臣冒死相谏,赵恒无法,这才作罢迁都之事。事后,寇准等人又苦劝赵恒御驾亲征,以振奋军民士气,赵恒思虑再三,不得已只好又从之。

登临澶州,赵恒也意气风发,亲临城楼,为守城军士擂鼓助威,军民士气不由大振,与辽人大军数十回合,虽未能分出输赢,但始终没能让辽人前进一步。如此,宋辽双方相持澶州城下,渐而互成守势。

也算是老天开眼,辽人左路大军元帅在察看地形之时,中了宋军伏弩,因伤重不治而亡,辽军士兵因此士气大跌,一路败退,萧太后无计可施,只得向宋庭求和。赵恒是个胆小怕事之徒,心想见好就收,也不至于和辽人把嘴脸全部撕破,于是同意了萧太后的求和建议。

经过多番交涉,宋辽双方议和成功,签订合约。和约的主要内容为:宋庭每年向辽邦提供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结为兄弟之国,和睦相处,永不侵犯。这便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也是有名的丧权辱国之条约,历代史学家对此褒贬不一……

………………

乾坤反复,时光流转,转眼间便又到了宋仁宗赵桢当政末期。时当嘉佑三年【注解2】三月三日五更三点时分,仁宗皇帝移驾紫宸殿,端坐于金殿龙椅,受文武百官朝拜。但见大殿之上,金碧辉煌,幽幽之中带着一阵清香。此时,仁宗皇帝已年近五旬,虽说肚皮已微微凸起,显得有些富态,但他端坐于龙椅之上,双目却是炯炯有神,环视着整个大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朝中文武大臣,列成两排,伏身跪下,高声齐齐呼,那声音之大,气势之强,几乎要把偌大的紫宸殿震得抖动起来。不过还好,这大殿建得结实稳固,要不然众人每天这么齐声一呼,房子铁定会塌的,管他是皇帝老儿还是大臣侍卫,整个儿全都玩完。

“众卿平身——”不待殿头官传话,仁宗皇帝伸手便招呼道,脸上全是浓浓的笑意。

“看来皇上今日的心情不错……”纷纷爬起身来,众大臣看到皇上面带笑容,无不这样猜道。就在这时,殿头官上前一步,微微颔首,高声喊道:“众臣早朝。”停歇一下,他忽又喊道:“众臣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话声一闭,殿头官随即退到皇帝一侧,半低着头,不敢再有任何言语。

只见殿下班部丛中,忽然闪出两个人来,一是宰相赵哲,二是参政文彦博。他们二人出班,几乎同时奏道:“启禀圣上,臣有事要奏。”

“二位爱卿所奏何事?”突然间,仁宗皇帝的脸色阴了下来,因为他深知赵哲和文彦博这二人都是敢冒死直谏之人,特别是赵哲,语锋犀利,锐不可挡,常常让他这个做皇帝的头疼——他们二人同时出班奏禀,岂有好事?为此,仁宗皇帝心中不免打起鼓来。

“启禀圣上,”赵哲抢先奏道:“目前京师之地瘟疫盛行,城中军民多有损伤,若不设法治之,必将遗害无穷,请圣上早做定夺。”

仁宗皇帝眉头一皱,但一时又不知如何答复赵哲,忽见文彦博还立站在一旁,他赶忙问道:“文爱卿,你有何事要奏?”

“回禀皇上,微臣所奏之事正与相爷所奏之事相同。”文彦博手持笏板,欠身道:“日前瘟疫肆虐,军民劳损,除汴京之外,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地也多有传染,伤民不计其数,惨不忍睹。微臣斗胆,伏望圣上体恤臣民,释罪宽恩,省刑薄赋,祈禳天灾,救万民于水火。”话闭,他连急忙跪下,连连磕了三个响头。

“文爱卿,快快请起!”仁宗皇帝慌忙起身走下阶来,一把扶起了文彦博:“爱卿这般爱国忧民,实乃我大宋之福,朕准你所奏便是……”

即日,仁宗皇帝便敕令翰林院拟写草诏,传示天下:一是降旨大赦全国各州郡县大牢所押之囚犯;二是减免赋税,凡瘟疫传播之地百姓,一律免除所有杂税;三是命京师各寺庙、道观和庵堂修缮法具器皿,大办道场法事,祈禳天灾。

谁料,半月之后瘟疫竟更加转盛,各地陆续传来奏表,湖南、湖北、福建以及两广地区也皆有瘟疫流传,死伤人数与日俱增。听闻消息,仁宗皇帝日夜坐立不安,止不住捶胸叹气,几番痛哭不已。可是,传旨百官商议多日却始终未能得出可行之法,仁宗皇帝大怒,差点儿就在殿堂之上骂娘了,几个办事不力的官员当即被摘了官帽,押至天牢反省去了。

整日待在宫中无所事事,而外面的疫情又在一天天加剧,仁宗皇帝心忧天下苍生,没有一晚睡得安宁。这一日早朝过后,他终于按耐不住了,匆匆换了一身粗布衣服,便带着一个小厮太监出了宫门。

刚走了一阵,仁宗皇帝就觉得不对劲了,因为原本热闹非常的大街此刻却不见一丝人影。风一吹过,沙尘滚滚,让人睁不开眼睛。跟着而来的小厮太监叫“福贵”,是专门伺候皇上看书的,样子精瘦精瘦的,不过倒也十分机灵。这会儿,他跟在仁宗皇帝身后,被风吹得满脸都是尘土,可仁宗却不以为意,继续向前走着,他终于忍不住开口了:“皇上,外面风大,奴才还是扶您回宫吧。”

“你这狗奴才,少说废话!”仁宗皇帝瞪了福贵一眼:“朕特意出来微服私访,你只管叫朕‘龙爷’便是,休得再多嘴!”挥袖一甩,他便加快了脚步,而且步子越来越快。福贵知趣,生怕再惹了虎威,只得匆匆跟在后面,不敢再胡乱说话。

一路上走过来,尽管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但全都是冷冷清清的,偶尔还传出一两声老鸦的嘶鸣,好不凄悲。街道上面小摊贩一个也没有,即便是大的店铺,也只有少数的几家还开着门,光临的顾客更是少之又少。那些做掌柜的、记账的,还有那些跑腿打杂的伙计,他们无不靠在柜台上面打着盹儿,眼睛浑浊无神,像是即将要被执行死刑的囚徒。

仁宗皇帝一路匆匆走过,无暇顾及他们,终于他在街道转角处停住了脚步,因为眼前的惨象把他震住了。街角各处,屋檐下、石柱边,还有桥头各处,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人躺在地上,有许多人已然断了气,但却没有人去管,而有的人虽然还活着,但已是枯瘦如材,衣履更是破旧不堪,这中间还有不少妇孺和孩子。

看到这一切,仁宗皇帝有一种锥心之痛,这些全都是他的子民,身为一国之君却不能为他们做点什么,他感到万分惭愧和内疚。而那小厮太监福贵跟着后面,看到这些惨不忍睹的景象,禁不住浑身都颤抖起来。

“这位大爷,求求你给点吃的吧,我家孩子已经两天滴米未进了……求求你了,救救他吧……”忽然,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一下子爬到仁宗皇帝脚边,她一把抓住他的裤管,声嘶竭力的喊着,她手里正抱着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那孩子瘦得简直不像个人样了,双眼深陷,几乎没了一丝血色。

“大胆叼妇,竟敢——”福贵张口便骂,一时情急,他伸手就要去拖开那妇人,不想仁宗皇帝手肘一顶,他瞬间便被顶出了好几丈远。

“小嫂子勿急,我这就让你给你家孩子买吃的去……”仁宗皇帝慌忙蹲下身子,一把扶住衰弱不堪的妇人。忽又转身唤福贵道:“福贵,你速速买点吃的回来,不得有误!”

“皇……皇……,龙……龙爷……”福贵一时结巴了,脸色涨红,犹如猪肝一般。

仁宗皇帝喝道:“你还磨蹭什么,赶紧去啊!”

“是、是、是……奴才这就去!……这就去!”连声应了应,福贵撒腿便跑开了。仁宗皇帝见他去了,慌又转过头来,对那妇人道:“小嫂子,你也累了,孩子让我抱抱吧!”

“有劳大爷了!”妇人伸手把孩子递到了仁宗皇帝手里。

“哦,乖,马上就有吃的了!”仁宗皇帝接过小孩,伸手轻轻拍着。忽又看到那妇人软软地瘫了下去,他赶忙腾出一只手来,将她慢慢扶到墙角处坐下了。

等了一会,福贵急急地跑了回来,满头是汗,他手上拎着一个粗布袋子,里面装着二十来个馒头和七八张大饼。尽管只有这么一点点东西,却是他跑了四五家食店,还花了高价钱才买到的。亏得这小子还算机灵,知道小孩子年岁小,吃不下硬东西,他还特意从一家店里还买了一碗粥来。

看到福贵手里端了碗粥,仁宗不由一阵心喜,连连夸了夸他会办事,便又笑着对那妇人说:“来,来,小嫂子,你把孩子抱着,我给他喂点粥……”弯下腰把孩子重又放回那妇人怀里,他忙又转身接过福贵手上的粗瓷碗儿。

碗里是小米粥,满满的一碗,有些稀淡,但还冒着热气,也算是不错了。仁宗皇帝捻起调羹,舀了一点粥水,张嘴轻轻地吹了又吹。看他那认真的样子,别说平常老百姓了,恐怕就连朝中的大臣见了,也认不出他乃是一国之君了。

“龙……龙爷,还是让小的来吧……”福贵在旁吞吞吐吐地喊道。他站在一旁,看到堂堂九五之尊竟然要给人家小孩子喂粥,这事倘若传将出去,岂不是让全天下人都笑话了么?——他终究有些不忍,慌忙伸手便要来抢碗和调羹。

“去去去,一边待着去!”仁宗皇帝用膀子挡住了福贵,又一见他手上拎着一个粗布袋子,忙问:“你这袋子里装着什么吃食?”

“奴才跑了许多地方,就弄了这么点馒头,还有几张大饼……”福贵赶忙回道。说着话,他便把袋子扯开了,把里面的吃食露了出来。

放下调羹,仁宗皇帝一把抓了三个馒头放在那妇人手上,随即吩咐富贵道:“把剩下的吃食快给大伙分分,特别那些带着小孩的,一定要给他们分一点。”

“奴才遵命!”富贵应了一声,赶忙按照吩咐去做了。

仁宗皇帝也不再去管富贵,转身蹲下便来给小孩喂粥。可是,他刚舀了点粥要递过去,却发现那妇人正在狼吞虎咽地咬着馒头,因为吃得太急,她呛着了,急剧咳嗽起来——好一阵她才缓过气来。

仁宗皇帝呆住了,因为妇人的脸色让他感到害怕,他的手停在半空中,僵住了。不过,那妇人很快就啃完了一个馒头,她慌忙将剩下的两个塞进怀里,便向仁宗伸过手来,小声第说:“大爷,还是我来吧……”仁宗知道她的意思,不敢迟缓,慌忙把瓷碗儿递到她手上,还有调羹。

很快,有人发馒头和大饼的消息一下子传开了,饥饿的灾民像洪水一般,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富贵很快发觉了不对劲,看到许多人如饿狼向自己靠上来,他不觉愣了一下,手上的粗布袋子忽然被人抢走了。看到形势有些不妙,他赶忙猫着腰从人群里钻了出来,急忙劝说仁宗皇帝道:“龙爷,赶紧走吧,再不走指不定要出事了……”

灾民们很快把富贵买来的吃食瓜分殆尽,抢着的人便大口大口吃起来,狼吞虎咽,就算噎得直翻白眼了却还是一个劲地往嘴里塞东西,而那些没有抢着的人只得干巴巴在旁看着,咽着口水,眼神越发变得浑浊迷离了。也有些人突然露出凶光,揪住手中有吃食的人立即大打出手,很多人随即效仿。一时间,惨叫声不绝,隐约间还有人从口中喷出血来。

饿急了,再善良的人也会发疯的。终于,仁宗皇帝不忍心再看了,唤声“福贵”道:“走,快点走!”随即,转身便跑,福贵赶忙跟从。然而,他们主仆二人一动,原本还在四处厮打抢吃食的人仿佛突然间接到什么指令似的,不约而同地追了上来,不时还有人高喊:“快抓住那人,他身上有吃的……快抓住他!……”

那声音越来越大,闹得也越来越凶,仁宗皇帝和福贵主仆二人虽然跑得快,但不时又有人从路边巷子里窜出来,揪住他们的衣服就死死不放——他们只得挣扎着逃脱。等到他们奋力跑出灾民重围之时,身上的粗布衣服差不多都给扯烂了,破烂不堪,几乎和叫花子无二样了。还有福贵,不知挨了谁一拳,一只眼睛都淤青了,跟个独眼熊猫似的。

可是,当富贵扶着仁宗皇帝刚要停下来喘口气儿的时候,饥民们的哄闹声忽地又传来了。不得已,他们主仆二人只得加快步子重又跑了起来,一路狂奔,其狼狈之状实难言说……

——————————————————————————————————————————————————————————

*注解1:澶州,古代地名,唐武德四年(621年)始设澶州府,辖澶水、顿丘、观城等县,府治澶水(今濮阳市区西南)。北宋时,澶州又称开德府。1128年秋,金占领澶州。金皇统四年(1144年)改澶州为“开州”,辖今濮阳、清丰一带。明朝时期开州辖濮阳、清丰、南乐等地,属大名府。清朝循明例。民国二年(1913年),改开州为开县。因与四川、贵州两省的开县重名,1914年1月称濮阳县。历史上,因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澶州一度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注解2:嘉佑三年,即公元1058年。“嘉佑”是宋仁宗赵祯的第九个年号,也是最后一个年号,前后共用了八年之久。

同类推荐
  • 烽火戏三国

    烽火戏三国

    事情还真的不是一般的大条了。话说秦始皇陵怎么和三国扯上关系,这不是瞎搞吗?一个盗墓贼莫名其妙的跑到了东汉末年,汉灵帝莫名其妙的多了个弟弟。但不论结果如何,此时此刻,这里就是东汉末年,一个出生在这个时代的人,先踏踏实实的做自己,不论在那里都要活的精彩,活的绚丽多姿,活的无怨无悔。归根到底,必须在这个时代里好好的活下去,这可是听着都让热血沸腾的三国,铁马金戈,猛将如云,能人辈出的时代,怎么可以默默无闻的在这世上走上一遭。三国,给我听着,爷来了。
  • 解码三国英雄

    解码三国英雄

    解码三国英雄耳熟能详的故事闻所未闻的解读故事娓娓道来解读入情入理三国历史纵横激荡,三国英雄各领风骚。纵横激荡的三国历史,为三国英雄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表演舞台,三国英雄在纵横激荡的三国历史中演绎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三国英雄,一代儿男,他们的可歌可泣不仅表现在刀光剑影下的英勇与无畏,更多的表现在刀光剑影之外的运筹帷幄。解码三国英雄,就是透过刀光剑影,表现三国英雄在刀光剑影之外的大智大勇,也可以说是“以奇用兵”的“诡道”。
  • 手串穿越记

    手串穿越记

    试想假如潘金莲家里有串珠子,她在家里就不会闷,会在家安安静静,也不会开窗吹风。那么就不会遇到西门庆,不遇到西门庆金莲就不会出轨,不出轨,武松就不会被逼上梁山,武松不上梁山,方腊就不会被擒,可取得大宋江山,就不会有靖康之耻,也没有金兵入关,更不会有大清朝,不会闭关锁国,不会有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中国将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却又被对头和死敌占据,所以只好先西游,再东征,穿越来穿越去,乃至穿到虫洞打外星人……时空由此混乱,杂七杂八的元素涌入架空时代之中,神奇的旅程就此开始。
  • 三国时代之皎皎明月

    三国时代之皎皎明月

    皎皎明月,何时可辍。一次意外让她来到这个另她又陌生又熟悉的时代,是幻?是梦?还是太着迷?谁也说不清楚,正如谁也不知道她会遇到什么?三足鼎立之争,她会走向哪?又看到了哪些历史真相?
  • 蜀汉之征战天下

    蜀汉之征战天下

    黄衍十分费力的睁开双眼一道强光直射眼球,不由的伸出右手挡在眼前直到眼睛能适应为止才放下右手;却发现自己即不是躺在宾馆客房的床上、也不是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而是躺在一张有罗娟轻纱笼罩的软床上;心中不由的嘀咕:这是那里呀!怎么我的身体也“萎缩”哪?
热门推荐
  • 赤血书丹心

    赤血书丹心

    一腔赤血,一颗丹心。赤血未冷,不让日寇祸家园;丹心不改,定要中华显雄风。污名加身,我心不改;刀枪在前,至死无悔;千难万险,不忘初衷。生当做华夏之人杰,死亦为民族之鬼雄。既然上天安排我回到这个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时代,这一腔热血还在,便当为四万万中华儿女流尽那最后一滴;这一颗丹心犹存,定要为我炎黄子孙雄立于世界东方而跳动不息。
  • 最后的行者

    最后的行者

    一梦千秋,故人安在?行路漫漫,路在何方?人类文明最后的继承者,降临异世修真界,背后是怎样的阴谋?强者为尊的世界,懦弱男子的命运如何?失落的古法,又有着怎样的离奇身世?不同的世界,到底又有着何种命运?这一切的一切,等待你来解锁!欢迎来到《最后的行者》的世界!一部用心而不一样的玄幻。书友群已成立,欢迎加入:456893504
  • 谁家苹果掉线了

    谁家苹果掉线了

    “喂喂喂!发呆到边上。你挡住出口了!”话声落,笨苹果就感觉有人用力推了自己一把,身子前冲,越过了眼前的白光门。等笨苹果再睁开眼睛,自己站在一个一个圆台上,旁边有一个闪光的门口,一个个只穿着内衣的人从里面陆陆续续的出来,然后跳下圆台前面的广场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一声惨叫响彻广场。“矮砸,让开!别挡道!”说着又是一个冲劲吧笨苹果推下台阶,跌坐在广场上。“噢……痛……”太没礼貌了,这些人怎么就这么喜欢推人吗?“你说谁是……”笨苹果愤怒地抬眼想教训一下这个没礼貌的家伙。咦?小蛮腰?视线再往上……(⊙o⊙)哇!大牛牛!再往上……“妈呀!!蛇精呀!”
  • 尸界我做主

    尸界我做主

    在这个世界里,温柔已经是过错了!我们只有用拳头洗清犯下的罪孽。强大的就是主人,弱小的就是奴隶。
  • 兼职仵作妻太忙

    兼职仵作妻太忙

    特种部队冷血魔医女教官突变备受欺凌的哑巴弱女,一道赐婚御旨将她这个侯府弃子嫁到三无将军府,也将她扯进一桩桩扑朔迷离的奇案之中。成婚当日,不见新郎,不见宾朋,更无喜宴,倒是三教九流要债的堵满了前院后门,还有刑狱司的人大张旗鼓来捉拿逃犯。这一世,她本想只做个不问世事悠闲自在的哑巴妻,养花种草,闲来无事打理打理嫁妆铺子和田产。可是,偏偏有人和她过不去,和她这家徒四壁的将军府过不去,这个讥她败坏家风,那个骂她粗鲁蛮横,更笑她无规无矩无才无貌无德无良!切,真以为她是只吃哑巴亏,谁都能欺负的菟丝花。惹到睚眦必报的她,他们就会知道在老虎头上拔毛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凄惨下场!只是,老虎是她而非他,他干嘛一副老母鸡护仔儿的样子,这么紧张她?!
  • 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伯虎点三界

    伯虎点三界

    作品定位:史上第一部幽默性玄幻小说。作品风格:文笔幽默,情节跌宕起伏。作品内容:一失业少年为逃婚而离家应聘,偶然进入了王国第一镖局龙行镖局。而他,正将龙行镖局的神秘面纱一层层揭开,最终走向号令三界之路。作者相关:采药书童,执笔救人。
  • 秋千下的奴隶

    秋千下的奴隶

    禹邢拉开桌子下方的抽屉,抽屉关上时,他的手里多了一样东西。他拉住阡稚的右手,毫不迟疑地把那个东西套在她的手腕上,然后咔哒一声扣紧。阡稚看清了那个东西,神情忽然变得很愤怒,脸颊因为怒气涨得通红。那是一只银色的手镯,手镯上镶嵌着一个晶莹发亮的圆形液晶显示片,旁边刻着几个字母。这几个字母是禹邢的标志,酒店的门口同样有这种标志。它意味着阡稚从此彻底失去自由。
  • EXO独宠我

    EXO独宠我

    她,苏沫雪,是一个孤儿,天真活泼可爱,从小是由院长带大,在星辰学校上大二时,被选为去韩国圣樱学院的交换生,遇到十二位不一样的少年,他们能擦出怎样爱的火花
  • 10年后的tf遇上了我们

    10年后的tf遇上了我们

    16岁的tf,人气十分爆棚,在一次度假的偶然机会,遇上了三位千金,但是明星是有很多的无可奈何,尽管有情敌的折磨与打击,但都还是一次次的挺过来了。希望大家支持!评论建议、给票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