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三雄把颤颤巍巍的杨国忠扶上马,一行四人拍马返回长安。
“大.....大......人,您回来了。”杨守业撅着屁股蹲在杨府大门口正看人斗蛐蛐,一回头,看到杨国忠。
“嗯。”杨国忠径直迈步进了大门。没有看杨守业一眼。
“大人,您......您荣光焕发,精......精神气爽啊。”杨守业赶紧跟在杨国忠屁股后面。
“嗯。你通知家眷家丁半个时辰后到厅堂训话。”
“好嘞,大......大......人”
杨守业一路小跑去通知大家。
不一会,杨府上上下下包括妻妾、子女、门客、家奴约百十口子人都举在厅堂内。叽叽喳喳,热闹非凡。
“娘,那老家伙是不是不行了,要分家产。我跟你说,我是老大我就得要城北的那个大院。”一个肥头大耳的年轻人插着腰说道。
“小点声,怕别人听不见!城北那个破院子值几个子?咱们就守着这里!”
“对对对,娘,别忘了小翠!”肥头大耳用嘴努了努不远处的一个十七八岁上下的小姑娘,小姑娘正在跟她身旁的小管家——杨小二说着什么。
“小二哥,老头死了我们就有钱了,我们就走好不好?”
“霁月,我爸刚才跟我说老头进门时那两步挺有力,好像比以前更有精神了。”
“真的?那咱们怎么办?”小姑娘有些沮丧。
“没事,我去问问庞正,他刚才见老头来着。”
杨小二向前挤过人群,来到一个矮胖的中年人身后,拍了拍中年人的肩。
“庞先生,你刚才见过相爷。他老人家身体可有些康复?”杨小二把脸凑到庞正耳边。
“这个,不好说,不好说。看样子是好了不少,可安史二贼这么一捣乱,老爷要是知道了,就不知道了。”
庞正是杨府的一个门客,年少得志,年少轻狂,年少痴情......现在,靠着溜须拍马维持着日子。
“那老没用的原来不知道啊。我还纳闷,就他,怎么还能回来管我们姐几个。呸!”
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倚在门板,低着头,脚在地上来回摩挲,纤纤细手将干果轻轻放进朱红的唇内“争吧争吧,都是没情没义的东西。”
“咳,老爷到!”
一片死寂。全屋的人都听到了门口槐树上的知了,喊的几嗓子。
“臭架子。”女人离开门板,瞥了一眼中堂悬挂的“德正中日”牌匾。
杨国忠缓步到了中间,坐在了牌匾底下。慢慢扫了一遍屋里的人。
“都来了么?”
“都在,都在。除了您那三个义子干儿还没到。”杨守业俯身到杨国忠耳边。
“既然都在,我就简短截说。北方正闹胡匪,现在长安城里也不太平。老夫准备向圣上请缨,北上平乱。准备带你们一同前往。一来老夫已入花甲,身边需要人,又常常念家,你们在,老夫有个安慰。二来,也向圣上表明我杨家乃一门忠烈。此事不议,各门房今日收拾所带细软,明日清晨动身。”
一片死寂,知了都安静了。
杨国忠没在府内做停留,从厅堂头也不回地径直向外去。杨守业紧随其后。
出了府门,梅山三雄的老三梅灵蛟正在门口拴马,一回头看见了杨国忠。楞了一下。
“哎哟......梅......梅三爷,您怎......怎么一人回来了,大爷二......二爷呢?”杨守业向前紧凑了一步。
“啊,后边呢。”梅灵蛟眼盯着杨国忠。
“孩儿,事情都处理完了?干净了么?”杨国忠拍了拍梅灵蛟的肩膀。
“啊!那个,那个处理完了。”
“那你随为父金宫面圣吧。守业,你去备马。”
杨守业转身离开,少时,牵了一匹高头大马过来。
杨国忠和梅灵蛟一路马不停蹄直奔宫门而去。
晌午时分,二人赶到宫门,停手们的太监说,皇帝在大福殿议事。因此二人下马后,直奔大福殿。
高力士正出来吩咐小太监事情,看到赶来的杨国忠,便停下来,招呼杨国忠过来。
“杨相,来得正好。几位大臣都在殿内商量平叛的对策,就差你了。我刚才还在想怎么找到你,你再不来,就出了大乱了。快快随我来。”
“哦,好的好的。不知是哪几位同僚在?”
“李林甫——李相、张九龄——张相、太子少傅—谭大人、粮马总司毛仲芩大人、万骑将军邱天侠大人。就差你了。”
“好好好。”杨国忠转身,眼神示意了一下梅灵蛟“儿啊,随为父一同面圣。”
“是。”
三人穿过庭廊,向前走了约莫二百米,来到了大福殿。
大福殿,唐玄宗的书房和批阅奏章之地。青金砖铺地,雕梁画栋,宫殿虽然不大,却十分精妙。
“启禀圣上,杨国忠和其义子觐见。”
唐玄宗点了点头,其余的人把嘴闭上,看着门外。
近日来,大家都听到了各种传言,有说杨国忠叛逃的,有说杨国忠外出寻医的,有说杨国忠发癫狂病的,众说纷纭。大家想看看杨国忠到底如何。
杨国忠和梅灵蛟二人一前一后进门,倒身跪拜。
君臣礼毕。
“杨相,前几日缘何出城?”李隆基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