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000000007

烽火四起

陈胜称王后,很多苦于秦朝**的郡县,都杀死官吏响应陈胜,陈胜的个人威望迅速达到顶峰。

张耳,陈馀第一谏被拒绝,觉得跟着陈胜没有前途,于是说服陈王分兵去攻打赵地(河北大部)。陈王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并派自己关系要好的陈县人武臣领兵三千攻略赵地,张耳,陈馀任左右校尉。

同时,又派吴广任“假王”(代理王),向西攻击荥阳,命令汝阴人邓宗攻占九江郡(包括今天安徽省中部淮河以南、瓦蚌湖流域以东、巢湖以北地区)。而陈王则在陈县居中指挥。至此,陈胜所部,一分为五,分别为葛英部,武臣部,吴广部,邓宗部,陈王本部。

这个时候,楚地数千人的义军已经不可计数(**的结果)。

东路军葛英所部到达东城后,遇到楚王后裔襄疆,葛英与襄疆当年一见如故,素有交情,葛英突然头脑发热,要立襄疆为楚王,葛英副将广陵人召平比较忠厚,劝葛英先禀告陈胜再做决定。葛英自以为与陈胜交情深厚,不予采纳,立了襄疆为楚王。等到陈王将自己称王的文书送到,葛英肠子都悔青了,招召平商量对策,召平建议杀掉襄疆,主动去陈王那请罪,陈王雅量,会赦免你的。葛英无奈只能借老朋友襄疆的人头一用,可怜的襄疆,本以为白捡了个王位,没想到连脑袋都没了。可见天下没有好吃的白食。葛英提着襄疆的头颅去见了陈王,陈王想都没想,便把葛英给宰了,什么东西,你也配立王。自古以来,关系是最不可靠的,迷信关系,只能死路一条,襄疆吃了这个亏,葛英也吃了这个亏。

杀了葛英,陈王命令故魏国人周市领兵向北攻占魏地(包括现时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假王”吴广开始围困荥阳。

此时,武臣所部在白马津度过黄河,到达河北各县。鼓动当地豪杰加入反秦大军,因此,武臣部队增加了几万人,武臣自号为武信君。

武信君带领军队在赵地攻克十几个城邑之后,其余则据城坚守,武臣部开始受阻,于是,调整兵锋向东北方向进攻范阳(河北省定兴县境内),范阳县令徐公本武将出身,据城坚守,不肯投降。

前面一直是打得热火朝天,张耳,陈馀之流不能算谋士,只能算有贤名的草莽英雄,下面我们来欣赏下秦汉风云之际谋士的风采。

范阳人蒯通,此人性机敏,善通变,纯谋士,名彻,表字通,见范阳县被围得很紧,便去拜见范阳县令,劝说道:“我因为听到明公将死,特来吊唁。但是明公见到我,即得生路,故又贺之?”(好有自信)。

范阳县令道:“为什么吊唁?”

蒯通道:“秦法严酷,而您担任范阳县令已经十余年,杀别人的父亲,孤老的儿子,砍人的手足,黥人脸面,不计其数,这些慈父,孝子早已对你非常怨恨,之所以不敢加害,是畏惧秦朝的严刑峻法,现在武信君围城,而明公不归附,反倒坚守城池,谁知道县中子弟是否会加害于您,以迎武信君呢?到那时明公您就危险了!”

范阳县令一听大汗淋漓,“这样的话,我不是死定了吗,怎么又可以不死呢?”

蒯通笑道:“武信君赏识我的不肖之材,数次来信邀我前去效命,我知道明公性格刚烈,定然不降,在下忧心范阳县父老乡亲,推辞武信君的邀请就是为了今天的周全,现在事情紧急,明公应当速派我去见武信君。定可转祸为福,所以道贺。”

范阳县令当即大喜:“闻先生一言,豁然开朗,先生可马上出城见武信君。”

要不说有才的人就是自信哪。生死大事,动动嘴皮子就可以了。

蒯通拜别范阳县令,马上出城,来到武信君军营,对门卒说道:“快去通报,就说范阳人蒯彻前来拜见。”

听到门卒来报,武信君第一句话就是,“蒯彻是谁?”原来武信君根本没有书信邀请过蒯彻,范阳县令被忽悠了,看他能不能把武信君给忽悠住。

还是张耳见多识广,说道:“他是河北名士!”

武信君一听大喜,马上传他进来。

蒯彻一见武信君,稍微客套下,便说道:“将军一定攻城略地吗?”

“本来想收降,可是县令不服,只好强攻!”武信君做出很无奈的样子。

“以在下的意思,未必如此,只要听我的计策,便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并且传檄地方千里,都可略定。”蒯彻依然很有自信。

“原听足下高见。”

“范阳县令拼死守卫县城,无非是贪图富贵,胆怯畏死罢了,而将军前面占领的城池,县城官吏基本被杀,就算有范阳人杀了他的县令,也是为了保住城池而已,将军为何不委以官职,封赏范阳县令,他一归附,则城里人就不敢杀县令,然后再命令他乘车四处招降,则燕,赵不降之城可尽拔。”

武信君采纳了他的建议,范阳县令率城归顺,然后传檄千里,赵地各县听说后,争相归附的多达三十余个。

蒯彻,我只能称牛人啊。这位牛人一登场,就有不俗的表现,要不是后来跟错了领导,估计也能裂土封侯。从他的身上,至少可以总结出,才能再高,也得跟对领导。

武信君所部很快进入邯郸,张耳,陈馀听说陈王部将周章已经入关到达戏地(今山西临潼境内),加上对陈胜给与自己的官职不满,说服武信君自立为王。武臣也是愉快的接受了这个建议,自立为赵王(又是个过把瘾就死的主),封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陈馀为大将军。

武信君派人报告陈王,陈王大怒,要诛杀武信君在陈县的家人,要不说陈王比较自私,只许自己自立,不许他人自立。不过这个时候,陈王的上柱国房君劝住了他,为了防止树敌过多,只能先忍忍。陈胜将武信君家人看管在宫中,并封赏张耳的儿子张敖为成都君,派使者到赵国表示祝贺,命令赵王引兵入关。

张耳,陈馀认为陈王承认赵王自立,并不是陈王本意,所以不能听从命令,而应该攻占燕,代等地,增强实力,为争天下作准备。并且赵越强,陈王就越不敢把赵怎么地。

赵王又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尔后派部将韩广去攻打燕国(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李良去攻打常山郡(河北真定周边),张黡攻打上党郡(今山西部分地区)。

这里值得提一下的是韩广,原六国中赵国上谷小吏,他对武臣自立为王的做法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攻占燕国后,如法炮制,在燕国人的拥戴下自立为燕王。

赵王大怒(怎么不想想自己称王时陈王的感受),与张耳,陈馀陈兵燕边界上,武臣对自己太有信心,两军交战之时,还能出去闲逛,闲逛不要紧,居然被燕军抓住了,这下可麻烦了,燕军有了这样一张王牌,便要挟赵国割地。张耳,陈馀苦无对策。

赵**中一位伙夫自告奋勇去营救赵王,所有人都嘲笑他,伙夫不以为然,到了燕国便问燕军主将,“知道我来干什么吗?”(好拽,我在怀疑是伙夫么)。

燕将道:“来救你们的赵王。”

伙夫道:“你知道张耳,陈馀是什么人么?”

燕将道:“贤能之人。”

伙夫道:“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不肯退兵?”

燕将道:“想营救赵王。”

伙夫道:“错,原先武臣,张耳,陈馀,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数十座城池,他们三人都想为王,考虑局势不稳,才立年长的武臣为王,安定民心,现在赵国安定,张陈二人便想裂土封王,他们表面上是救赵王,实际上巴不得你们把他杀了,以赵国的实力很容易就灭掉燕国,何况是两个贤王联手呢?”

看到了吧,能说会道的人就是厉害。

燕将认为有道理,不得不放还了赵王。

我不得不佩服中国大地藏龙卧虎啊,这个伙夫,翻遍史书,你也找不到他叫什么。难怪乱世之时,总有那么一群毫无文化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人造起反来,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认为原因无他—文化使然。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长年混战,兵法战争之学泛滥,合纵连横之术盛行。长期的征战也培养出了无数著名的将领,涌现出专门以出谋划策为生的谋士,门客之类的职业,并出现了千古流传的《孙子兵法》。有了这种前期的积累,所以在几千年历史中,你会看到,什么要饭的,贩盐的,打渔的,放牛的,当和尚的,烧炭的,教书的等等这些人虽然没有进军校的经历,但却能带兵打仗,这种能力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我们这个民族的基因中,该用的时候自然就会用。

同类推荐
  • 大汉王朝

    大汉王朝

    《大汉王朝 之一 大风起》经过了八年的时间,其中五年积累、收集资料,翻阅古今有关书籍千部以上,查找网上最近的研究成果,仅打印的资料就有千万字之多(在小说的最后列出《主要参考书目》五百部),用三年时间写成,五易其稿,全书五十七万字。小说分为四卷:卷一“始皇之死”,从秦始皇第五次巡行,到秦二世继位大治宫室;卷二“秦末逐鹿”,陈胜大泽乡揭竿而起,至秦王子婴降轵道,刘邦攻入咸阳;卷三“楚汉相争”,项羽鸿门设宴,至乌江自刎;卷四“大风悲歌”,刘邦于定陶即帝位,至返故乡作《大风歌》止。
  • 【忍界】

    【忍界】

    喜历史者不可不读此书,往日尘嚣,栩栩如生,揭开不载之秘。喜诗文者不可不读此书,一书典故,满纸墨香,尽显唐文风骨。喜悬疑者不可不读此书,旧迷未解,新迷又生,挑战脑力极限。喜玄幻者不可不读此书,奇能异术,惊世骇俗,神奇绝非荒唐。喜言情者不可不读此书,情深似海,心密如丝,道尽人间风月。喜国学者不可不读此书,琴棋书画,儒释岐黄,普涉大国之学。不喜书者不可不读此书,燥热心起,解于清凉,书中自有润海。喜读书者不可不读此书,书以载文,文以言志,乃发无邪之思。
  • 大唐:有女长孙[全完结]

    大唐:有女长孙[全完结]

    二十三年与长孙相敬如宾,荣辱与共的长孙皇后是可敬可佩的。最让世人好奇的莫过于她的贤惠温良,如此绝顶人物更是引人遐思。
  • 好看的正史:春秋霸事笔记

    好看的正史:春秋霸事笔记

    根据《左传》、《史记》等史料复原春秋正真的历史,全景重现风云变化、诸侯纷争的传奇年代,齐册是励志作品。春天,最适合读史,一切都是从此刻萌发。在春秋这个乱世的春天,一个等待而艰辛的历程开始,那一个人,或者说以这个人为团体的一群人,走在漫长的,迷茫的历史轨迹上,在没有任何范例的情况下,就是这一个男人,开始了创造之路。
  • 潜伏者1936:抗日谍战风云

    潜伏者1936:抗日谍战风云

    一九三六年,因为红军到达陕北国军尾随进剿,西安成为全国焦点城市,也是中统、军统、中共特科、日本人、中央军、东北军、西北军各方情报特工人员争夺的前沿。把持着西安军政的张学良、杨虎城,倾向抗日同情共党,使这里成了地下共党的天堂。老奸巨猾的军统特派员齐北,发现省党部总干事武伯英,酷似三年前被自己在上海杀掉的共党潜谍武仲明,手段毒辣的调查处长胡汉良告知他们原是孪生兄弟……在特工学校武伯英表现突出,飞快掌握了许多特工技能,似乎有特工天赋。这也引起了齐北的怀疑,着手调查当年武仲明是否被狸猫换太子解救出来,会不会是冒充其孪生哥哥活在人世……
热门推荐
  • 逍子封圣

    逍子封圣

    以逍子为首就,打下了神城中的一代传奇,各种武器,各种神技,各种奇宝,应有尽有,无论是什么,都阻挡不了逍子的脚步!
  • The Mysteries of Udolpho

    The Mysteries of Udolph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山野鬼谈

    山野鬼谈

    成了精的黄皮子化身为人,迷惑村中男子,妖气冲天。半夜在河边洗头的女人,哭声在村中回荡缠绵,不知是人是鬼?身上长出蛇皮的捕蛇人,半人半兽,是诅咒还是妖邪作祟?死了三天的老太突然半夜诈尸,化身狸猫,翻墙越脊,形如鬼魅……山野之间,总是有太多不为人知的邪乎事儿,很多就发生在你身边,只是你不知道罢了。
  • 上邪倾天下

    上邪倾天下

    她是亲王之女,他是将门之子,可惜,他们生于混乱的战争时期,海誓山盟终究敌不过保家卫国。
  • 穿越之皇妃霸气

    穿越之皇妃霸气

    ‘鬼枫,如果再来一次,我宁愿去死,也不要你救我。’一个空灵的声音自峡谷中飘出。梓空大陆,一个不存在于地球的大陆,一个以武为尊的大陆若朕娶你,你会答应吗?----不会------为何?-----你比我厉害,所以不行朕娶你可好?----不好----为何?------因为你不爱我,所以不行我嫁你可好?----不好----为何?------因为......‘不是上天没给我心,是因为我从未发现,心早在,只是从未痛’心痛的感觉,其时你早就知道,只是从未承认自欺欺人的感觉.....
  • 越仙缘

    越仙缘

    叶青玄原本是一位高中生,在一次学校举行的旅游中意外的跌落山崖,穿越到了大唐贞观年代的修仙门派轩辕门中,却意外的卷入到了正道与魔教的争斗中。
  • 探索之骨

    探索之骨

    女孩们一个个离奇失踪惨死,事件之后,掩藏着怎样的真相?甜蜜的誓约,酝酿致命的危险。我触摸着你的骨,阅读着你的不甘和怨恨,将所有蛛丝马迹构成网,织住潜在黑暗中的罪者。犯罪者,终将为手上的血腥付出惩罚。另外,那边的大队长啊,小女子看你面相非凡,骨骼清奇,我们破案之余,谈个萌萌哒的恋爱可好?
  • 重生百年以后的美女世界

    重生百年以后的美女世界

    “你在这个世界的印记将会被我代替,我也会送你到两百年后的地球,因为这个时空纬度不能出现两个你,我会照顾好你的父母,并赋予你通天彻地之能”一老头语气平静对着一个17岁的俊秀少年说道。柳林穿越了,穿越到了200年以后的地球,但柳林惊奇的发现地球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每个人都拥有着异能,更惊奇的是,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性成了珍惜物种。而柳林也不是那个一无是处的小屌丝,而是精通厨艺,音乐,诗词的天才。看柳林如何在万花丛中肆意的遨游,只不过就在柳林体验性福之时,一项项围绕着他的阴谋接踵而至。(本文前期已诙谐搞笑为主)
  • 西湖八百年

    西湖八百年

    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小白,你把许仙丢哪了?”……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在江南蒙蒙的烟雨中,手撑一把簪花纸伞,为我挡住瀚海波涛。八百年西湖美景,水枯泪干,情不断。
  • 改变你一生的情商全集

    改变你一生的情商全集

    情商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重要因素,无数事例表明绝大多数的成功者都不是那种才华横溢却不通世故的人,而是那些也许智商不是最高,却能把情商发挥到极致的人。本书通过解密情商的由来、挖掘情商的价值,来帮助人们认识自我、修炼情商,从而得以调控情绪,把握爱情,协调家庭,赢得交际,玩转职场,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