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蛮莫城百姓的这种“心绪”变化,导致段鹏得到了“更多”。在此后的时间里,缅军也发动了几次小规模的攻城试探,而腾冲卫军方面,则开始有条不紊的把自己手中的军力分成两块,一块放置在南门,一块放置在北门,而东门和西门,则逐渐开始由城中的百姓子弟们开始担当职守了。而缅军方面在遭遇了几次失败后,也开始“心安理得”的围城了,他们打算耗死城中的军民。
守城的两大基石,城墙的高度和坚固度,这个是城池所固有的;而另一个,守方人数,则已经被段鹏给缓解掉了。
随后经铁壁关中转过来的消息,更让段鹏有了“守城”的信心。据后来陈超的反复征询王新朝,缅军第二道包围圈即由“汉家军”和“暹罗军”负责,缅军的精锐人马并未参与到这中间去;而杨天罡在昆明的进展也很顺利,他以银钱开道,先说服黔国公沐天波,进而一起“威逼”云南都司再开出了两万募兵的批文,转而领着押送“珠宝”的军官们,在滇东地区,大肆招募人马。而对于段鹏为何舍近求远的募兵,则没有一个人知道段鹏的想法。
崇帧十六年(1643年)二月,也就是缅军围蛮莫城后三个月,一切都开始转变了。
从攻守双方的总兵力看,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蛮莫城中,除却已损失的军力外,段鹏从城中子弟中挑选了近七千人,补充到了他的军中;腾冲卫城方面,训兵结束后的陈超,统领这一万“新兵”,与杨镇宇一道,携鸟铳弹药粮草,再入神户关,而铁壁关里的五千老兵,也旋即赶赴了那里,这样,整个神户关就聚集了一万五千将士,至于杨天罡的两万新兵,则在这位神弓王的带领之下,驻扎在铁壁关,加上刀岩所属的五千土兵,及关内的一千军士,总兵力也达到了两万六千人。这样,三路人马合计总军力实际达到了近五万人,这还不包括“汉家军”和“暹罗军”的人马。
而围城的缅军,仅剩下太公城,贡章增援的人马,加上拿隆本身的所属缅军,已经与段鹏所率部,相差无几了。
二月下旬,经多方合议后,陈超部在刀镇和刀国两位土司的引领下,开拔到大金沙江的上游,准备梅开二度,再次渡过大金沙江。
大金沙江,在《山海经》中曾有过“丽【鹿/旨】之水”描述,它深入高原内部,向东南流经平浅谷地,河床坡度较小,水面较宽,流速不大。正是这种状况,渡江极为的不便。而拿隆也在眼见腾冲卫军烧毁了渡江之船后,这才放心的离去,故而,缅军在在密支那是无军防守的。
为此,大军屯驻在江边,按刀镇土司的建议,制作渡江的溜索。
溜索,是当地人过江的法子。用竹篾扭成手腕粗细的大索,然后横拉于江河之上,固定在两岸的大树、木桩或石崖上,即成溜索。人们用溜板(溜梆)作辅助工具,沿竹索从空中滑过。溜板是很小的槽形硬木,背面凿有两个对称的用以拴绳的长孔。使用时将溜板的凹槽卡在溜索上,用麻绳或皮条穿过长孔,牢系于腰间,然后以仰卧的姿势手握溜板,即可以顺势滑下。
简单的说,就是先派少量军士,用王新朝的渡江方式,携带溜索的一头,通过吹胀了的羊皮筏,飘到对岸去,然后再拉起无数条“空中溜索”,用陡溜的方式,让将士们快速溜渡过江。
陈超大军一万五千将士,用了四天,方才全部渡过,并马上占据了密支拿,经过简单的抢修上次挖建好的工事后,杨镇宇即派遣王新会,王新繁,王新朝三兄弟,领着哨探队的几个人,秘密潜回了缅军的第二道包围圈。
三日后的一个夜晚,缅军第二道包围圈,“汉家军”大营,一位身材魁梧的汉子,正焦躁不安的来回走动着,此人即为“汉家军”“昭录”,王新民!
自打兄弟王新朝离去后,已经是数月杳无音信,连是死是活都不清楚,丛林之险,他清楚地很。难道是被缅军发觉了?他也有过这样的念头,但都被否决了,假如缅军知晓了此事,早都会对其下手了的。
正在此时,忽听帐外“咚咚”的响起了一阵混乱的脚步声,心烦意乱的他,不由得怒火中烧,狂吼了句:“死人了?!吵什么!?”
“大哥!是我!新朝!”说话间,王新朝等人鱼贯而入帐营。
猛然间看到自家兄弟,王新民心中大喜,但他转眼就看见了跟随而来的人,神态马上恢复了正常,并未再表示什么。
“大哥!这是新会和新繁两位大哥!我们刚从密支拿赶来!”见状,王新朝赶紧解释道。
王新民一愣,但他马上明白了过来,只见他先看了看帐外,这才抱拳冲着王新会和王新繁道:“二哥!三哥!”王新民曾在缅军的简报里看过这几位兄弟的资料。
王新会和王新繁立刻上前一步,俩人各抓着王新民的一只胳膊喊道:“新民!”
无论怎么说,血浓于水,这都是自家的兄弟!
“二哥!三哥!快快请坐!你们这一趟辛苦了。”王新民招呼着,众人这才安顿了下来。
待稍事歇息后,几兄弟这才围坐在了一起,而王新会,则把近期的局势变化情况,一一向王新民做了交代,并说出了段鹏的作战谋划。
按段鹏的思路,先期将首攻拿隆所部,届时将由陈超部和城内的部分部队,夹攻拿隆部,一举摧毁掉北面之敌;而铁壁关的驻军,将做监视之用,如发现南面的太公城,贡章缅军增援拿隆,那他们将顺势杀出,城内的所有将士也均将倾巢而出,与敌军做个殊死的较量。
听罢王新会的叙述后,王新民沉思了片刻,然后道:“缅军大营暂时并不知道陈超部已越过了大金沙江,更不知晓你们有如此多的兵力!我这里有八千人马,不过里面的人比较杂,并不是一条心的,但我可以先安置那些可疑之人,驻扎去别的地方,我们这第二包围圈的范围比较的大。不过,我们周围还有个一万人马的“暹罗军”,他们是前两年暹罗国被占,无奈间才归附于缅军的,比较难办。”
“新民,你看看这个怎样?”王新会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卷纸来,递给了王新民,而王新民接过打开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
他忙问道:“昆拿太子怎么在你们手上?他不是死了吗?怎么还有玉玺的印章?”
“暹罗国的昆拿太子,现就在蛮莫城里,这些是他来蛮莫城前手写的东西。”王新会笑着说道。
“二哥,那这事可能有办法,“暹罗军”的昭录与我交好,大家都是在缅军手下混饭吃,可以说是难兄难弟了的,如果能把昆拿太子还活着的事告诉他,可能他有“反”的想法。”王新民道。
“嗯,这事你可以琢磨下,看怎样个方式与他沟通下,需要个什么东西的,我们都能想办法给你弄来。”王新会道。
王新民想了想,道:“行!我明天即可办理此事。不过,”说到这里,王新民脸上有些忧虑的问道:“爹娘怎么办?他们现在都还在贡章。”
“这事少爷跟我交了个底的,要打就要狠狠的“痛击”下缅军。据锦衣卫和我们哨探队的消息,目前太公城和贡章两地的缅军都到了蛮莫这里,只要我们这一仗打的彻底,那腾冲卫军将会直插到贡章去的。少爷的意思是想把那里愿意回来的汉人,都接到蛮莫来,而你,少爷想让你以后来治理蛮莫这块。至于“暹罗军”,则要看昆拿太子的意思,如果他们愿意,可以留在蛮莫,也可以去勐卯。待少爷有了足够的实力后,打下木邦,再顺道把昆拿太子送回暹罗国去。”王新会开诚布公的说道。
听闻王新会这话,王新民对着王新会一抱拳,道:“请二哥转告段大人,新民一定不负重托!”
“新民不必多礼,事要尽早成才行,陈超部一万五千人马现在密支那,他们的粮草有限,只要你这里妥当了,我们尽早通知他们赶到,我想,对付拿隆,应该足够了!”王新会最后道。
而对于段鹏提前知会王新民治理蛮莫城,他也是做了番深究的。
首先,蛮莫城可以说,是第一个真正属于段鹏自己的地盘,这里不比勐卯,至少勐卯在某种意义上讲,还是属于陇川宣抚司的,而蛮莫就彻头彻尾的是自己的了,更重要的是,还覆盖了后面的孟拱和密支那,这两个宝石产地,需要自家人来看管的。
其次,王新社等四兄弟就不用说了,而他们的同父异母的两个异域出生的弟弟,包括他们的父亲王定坤,可以说是都对朝廷“有想法”之人,当年王定坤的“归附”,直接导致了王家四兄弟的颠沛流离,更是致使他们的母亲“离去”,他们都是未必愿意再与朝廷有什么瓜葛的。之所以想离开缅军,应该是寄人篱下,骨肉失散的心态占了重要缘故,能给他们一个安身之地,这是一种最妥当的法子了。
再次,在这种情形之下告知于王新民,会对反击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