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宇宙浩瀚无边,到底有多大呢,就连最快的光,给你能写得出的数字,给你任何时间单位,在这个速度下,它也不能从一头跑到另外一头。
宇宙间同时也存在无数文明,但这个数字,确是可以明确数出来的,可是,没有单一的文明有这个能力统计出来,到底有多少文明,许多文明,穷极一生,也没能跨出母星,就毁灭在历史长河中。
哦,不,在宇宙里,是不能谈历史的,因为这没有一个标准。
有的文明提出宇宙是以大爆炸形式出来的,那便以大爆炸那一年出来。
但有的文明能直接证明,宇宙是另外一个大宇宙分离出来的小泡沫,后来泡沫越吹越大,他们便用分离期作为宇宙开端。
但很可惜的是,文明之间,能有接触的,少得可怜。
造物主跟他们开了个玩笑。弄了好几层过滤器。
造物主相信文明之间的交谈,融合,会发现神的秘密。
而文明的秘密,掌握在神的手中。
那么,神住在哪里?
那个地方,叫做净土。至于是谁取的,已经无从考据了,净土又是谁创建的?这倒是有记载,那个人叫‘道’。道创立净土的时候,称呼净土为天界。只是后来不知道谁改了名字,居然流传下来了。
天界是有边境的,上面布满了以太,明亮但虚无。
道觉得世界太过寂静,他给自己定了七个时间段,姑且叫天吧,道开始做一些微小的工作。
道在第一天创造了世界空间,一切有了容纳之所,并为自己铸造了身体,以人的形式,他认为最高级的生命也应该以这种形式出现。
第二天,道书写了世间一切规律,从早到晚,真是浩大的工程!第二天最后一秒,他才写完最后一个符号,并松了口气。从此万物运行便井井有条。
第三天,道从天界分离出一小部分,一口气吹进了以太,他管这个叫下界,道来到天界边境,朝着虚无扔了出去。
“咦,好像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着下去了。不管了。”
这扔出去的部分便迅速爆发开来,极短速度之内,以光速扩张,同时,他改造了天界。
第四天,道从以太之间分离了四百中元素,以同单位质量将他们排列好,将自己书写的规律放进去,一时间,天界布满了生命和元素结晶。道很开心,又补充了几千万条规律,让下界的生命,能够很好地存活下来。当然,由于下届已经被以太塞满,若是再让天界的以太进去,下界便会全面崩坏掉。
道只好用下界的元素,造就各种星系。由于部分以太缺失,下界变得暗淡下来,由以太分离的元素组成的星球,还没能变成恒星,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第五天,道创造了子民,在天界,弄了各种建筑,这对于道来说,凭空想象,真是难题。道将意识的秘密,传给了子民,子民们这时候才有了意识。
第六天,道发现没什么好做的了。便安静地看着下界发展,一不小心,睡着了。道太累了,子民们这样说着。道将自己掌管世间的一切,都传给了子民。每一位道的子民,都掌管着多种规律。
规律不同,道法相同。
第七天,道发现自己写的规律,有偏离自己意向的趋势,元素变得狂暴不安,下界的一切开始躁动,到处是大爆炸,元素按规律整合后爆炸,之后又疯狂收缩,下界开始坍缩,并以光速倒退。
只要再过两天,下界就会消失。
道猜想肯定是取走下界的以太数值出错了,但是他又发现,自己写的规律中,有个自我修复的公式,这个公式只有当下界坍缩一定程度才会起效。后来,道在静静等待。
这天,道写了本书,留给净土的子民,就消失不见了。
这本书,叫《天界法典》。
第七天结束了,下界变得安静起来,掌管观测者的子民站在天界的边境上,看着下界坍缩成一个手指大小的圆饼形状,在与天界保持一定距离,开始自旋起来。
观测者眼睛能看清下界所有东西,只要他愿意。
后来,有一位神,他掌管着《天界法典》,一天,他召集众神,说:道在《天界法典》里说了,待下界稳定之后,所有神便去沉睡。待第一位下界的祇进入天界后。再苏醒。
有人提出抗议:道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那位神摇摇头,“虽然大家都是道的继承者,但是《法典》每一句话,是道用来管理我们的规律,就像我们掌管的规律一样。我们不知道道要做什么,同理我们并不知道,规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此后,众神再无异议,待下界的自旋速度慢下来后,一批神以为这便是稳定了,就睡去了。后来,下界自旋越来越慢,众神纷纷睡去,最后剩下观测者和掌管《天界法典》的神,他们站在天界的边境,下界由开始一天自旋一次,到后来十天,一百天,后来稳定三百六十五天自旋一次。
他拉了拉对观测者,说:我们也去沉睡吧,这应该稳定下来了。
观测者目光盯着下界,深邃的眼睛能看到下界每一丝元素跳跃,此时他全神贯注地对比每一秒下界不同,只要所有元素变化不在一个固定的值,便不算完全稳定下来。他回应道:不,我还能看出变化的不同,我再等等。
那位神抱着法典来到天界的神明殿堂,将自己掌握的一丝规律刻印在手上,往大殿最上方一弹,之后便沉睡过去。
大殿的正前方是道用以太做成的雕像,那是他将下界扔出去的动作,正上方有个球,他与其他东西隔绝,是个缩小版的下界,里面只储存了所有规律,那团东西没有储存以太,是为了防止它爆发形成新的下界,道将下界视为自己最伟大的作品。
大殿分为七层,最先沉睡的神明,在第七层,每个神明,都蜷缩在一个椭圆的球中,球的边上开了个口,门口留下的位置,便是观测者的沉睡壳,而旁边,便是掌管《天界法典》的神明,他刚刚睡去,沉睡壳里,还没有填满他的呼吸。
熟睡的众神,每个人身体上面漂浮着规律,以太化成一道道光线,穿梭其中,一遍遍演示着规律。
有的规律变化无常,但是背后总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使其不偏离规律发展结果。
过了七万年,下界自旋速度将为零。观测者来到大殿,将自己一丝规律,弹入最上方,规律融入了那个小球中。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光亮闪烁,观测者才陷入沉睡。
下界停止自旋的一万年,下界再次爆发,但是下界的元素以一个稳定数值整合。那位神明手中的《天界法典》某一页开始发出一丝金光。
当下界再次爆发,意味着下界开始了寂静纪元。
-----------《天界法典》
当元素像道刚创建下界那样,第一颗恒星开始整合完毕,但是还没有开始燃烧,这次不同的是,元素已经稳定下来了,不会再次坍缩了。
七千年过去,第一颗恒星终于燃烧起来了。《天界法典》再次共鸣起来。
当下界第一颗恒星燃烧向外释放温度,下界的恒星纪元,打开新的篇章。
-----------《天界法典》
恒星纪元无比漫长,过了三十亿年,第一颗星球上出现短暂的生命,它们以微生物形式存在,三十年后恒星湮灭于新恒星形成时候引力撕扯。
恒星纪元,文明年代,开始。
-----------《天界法典》
八百年后,另外一个星球上出现了生命。至此,生命便在下界稳下脚步,在无数星球上,遍地开花。
五亿年后,照道的想法,终于有生命演化出道所希望的样子。
这个文明经过十七万年的演化,终于有生命抬头第一次仰望下界星空。他认真样子,如同观测者观察下界一样,认真,忘我。
生命开始认真凝视下界的时候,离诞生祇,只有一步之遥。
-----------《天界法典》
又过了几万年,终于,第一位祇诞生。
众神苏醒,大殿人头攒动,众神纷纷收回自己那一丝规律,当最后一个神将规律收会来之后,大家发现,那个球,多了一个亮点,它随着一道规律平行运作。但没人发觉,众神被唤醒后,纷纷出去迎接祇的到来。
神与祇,都是我意志的传承,当第一位祇来到天界时候,规律便得到完善。
-----------《天界法典》
这位祇叫阳明,第一位祇,自然是道选出来的,之后的祇,也是如此,阳明和天界众神建立了天界祇位管理中心,观测者作为总都督。由他们,指引成为祇的人来到天界。
同时,祇带来了下界文化,他称下界为宇宙,众神也觉得好听,便纳用了。
他还为众神取了名字。像那位管理《天界法典》的神明,称为法老。
法老挑选了一间建筑,用自己掌握的规律,为祇书写他们的一生,供神明和后来的祇了解。
第一本书很快写好了,取名《阳明传》。书馆的第一本书摆在了门口最显眼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