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斜坠,山鸦乱啼。林元妙四人看着眼前突兀出现的寺庙,都是欣喜异常,因为今晚终于可以不用再露宿山林里。寺庙坐北朝南,门前两座石雕的狮子,面目被风雨侵蚀得已经看不大清楚,面积并不算大,从不算很高的院墙望去,有三排房屋。驴妖自告奋勇地跑过去敲门,厚厚的木门上的红色漆料大多斑驳消失,唯有留下道道残痕。
“咚咚咚!”“有人么?”驴妖隔着大门高声喊了几遍。
过了一会,就听到门后面传来脚步声,接着木门“吱呀”一声,一位三十多岁,穿着褐色的僧袍,中等身材的和尚打开了木门。周思德急忙上前对和尚说道:“大师,我们几个人在山间行路,希望今晚能在寺庙中过一夜。”一边说着,一边从怀中掏出几块碎银子递给和尚。
原本面色带些厌烦的和尚,接过银子后,立即笑呵呵的说:“我佛慈悲!我等念佛之人怎会做那等见善不行的事呢?”随后他闪身一旁,示意林元妙几人进去。
“不知道大师法号?在下周思德,是神霄道的道士!这几位都是我的后辈子弟。”周思德开口问道。
“大师不敢当!我的法号延恒!”
林元妙一边跟在和尚后面走着,一边打量着寺庙。这间寺庙大概是元代时建造,许多砖石因为风雨侵蚀的缘故,已经失去了本来的颜色。
寺庙内的主要道路都是由成条的石块铺成,因为时间久远的缘故,石块仿佛磨融成了一个整体。
沿着道路往北走不远左右两处各有一间配殿,左面是钟楼,里面端坐着普贤菩萨的雕像,雕像前卧着一头石象;右面是鼓楼,青狮在前,护卫着端坐莲花台上的文殊菩萨。两座配殿之间是一方广场,中间靠北有一个一人多高的石雕香炉,里面插着三根粗如手臂的燃香,三缕青烟在夕阳照射下,袅娜地在虚空中飘动。香炉后面则是一座规模较大的殿堂,殿堂正门上一块匾额,上面刻着“韦陀殿”。
此时殿门敞开,依稀可见一尊两米多高的韦陀金相矗立在石制莲花宝座上。雕像前面两排蒲团,左右各六个,大概是庙中和尚念经时用的。殿堂顶的青瓦隐约可见一层青苔,两端微微翘起的飞檐,刻成蒲牢的样式。穿过韦陀大殿再往北走则是大雄宝殿,里面是佛祖金身雕像,两侧则分别排列十八罗汉。而大雄宝殿之后就是寺庙的后院,左右两排斋房,分别是僧人的卧房、厨房还有放置生活杂物的厢房,庙中的僧人为了方便远来的香客还在后院搭建了一处马棚。
一路上林元妙四人见到了几个正在忙碌的和尚,他们见到延恒后都会驻足施礼。到了后院,几个人看到棚子中站着匹黑色的骏马。
“今天晚上,你们就住在这儿吧!”
延恒把林元妙四人领到左侧最末尾的一间房子前面,打开门后安排四个人住了进去。房间墙壁上悬挂着莲花画卷,看上去宽敞明亮,有一个长条形的通铺作为床铺,还有桌椅等摆设。林元妙四人急忙称谢。
“晚上去对过的厨房吃饭要准备好银子,庙中可不供白食!”延恒笑眯眯的说完后就转身往门外走去。
突然,他好像想起什么来,扭头说道:“你们对门住着一家游玩的香客,见了后可以多亲近亲近。”不用说,马棚中的骏马很有可能就是这家香客的。
当天晚上,林元妙四人吃了饭后,就在房中谈着闲话。这时,就听见门上传来“砰砰”地敲门声。驴妖起身,打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位长相俊秀的小孩,大约五六岁的样子。此时,对门房子中已经点起了蜡烛。驴妖看着这钟灵毓秀的小孩,口水止不住流了下来。他哀怨地看了一眼林元妙,心里想:这要在以前,我会清炖了这小孩。随后,驴妖做了个凶恶的样子,阴沉沉地说:“小孩,干什么?”
哪想到这小孩竟然没有被吓到,而是笑呵呵的看驴妖的臭脸。
“叔叔,你长得怎么这么好看?”孩子独有的童音,听起来分外好听。本来因为只有一间房子居住而闷闷不乐的周念凡一听这声音,就立刻被他吸引住了。
怒火马上就要升起的吕封侯一听小孩的话语,陡然间火灭,而后换上一副自认为帅气慈祥的脸:“嗯!小孩,你叫什么?你家大人呢?”
“我叫于谦!我父亲在房中和一个和尚爷爷下棋呢!老和尚让我过来喊一位大哥哥过去!”
“嗯!他有没有说那位大哥哥叫什么?”周思德听后,心中疑惑,开口问道。
“没有!和尚爷爷只是说什么‘楼观道’”。面对周思德的突然提问,于谦一点都没有慌乱,反而条理清晰的回着话。
林元妙听到小孩说的话后,心中一惊,因为他也问过周思德有关“楼观道”的情况,但周思德却一无所知,而这山中的一个老人竟然知道。他和周思德对视了一眼,然后起身来到门口对着小孩说:“小家伙,我就是你要喊的大哥哥!”
于谦退后一步,抬着头看着林元妙,愣了一会,奇怪地说道:“我好像见过你!”而他不知道的是林元妙此时更震惊,因为他一直别在腰间的莲花如意此时竟然传来滚热的气息。这时就听对面房中传来一阵苍老的话音:“小居士,相见就是有缘,不如前来一坐!”林元妙听后对周思德等人点了点头说道:“我去看看!”
“去吧!万事小心!我在这儿接应!”周思德阻住也想一块跟去的驴妖,低声说道:“对方的修为很深,估计已经证得罗汉果位,你去么?”
“我可不去碰这霉头”驴妖边说,边退回房内。林元妙上前,牵住于谦的手,就朝对过房间走去。这时,又是一阵话音传来:“那位小道士有兴趣的话也可以一块过来听听这缘法。”周念凡听后感觉非常诧异,心中想到:你和这坏蛋说话,关我什么事。正当她犹豫不决间,于谦却跑过来高兴地拉着她的手说:“大姐姐,咱们一块!”
“嗯,你怎么看出她是一位姐姐?”驴妖纳闷的问于谦,心中却想着自己那个笨主人还是废了老大劲才认出来。
周念凡也是好奇,她的眼睛忽闪忽闪地看着这个惹人疼爱的小孩。
“这有什么!姐姐身上带有女子独有的柔媚,再加上她的身架瘦俏,肌肤细腻,还有最重要的没有喉结!这还不是女的么!”于谦拉着周念凡的手,边说边往外走。
“公子,这个小孩好聪明啊!”驴妖打着哈哈对林元妙喊着。林元妙怎么听不出来这是在讽刺自己连一个小孩都不如,但他此时却无心理会,只是率先开门进入了房间。
房间不大,墙壁上也挂着几幅与佛家故事相关的画卷,靠东的墙壁旁边放着一张木床,在房间的西侧则是一张八仙桌,两把木椅,一盏油灯放在桌边闪着明亮的光芒。两个人正在下着一盘围棋,其中年轻人约有三十来岁,身穿青色文士长袍,面容清秀,一看就是饱读诗书的样子;年老的则是一位身穿褐色长袍,面色红润的和尚。
此时,棋局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林元妙虽然不懂围棋,但也是耐着心看下去。紧跟着,于谦和周念凡也走了进来。于谦跑到老和尚旁边,说道:“老爷爷,我把他喊过来了!”而这时,老和尚也把年轻人的棋子全部围住。
“憨山大师,棋力还是这般厉害!”文士开口离座躬身行礼。
“哪里!哪里!于施主,这位就是我要为你介绍的居士!”被称呼憨山的老僧指着林元妙说。
“在下于文泽!杭州府钱塘县人士,不知小兄弟如何称呼?”
“我叫林元妙!”林元妙并没有在看于文泽,而是开口问老僧:“大师如何得知楼观道?”
老和尚双手合十,微笑道:“我和‘公度’是旧交,曾以兄弟相称,四年前他来我这儿和我辩经时,曾经对我说过有一个想拜他为师的年轻人会来到我这儿!让我照看一下!”
“拜见师叔!”林元妙急忙行礼。
“不必多礼!”老和尚摆摆手示意,然后他又指着于谦对林元妙说道:“这个小家伙你觉得怎么样?”
“似曾相识!”林元妙想了想,谨慎的说出这四个字。
“那就好!那就好!这个小家伙今后会有一些劫难,我希望到时你若有能力,就前去帮衬则个!”旁边的于文泽知道这憨山大师是位佛法精深的高僧,他说的这番话一定大有深意,急忙跪在了林元妙的身前,开口恳请道:“希望林小哥能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救护我儿!”
林元妙沉默了一会,正当他想拒绝时,周念凡开口说道:“林大哥,我喜欢小于谦!”林元妙听到她称呼自己“大哥”,心里一高兴,急忙点头说道:“一定!”
老和尚却叹了一口气,对周念凡和林元妙说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缘何缘何?”两人听得莫名其妙,不知所以。
“小居士,你腰间的如意可是一个好东西,但我看你好像不会用啊!”老和尚并没有再深入解释什么,而是指着林元妙腰间的如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