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位老和尚可算得上是一位当地很有名气的高僧了,也正是这寺里的住持方丈,老和尚为僧七十余载,行善积德、普渡众生、广结善缘,只可惜这福报唯有等下次轮回转世时才可得报了。老和尚时年已有八十多岁,在朱重八入寺后不久的一个晚上突然就圆寂坐化西去了,甚至连一封书信都不曾留下,而他做的最后一件善事就是在死前几天收了朱重八做自己的关门弟子,于是乎,朱重八成了个和尚,在那个到处闹饥荒的日子里,朱重八倒是饿不死了,而且和尚的身份也有利于逃避官府的追查,朱重八的内心不禁有几分的庆幸,看来自己终究还是有上天眷顾。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在朱重八的身上,这一历史必然规律自然也是无法被避免的,朱重八并没有过上几天安生日子,由于老和尚没有留下传位的遗命,寺里的其他和尚们就开始了夺权斗争,而朱重八这个老和尚最后招入门下的弟子则成了所有人排挤的对象,朱重八被打发到了下等僧人住的茅屋,而且被“委以重任”,挑水扫地、擦拭佛祖金身,种菜浇水,打扫茅坑,几乎包揽了寺院里所有的脏活累活,即使这样,他还是经常挨骂,在那些师兄们喝酒吃肉的时候,(元朝的时候在这方面还是“很开明很人性化”的,和现在的和尚一样,可以喝酒吃肉,还可以娶妻生子,可真是酒色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啊)他还要擦洗香客踩踏的地板,在许多人看来,朱重八似乎是个傻子,天天被人欺负,却还是跟只绵羊一样逆来顺受,任劳任怨,渐渐的,这些师兄们也就不再把他当成一个威胁了,除了日常的派发些工作给他外,也不会再特地去招惹这个年轻的小师弟,而这,正是朱重八所希望见到的,毕竟按史书上记载,这几年朱重八一直是个和尚,而朱重八每天要做的事情无外乎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要活着就行。
这一年多的和尚生涯,对于朱重八而言也是有好处的,每天繁重的劳动不仅没有削减朱重八的锐气,反而增强了他的体魄,朱重八深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个硬道理,因此除了每日的劳作外,朱重八还想方设法地跟寺里的护院僧处好关系,从这些练家子身上也学到了一些功夫。
可由于后来掌院的和尚管理不善再加上连年饥荒,昔日香火旺盛的寺院竟也逐渐衰败,到了最后,和尚们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了,于是乎,寺里的和尚们又操起了老本行——讨饭,哦不,化缘。
都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我们的朱重八同志,连化个缘也要被人欺负。这化缘也是分地域优势劣势的,哪些地方富点,大和尚们就自己去,哪些地方穷,就安排朱重八同志去,反正饿死也活该,这个年头,谁又顾得上谁的死活。
朱重八被指派的地点大概就在今天的安徽跟河南一带,就是这谁都不愿意去的地方,朱重八却欣然前往,把整个元明史都烂熟于心的朱重八,自然很清楚“自古淮阴多豪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我们的朱重八同志踏上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