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五个人都回来后,沐曼分开听了她们的说法,发现绿衣果然有问题。
她居然多买了砒霜,还在在院子里藏了一小部分,这是等着以后栽赃嫁祸用啊。
还有那个她们三个,倒是没什么异样,就是明明知道绿衣多买了砒霜却没有说……暂且认定为她们感情好吧。
可是,就因为这么一件事就怀疑或者信任她们,还不够。
看来,还得找机会试探一二。
“小柱子,你去叫辆马车来。紫衣,你前去大堂同父亲说一声,就说我今日要出去买些糕点回来。”
“是。”
“青衣,你去我房里,把我娘给我留的嫁妆拿过来。绿衣,你在这好好待着,万一二小姐、三小姐和大少爷来了,叫他们稍等些时间,我马上就回来。”
“是。”
随后,沐曼带着蓝衣、青衣、紫衣和小柱子,一起出去了。
来到这边后第一次逛街,沐曼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激动,发现这街道还挺繁华,叫卖声不断,就时不时地东买买,西看看,险些误了正事。
‘落雨间’,这是原主的母亲给原主留的铺子,除了原主,谁也不知道。
“小二,掌柜的可在?”
“掌柜的今日休息了,敢问贵人有何需求?”
“没什么,就是近日我这扳指有些生锈,想看看你家掌柜的可有什么妙计。”
小二大惊,莫非,这是……?
“贵人说笑了,尚衣局里也不会有铁匠啊!”
“没有铁匠,总有能人巧匠吧?”
小二一惊,暗号全对上了,“贵人说的是,小的这就带您去找我家掌柜的。”
说罢,两人就进去了,紫衣她们却被留在门外。
也得亏这个时候没人,不然,这对话定会被有心人听了去,指不定会发生什么。
进入内堂,一个半百老者正躺着躺椅上,是不是还哼上两口,看起来岁月静好。
可沐曼却感到了一股凄凉。
“掌柜的,有人来了。”
老者缓慢地睁开眼,看见沐曼时,脸色大变,“你…你…你是何人,姓甚名谁?”
“薛雪之女,沐曼。”
“可有凭证?”
“这张脸不够?还有那些暗号不对?我这还有没戒指,你看看。”沐曼一直知道,自己和那个母亲长得很像,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老者接过戒指,十分激动,是的,是小姐的戒指,老者激动不已,竟晕了过去。
沐曼大惊,连忙掐老者的人中,顺带把脉,发现这老者身带湿气,怕是常年遭受病痛折磨。
“小小姐,您怎么才来啊,奴才等您等得好苦啊!”老者一醒就冲着沐曼跪下,沐曼拦都拦不住。
“老人家,快快起来,莫要折煞我了,这倒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等到老人情绪稳定后,才开始同沐曼讲这些事的缘由。
原来,这位老者姓常,和前几年离去的奶娘是一对夫妻,一个替原主的母亲照顾孩子,一个打理这些店面铺子。
原主的母亲因难产去世,临走时,还不忘替原主铺路。
让奶娘和老者保持联系,等原主长大后,再接触这一切。
只是原主的父亲给原主安排了太多课业,导致原主几年来,都没有来过这。
让沐曼惊讶的是,原主的母亲做这一切事情,竟都是瞒着原主的父亲的,为什么?
“常伯,既然你是多年前就跟着我母亲的,那你可知我外祖家是谁?”
“回小小姐的话,这个小的也不知道,小的与我老伴儿,都是当年在这河口镇,被大小姐救下来的。”
沐曼有些失望,居然不知道?
“那,常伯,你这店铺打理得不错,我记得我们还有些铺子,也是你在打理?”
“回小小姐,正是。”
“那你给我讲讲。”
“这‘落雨间’是卖衣裳、布料的,每月大约能盈利两三百两,‘飘风楼’是吃饭的,每月能盈利五百两左右,‘殷霆司’是家小镖局,月盈利一百两左右,还有‘清歌亭’,是…是…”
“不会是青楼吧?”
“回小小姐的话,正是。”
沐曼笑了,这个是正和她意,她母亲真是女中豪杰,女子开青楼,这也是第一人了吧?
“那盈利呢?”
“每月盈利五万两左右。”
……
沐曼简直都不敢相信,前面你还几百两几百两的来,结果青楼能盈利几万两?
“还有吗?”
“还有些小铺子,每月也都有几十两的盈利。”
沐曼在心里算了算,好家伙,这什么都不用干,每月就可以拿五万多两银子啊,她那母亲真是个天才。
沐曼觉得自己的人生目标已经达到,要钱有钱,有生活有生活,要不是有个烦人的青梅竹马在,这个人生简直完美了。
“小小姐,小小姐?”
沐曼回过神来:“嗯?”
“这是犬子”老者一把拉过之前的小二,“小小姐这次会沐府就把他带着吧,让他在一旁伺候着。”
沐曼拧眉,这……有点麻烦啊!
常伯看见沐曼皱眉,顿时也明白了:“小小姐不要多心,小的只是觉得小姐不在,我那老伴也不在,小小姐一个人在那沐宅,出了事小的也不知道,也帮不上忙,心里急啊。小的好不容易才找回小小姐,就怕有什么闪失啊。”
“常伯多虑了,我是在想,这常大哥在这多年,认识他的人也多,贸然待在我院子里,怕是轻易被人认出来,到时候,可不太好解释。”
“小小姐说的是,可……”
“常伯莫忧,我今日带来一小厮,你同他认认,日后,就靠他来传递些消息,至于常大哥,我还要劳烦他做几件事。”
“不敢不敢,小姐请说。”说话的事常伯的儿子,常路。
“常大哥,过几日,我让小柱子带几个人来,还请常大哥送他们到镖局里去练练,若觉得他们可信,就留下来,若觉得不可信,则恢复他们的自由身即可,不过切记,不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关系。”
“是。”
“对了,常伯,还有,如果可以,我希望您可以盘下一家药店,还有,平日里若是无事,您可煎些茯苓、莲子、山药、红枣、芸豆,这对去湿气有很大的帮助。”
常伯大惊:“小小姐怎知我湿气重?”
“平日里无事,学了些岐黄之术,刚刚替你把了脉。”
常伯很是感动:“劳小小姐挂念,小的…小的真是…”
“好了常伯,又不是什么大事。”
随后,沐曼让小柱子和常路互相人了个脸,但什么也没说,直接打道回府了,临走,还不忘拿几套衣服。
回去的路上,沐曼看着自己的大包小包,觉得很有再出门扫荡一回的必要,而且,还有些正事没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