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雪先将兑卦对应的八式动作教给陈沅,又与陈沅一起吃过早饭。席间,也不隐瞒,将崇祯等人的事情跟陈沅说了。
陈沅关心花雪的身体,自然对交锋结果最是关注:“你与锦衣卫动手了?”
花雪只好解释:“姐姐你放心,我比他们都厉害,真动手也不怕,何况只是切磋?”
陈沅有些不敢相信,她也知道花雪功夫厉害,但是在苏州城称王称霸已经很夸张,怎么连保护皇帝的大内侍卫都打不过他?
“你还不满十四岁,就有这么厉害?平日里听你自夸本事高,姐姐我只以为在这苏州城,对手难寻。那锦衣卫保护皇帝的高手,就算不是天下无敌,也该是天底下数一数二的吧?怎么到你嘴里,也和土鸡瓦狗无异?”
花雪挠挠头:“姐姐,你看我如今的确年纪小,但年纪小有年纪小的打法。我教你的《易武》,是阳明公武艺大成之后所创,精妙绝伦。只是因为对算力要求甚高,所以能够练好的人甚少。而如果仅仅比较算术能力,我自信即便阳明公在世,也并不比我高明。”
陈沅虚拍了花雪一下:“小雪你才几岁,怎么口气这么大?还敢自比阳明公?”
花雪无奈:“姐姐,我这并非夸海口。”
见陈沅似仍有不信,详细解释道:“姐姐你听我给你说明。阳明公的心算之术,在儒门的确称尊。但儒门在算学上的造诣,本来就比不上墨门。儒家六艺,最后一个才是数,而墨家却是专门研究这个的。仅以算学而论,儒家没学懂《易》的,算学在墨家当学徒都不合格。”
陈沅打断:“你不是心学嫡传吗?怎么又变成墨家的了?”
花雪摇头:“我不是墨家的,只是拿来举个例子。而算学的发展,除了个人的智慧以外,还比较依靠工具。”
“工具?”
“就是工具。最早的时候,人数数只能靠手指脚趾,超过二十就不会了。后来靠结绳计数,就可以更多。再后来有了算筹,计算起来快多了。等到有了算盘,计算的速度就更快了。”
见陈沅点头,花雪接着解释:“所以,虽然说起来对先贤不敬,但当年孔子孟子,即便再强,缺乏合适的工具,算起数字来,也不会有如今随便哪个账房,拿着算盘快。”
如果不考虑个人大脑开发程度不同的问题,这个说法显然没有问题。而以陈沅的见识,也只能认可花雪所言。
花雪续道:“随着工具的发展,在算学这样的领域,后人应该比前人更强。这一点你应该可以理解吧?”
陈沅点头。
“你应该知道徐光启徐公吧?”
陈沅又点头,徐光启官至内阁,又常做实事,所以民间对他颇为称颂。
“徐公在儒学上显然不如阳明公,但是他专精算学,在算学一道上,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开创了很多新的简洁计算的方式。而我呢,对算学格外有天赋,在他的基础上又有更加深入的研究。虽然我学问与智慧尚且不能与先贤比肩,但我是在他们毕生研究的基础上,又跨了一小步。所以仅从算学的技巧上,比他们强上一些,你觉得不应该吗?”
陈沅明白了,这是人家辛辛苦苦立起了百尺竿,他站上去了当然比人家高。
见陈沅明白了,花雪接着解释:“《易武》要发挥威力,只要求两点。一是算力,二是灵巧。先要计算出敌我强弱,然后身体足够灵活,动作跟得上思维。我年龄小,身材也瘦小,对于《易武》的施展,反而是优势。就算阳明公复生,他一把年纪的身子骨,也不可能比我更灵活。所以,除了功力以外,但纯讲施展《易武》的威力,我比阳明公还要强一些。你觉得,那几个锦衣卫,会比阳明公厉害?”
陈沅摇摇头。阳明公虽然是文官,但大明的文官是的的确确带兵打仗的。阳明公当年平定宁王之乱,仅以武功而论,也是战场上杀出来的,当世称尊的高手。锦衣卫虽然应该高手辈出,但毕竟不曾征战沙场,要说比阳明公更厉害,那大明恐怕早就反攻建虏了。
“所以啊,我仗着《易武》的精妙,欺负几个没见过的锦衣卫,还是很容易的。不过姐姐你在算学与招式练成之前,千万不要逞强。”
见陈沅的确听进去了,花雪又道:“如果过几年,我身体再高大些,灵活性反倒不如现在。那时候就得靠《浩然正气》的功力,硬碰硬跟人家拼了。单用《易武》,反而没有现在厉害。这也是《易武》没有广为流传的缘故:大部分人,当他算力足够使用《易武》的时候,身体已经没有那么灵活了。这也同样是我把《易武》传与姐姐的缘故。姐姐常年习练歌舞,身体本就灵活,何况女子之身,灵活性更强,只要算学跟上,正好与《易武》相得益彰。也算是扬我心学嫡传之威!”
陈沅神色肃穆:“必不辜负弟弟心意,必不枉费阳明公心血。”
复又为花雪担心道:“难道你过几年反而会打不过他们?”
花雪笑着摇摇头:“姐姐放心。《浩然正气》是弟弟压箱底的本事,只是如今功力浅,身体弱,才不见威力。等弟弟身体长成,功力也随之增长,绝不会弱了。何况届时《易武》的招式用起来确实会生硬许多,但料敌先机的算法,却不会过时。《孙子兵法》说‘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正是此理。”
陈沅总算放心了。这时候才对皇帝南下有了些兴趣,于是问道:“皇帝南下,就为了找你?你给知府大人出的什么主意,竟然惊动了皇帝?你不是说有一个势力就能保护我吗?当官难道不是捷径?”
花雪避过前面的问题不答,回道:“当官看似势力不小,但借的是朝廷的势。对于百姓或许有生杀大权,但对于上官,反而是人为刀俎。何况皇帝?如果他也迷上了你,要我将你献上,我难道能答应?何况大明已经风雨飘摇,即便是我出山,也未必能挽救。届时有了明臣的身份,还要被一些遗老拖后腿。反不如自己起个炉灶,明失其鹿,天下共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