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281300000001

第1章 勇闯毒龙岛

【龙出没】

1910年,荷兰军官冯·汉斯布鲁克中尉驻扎在印度尼西亚,他从科莫多采珠人那里听说了一个消息:有人发现了巨型“陆龙”。于是他决定前往科莫多岛一探究竟。没过多久,荷兰军官带回了几张皮革,这些战利品外形巨大,十分坚硬,看起来就像恐龙皮。两年后,根据这几张兽皮,爪哇岛一家博物馆的馆长写了篇文章,向世界介绍了活着的“龙”。此后,科莫多岛声名鹊起,“龙出没”的消息令人兴奋不已,大家都相信世上有龙族后裔。

龙族,这两个字就像一针兴奋剂,扎在了每个探险家最敏感的神经上。一百多年来,勇士们从世界各地出发,迫不及待地踏上征途,只为一探龙穴,面见“龙颜”。

【神秘龙岛】

想到“龙岛”,先得达到“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顾名思义,这个国家由无数的岛屿构成,科莫多岛就是其中的一座。当穿梭过无数岛屿,熬完漫漫航程,停靠目的地,举目远眺,科莫多岛给你的第一印象可不平凡。视线穿过海上薄雾,一座火山岛孤悬海中,赤道天空映衬出山棱锯齿状的剪影,令人想起龙嘴里的利齿。

踏足科莫多岛,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无论是这里的险峻地势、接近40摄氏度的酷热,乃至岸边大片的红树林,这个小岛的一切事物都在告诉你:这里会出现非比寻常的生物。科莫多岛就像是现实版的侏罗纪公园,一个恰好适合“龙”栖居的戏剧场景。有趣的是,岛上还有不少人类居民,如果你遇到了他们,一定会收到最简单的忠告:不要招惹“龙”,它们有毒。

【捕龙有术】

冒险家的血,流成了地理书上的字。他们感谢善意的忠告,但不会停止探险。

克劳迪奥·西菲,身份证上写着50岁,但他看起来就像20岁的小伙子。西菲是一名生物学家兼佛罗伦萨大学讲师。从1994年开始,他就着迷于科莫多龙,为了对科莫多龙多些了解,西菲几乎没有离开过科莫多岛。尽管西菲声称自己一颗红心只为科研跳动,绝不干冒险之类的事,但他干的所有事情都表明:这个意大利老头儿口是心非,他是个彻彻底底的冒险家!

普通人享受午后时光,喝杯咖啡,看看杂志,就这样打发了。西菲享受午后时光,盘算着如何抓住一条龙。

要想抓一条传说中的龙,根据西菲的经验,你得先准备:百斤鲜肉、九个壮小伙、三只三米长的铁笼、一个木桶。准备妥当,搞一个激动人心的演讲,等待大伙兴奋地嗷嗷叫,立刻开始捕龙。

首先,把肉切好,分成九袋;接着,给壮小伙们分配工作,让每两个人扛一个铁笼,一个人拎三袋肉。接着,带领你的队伍朝着高山进发,别走大道,要走没人的山路,忘了脚底板的疼,因为还有更疼的。赤道的阳光透过密林叶子的缝隙,直射地面,每当你不慎被光柱晒到,就体会到什么叫烙铁烫肉。但是没空喊疼,大家得赶紧找个空地放第一个铁笼,扔进去一袋肉作诱饵,再掏出两袋挂在通风的地方,让肉味更浓厚。现在,每三个人抬一个笼子,轻松了许多,继续走一小时,放下第二个笼子,重复第一轮的所有动作;别喊累,再走一个小时,放下最后的笼子,大功告成,可以返回营地了。

在营地里,准备的木桶可以派上用场了,用它打上凉水,痛快地洗个凉水澡。西菲向所有捕龙爱好者强调:不要犹豫,立刻去睡觉!因为接下来几天,你没有假期,早晚都得上山检查铁笼。一般情况下,空空如也的笼子会让你白跑一趟,但如果你够幸运,笼子里会有这样一种猎物:它们皮肤粗糙,身上长满了隆起的疙瘩,没有鳞片,粗厚的硬皮像盔甲一样保护身体。仔细打量一下,这些怪物头至尾长3米左右;背至脚半米上下;流着粘液一样的口水,不时吐出一根细长的分叉舌头。

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有毒动物——科莫多龙。

【龙种之谜】

人类得知这种动物的存在已有一个世纪之久,它的秘密却仍有大半藏在迷雾之中。关于这个巨兽,人们通常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科莫多龙是不是活着的恐龙,或者是恐龙后代?

答案令人失望,西菲说科莫多龙并非恐龙,也非龙裔,它们的血缘关系很远。科莫多龙,这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名字,其实是一种蜥蜴。

科莫多龙大部分时间都在晒太阳,一方面这是天性,蜥蜴都是冷血动物,需要晒太阳;另一方面也是它作为岛主的特权。科莫多龙不喜欢外面的世界,它们只喜欢自己的老家,印度尼西亚群岛的中段,小巽(xun四声)他群岛,也就是人们口中的“毒龙岛”。这些岛由火山喷发而成,火山的山腰上有层层密林,山脚下是稀疏的草原。这些岛的土壤是褐色,科莫多龙的肤色与之一致,真是“有其岛必有其龙”。

地球上仅有这几座岛是由蜥蜴主宰生态,

西菲对科莫多龙的岛主地位很困惑,为什么不爱运动,又懒又慢的蜥蜴,竟然有办法控制一座岛,成为食物链顶峰的掠食者?

【“巨人症”蜥蜴?】

科莫多龙,最长可达三米,最重可达165公斤,这不是蜥蜴的风格,这是恐龙的风格。但是我们知道,科莫多龙并不是恐龙。于是,有些科学家认为它可能得了“巨人症”,这是一种只能在岛屿出现的动物变异。

一般来说,动物的体型会受到外在限制,比如天敌、食物数量、栖息地大小等等,但如果某种动物能够脱离丰富的生态系统,进入一个物种匮乏的环境,它就能摆脱生态限制。这个理论有很多证据,比如加拉帕格斯象龟,还有已经灭绝的新西兰恐鸟。它们都生活在偏远的岛屿上,而且体型变得巨大。

原先认为,这就是发生在科莫多龙身上的情况:小蜥蜴无忧无虑,最终长成了巨蜥蜴。毕竟,从很多角度看,“巨型化”都能解释通。

根据这个理论,科莫多龙的祖先在四千万年前遍布亚洲各地,趁海平面降低时在各岛间来回游荡,最终约在四百万年前来到小巽他群岛。后来因为海平面抬升,群岛与世隔绝,帮助小蜥蜴长成了“蜥蜴巨人”。

【失落世界的幸存者】

2006年,澳大利亚东部出土了一只巨蜥化石,它的特征和现今的科莫多巨龙一样,几乎没有区别。该化石的年代超过四百万年,推翻了此前的假说——科莫多龙并非患了“巨人症”。

这化石的主人显然不是被岛屿变大的,事实上,在它生存的那个年代,巨型爬行动物不算少,科莫多龙就是其中的普通一员。结果,科莫多龙可能因为败给其他肉食动物,离开了大陆。如今它只能退守几个小岛,主宰岛屿食物链,当个岛大王。

由此可知,科莫多龙并不是因为在海岛生活,患上了“巨人症”,而是远古失落世界的幸存者。作为远古世界的孤岛幸存者,虽然无法再次踏上大陆,但毕竟还能看一看海景。而那些跟它一同漫步的远古生物,没有几个活到今天。

【嘴有毒!】

一种远古化石级大蜥蜴。怎么在现代求生呢?简单地说:靠体重来威震八方。单单一条科莫多龙就能放倒跟自己差不多大的猎物,而小巽他群岛并不缺乏这种猎物。

科莫多龙很适合捕猎大动物,因为它有一组好工具:整整六十颗锯齿状牙齿,锋利程度堪比鲨鱼牙。不过“龙牙”轻易见不到,专家认为,这些牙齿覆盖着一层薄膜,就像保护套一样,当吃东西时才会翻开。然而,科莫多龙还有一个问题——牙尖嘴不利,一口大尖牙配上了个没劲儿的嘴。它的头颅和双颚的肌肉组织不发达,无法胜任怒咬的工作。和体型相当的鳄鱼相比,科莫多龙的咬合力只有鳄鱼的六分之一。

曾经科学界一度认为,科莫多龙是靠喂养小弟来弥补缺点,它的小弟就是:细菌。科莫多龙食肉,再加上从不刷牙,它的森森巨口就是培养细菌的最佳温床,那里能够养活多达57种强效细菌,比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过去认为,就算只是被他们的“毒嘴”稍微划破,伤口很快就会腐烂。不幸“中毒”的受害者不会立刻归西,甚至能奔跑逃走。不过饥饿的“毒龙”一点也不慌张,它能以分叉的舌头捕捉空气中的气味,嗅出猎物所散发的微弱气息,耐心地跟在受伤猎物的身后,如死神一般如影随形。最终,猎物轰然倒地,奄奄一息,科莫多龙慢悠悠地靠上去,享用大餐。

【毒龙真相】

围观者纷纷表示,应当颁发给科莫多龙一个世界纪录:拥有世界上最毒最肮的嘴。还没来得及颁奖,科学家又出来认错了:对不起!关于这种大蜥蜴的研究,我们又栽了个跟头。科莫多龙利用嘴“脏”来捕猎的判断,不完全正确……

科学家发现,毒龙的唾液之所以致命,并非仅仅因为细菌。

2009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每条科莫多龙口中的细菌种类截然不同,所以靠细菌毙敌不是狩猎的全过程,背后肯定还有更多隐情。带着这个疑问,布莱恩·佛莱博士动手了,他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毒液专家,他解剖了两头科莫多龙,赫然发现它们的下颚各有一对毒腺。

科莫多龙的毒腺生产致命毒液,毒性相当于世上最毒的蛇类毒液。佛莱认为,这是爬行类动物中最为复杂的毒液系统。不像蛇类依靠迅速出击来咬伤猎物,追求一击毙命。科莫多龙用的是“慢毒”:将利齿钉进猎物体内,传送毒液。如果猎物没有立即死亡的话,就会血流不止,因为毒液能降低血压,削弱凝血功能,导致失血和休克,直到命丧黄泉。这是一种高明的下毒方法,很适合科莫多龙。

按佛莱的话说:“它们身上有一整套完备的军火体系。”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科莫多龙是爬行动物,代谢很慢,爆发力和耐力都不足,无法跟猎物长久搏斗。如果使用一种慢性毒药,就能避免猎物的激烈挣扎,回避了正面冲突。对它来说,缓慢的毒药只是多花点时间等待,俗话说耐心是美德,这种美德不仅可以避免受伤,同时还能回报一顿大餐。

佛莱博士的研究很重要,推翻了很多旧知识,填补了科莫多龙研究的一项空白。这位毒液学家为科莫多龙正了名,巩固了“毒龙”的名声。如果佛莱博士说的没错,那科莫多龙确实受到过自然的眷顾,它的毒液是精心挑选,经过演化淬炼而成的致命武器。“毒龙”之称,名不虚传。

【与龙共舞】

目前,科莫多龙都生活在岛上的国家公园,与人类井水不犯河水。但是,跟“毒龙”同居绝不能掉以轻心。一位岛民告诉游客说:我这辈子见过最惊心动魄的自然景象,就是科莫多龙痛下杀手的画面。水牛被几只吐着舌头,敏捷异常的“毒龙”搏倒,牛身上满是血液和唾液混合而成的骇人粘液……最恐怖的噩梦也不过如此。

这场景会让人从后背升起一股凉意。当目睹这种屠杀场面,且凶手是体型硕大的爬行动物,会催生一种时空错乱感。你会认为自己阴差阳错之间返回远古,看到了一幕巨兽时代的杀戮大戏,正活生生在你面前上演。

同类推荐
  • 风来花落知多少

    风来花落知多少

    在受伤的日子里看透了很多事,也看透了身边的许多人,产生了很多曾经没有的想法,懂得什么就是现实,什么本就需要云烟一过,无需追溯。
  • 寻找平凡

    寻找平凡

    这里面没有斗气,没有魔法,没有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东西,有的只是现实存在的真实,讲的是一个真实的90后的人生经历,一个不出色的、没有理想、没有方向的、喜欢悲从中来的90后的故事,里面有成长的烦恼与困惑,也许你能从中读出一些属于你的东西。
  • 燃烧的篮球

    燃烧的篮球

    是一部关于篮球的。先是男主角经历了一些挫折,然后他克服了重重困难登上了王者之巅
  • 偶来一记

    偶来一记

    这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是我的有感,并不属实。而我,发表出去不过是想着能不能挣个小钱,不过写作也是个人爱好之一
  • 热风之风言风语

    热风之风言风语

    我想把我说给你听,我想把我写给你看,等风,等雨,等你来,我却说起别人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夜湘汐

    夜湘汐

    远嫁匈奴的公主,临行前竟生下了一个女婴夜湘汐。人人都以为她是瑜嫔之女,不料她的身世特殊。成年之后,亭亭玉立,倾慕者无数。“湘汐,对不起"”嫁给我“一朝成为王后,母仪天下,不料她的身世又令她陷入风波。”如果有来生,我只愿与你做一对平凡夫妻“纵观全书,一位传奇女子的一生。读者交流群:308333995
  • 上海巴子

    上海巴子

    有这么一类群体,上海人叫他们乡下人,外地人叫他们上海人,他们自称是上海巴子,他们的标签是知青子女。三代人,祖辈与父辈、父辈与孙辈?渴求身份的认同,挣扎在城市的每个阶层。两个知青子女长大后走到一起的故事。
  • 弑神者的游戏

    弑神者的游戏

    元年7842年虚界的诞生黑暗把天空吞噬,裂开了,是空中的裂缝,透着无尽的死亡和恐惧。大地轰鸣,漆黑的天空仿佛成了吞食世界的巨兽。剧烈的震动,城市早就成了废墟,残吁苟气的人们在绝望中奔跑着,一个个走过伫立着的废墟,随风流动的,如火花一般暗色的光芒,在黑暗中眼瞳与半空的裂缝-那光明与黑暗的交织的疯狂而暴躁的能量相互呼应者。这时……光明与黑暗双飞而逝,没入了地平线……空洞的世界,又剩下暗紫色的光火,闪烁着……
  • 詹姆波特外传

    詹姆波特外传

    破斧酒吧外的街道里,有一群怪异的人,他们总是穿着长袍,带着尖尖的帽子,口中还念念有词,更可笑的是,这种奇怪的打扮,竟然普及到了十一岁的小孩!
  • 魔法元素的降临

    魔法元素的降临

    21世纪,科技急速发展的时代,可是如果没有了光,没有了电,当一切那么基础的都发生了改变。什么能支持我们的社会继续运转?
  • COLUMBA

    COLUMB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某个屌丝要修真

    某个屌丝要修真

    看一个乡下三无宅男屌丝励志摆脱他平凡的一身,可是他要钱没钱要运气没运气想修真没师傅更没有主角掉下山崖的机缘练丹没丹炉怎么办没关系乡下土灶台正好可以练丹,请看一个三无宅男屌丝怎样逆袭修真主宰宇宙鸿荒。
  • 少林游侠

    少林游侠

    纯真少林武僧为寻佛尊踏入凡尘,破七情六欲阅人间烟火……
  • 九十九次索吻

    九十九次索吻

    公司失业,男友分手,自己的命运是否走到尽头,当他如阳光一般降临,拯救自己。爱的枷锁是否松动。他,站在财富金字塔中最高处,自己,却站在最底层。身世之谜,能让自己与他走下去吗?
  • boss大人小心:她背后的秘密

    boss大人小心:她背后的秘密

    夏天来了,所以天也很早就黑了。在柳家的大豪宅里面,柳如梦在大豪宅的后院玩耍。其实是在泡温泉,柳家后院的正面就是一个大池子泡温泉的地方。又顺滑又黑的及半腰的长发,紧紧的贴着白皙、嫩稚的后背。穿着一身薄薄的、抹胸的、若隐若现的浅紫色及腿连衣裙,温泉里面的蒸汽冒上来,犹如从天而下的绝世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