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了两个猎人,纳臣向着马群驰去。这被札刺亦儿部人抢掠而来的马匹,居然只有几个孩童看守,附近再无别人。
他一不做二不休,冲了过去,一并砍死于刀下。然后,擎了猎鹰,驱赶马群,回到那莫伦的旧帐地。
纳臣不敢在此久留。叫几个老妇人抓紧收拾停当,便带着海都和她们一起,前往巴儿忽地方去。
纳臣给自己老丈人家带来如此众多的马匹,老泰山心情非常愉悦。说喜笑颜开也不为过。
巴儿忽惕部族的人们本来就对纳臣的智勇双全非常欣赏,这次又收获颇丰,更是对其推崇有加。
纳臣在老丈人家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了。
人们因为纳臣,必然不敢轻视海都。都对海都这个孩子颇为照顾。
尤为关键的是,海都这个孩子也非常争气,特别给纳臣这个叔叔长脸。
海都生的是虎头虎脑,颇为健壮。在那个冷兵器时代,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尤其显得关键。
软件软一点没有关系,硬件必须得硬。身体牛掰是你这个人牛掰的前提条件。
海都才十五岁,身高就已经超越了他的堂叔纳臣。虎背熊腰的海都走起路来都是虎虎生风。
而且,人家海都的软件也不软。争战、苦难和复杂的外部环境全方位地磨炼了他的意志。
苦难这个东西,如果它是东西的话,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它能让不行的人的更加不行,而让行的人则愈来愈行。
我们读史就会发现,但凡能做出一番成就的人,不分男女老少,很少不是在苦难的泥潭中走出来的。
包括后面将出场的海都的后代,闻名世界的成吉思汗铁木真。后面我们会有详细叙述。
海都在堂叔纳臣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年少的海都逐渐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彪悍勇士。同龄的孩子没有一个敢小瞧他的。
但是如果有人恃强凌弱,欺负别人,海都却不肯坐视不管。他自发地就要出面伸张所谓正义。
虽然那个时代,人们普遍都是恃强凌弱的坚定实践者。
总之,种种迹象表面,这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海都,他的方方面面都开始展露出非比寻常的才情。
以至于巴儿忽惕部的民众,没有办法不对他产生愈来愈多的好感。
几年之后,人们对海都的好感就像流感一样,迅猛地传播开来。
终于有一天,巴儿忽惕部的人们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首领不是海都呢?
他那么真诚,又那么热情,还那么男人,就是他了!就应该是他!!
于是,在那个年代的世界上,最无悬念的选举,在蓝天白云之下,欢快的发生了。
海都,这个来自孛儿只斤氏的男人,在举目无亲(这个时候,疼爱他的六叔已经长辞人间了)的巴儿忽惕部成为了最实至名归的首领。
海都成为巴儿忽惕部的首领以后,又励志图强,开始收拢当年被札剌亦儿人打散的蒙古孛儿只斤部自己的属民。
他迅速恢复了蒙古部落的阵容,其他同宗的尼伦蒙古和迭儿列斤蒙古部众也逐渐前来归附他。
他曾经失去了不曾想过的失去,如今,也得到了不曾想过的得到。
然而海都并没有因此而固步自封,或者说得意忘形。他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
首当其冲的便是报仇雪恨。海都家的灭门之仇,从他幼小的时候便已经在心间深深地扎下了根。
再加上叔叔纳臣在耳边不厌其烦地提醒,海都的复仇火焰自然是越烧越旺。
如今已是巴儿忽惕部首领的海都,经过长时间的准备,终于把对札刺亦儿部的报复大计提上了议事日程。
问题不在于什么时候动手,问题是怎么对他们动手。
海都的想法是,不战则已,战则必胜。必须一举拿下他人生中的这次首战对象。这是一场非比寻常的战斗。
说它非比寻常,一来是,这是海都成为首领后第一次带领大家发动的规模最大的战役;
二是,斗争的对象相对于巴儿忽惕部来说还是非常强大的。
札刺亦儿部虽然被强大的辽军打的落花流水,但我们依旧不能小觑他们的战斗力。
毕竟人家也是经历过大战洗礼的。无论战斗经验和战斗意识,都值得海都格外小心谨慎。
海都和部下诸将经过一天一夜的讨论,最终决定采取草原上一贯最擅长的偷袭作为此次战争的开场白。
偷袭的内在逻辑就是先下手为强,就是要先发制人。
海都派出了为数众多的人四下打探札刺亦儿部的虚实,比较详尽地掌握了他们的各个据点。
然后瞅准时机,发动了全方位的袭击。
在今天的贝加尔湖附近,拼力厮杀,将其主力击败。
札剌亦儿人被打的七零八落,再也没有力量进行有效的反击。
便归顺了海都。
部分人成为孛儿只斤部的家奴。
这一仗海都完胜对手。
蒙古孛儿只斤部势力逐渐强盛,附近各部相继归附,臣民人数日渐增加。
就是这一时期,逐渐形成了最初蒙古国的雏形----早期的蒙古部落联合体兀鲁思(国家的意思)。
根据北方草原民族的习惯,兀鲁思内一致推举海都为汗,这就形成了蒙古国家的早期形式。
当时牛羊遍野、百姓安居乐业,海都的兀鲁思成为了蒙古高原的强盛大部。
在兀鲁思内,既有蒙古人,又有巴儿忽惕人,还有被其征服的札刺亦儿人和“四傍部族归之
者”。
这就包括史书上称之为靠狩猎为生的“林木中百姓”和靠放牧为生的“毡房中百姓”。
海都的兀鲁思完全是由各部落混合组成的,为13世纪后蒙古的兴起确立了坚实的基础。
海都的大儿子的一个孙子,就是合不勒可汗。海都的二儿子的一个孙子,是俺巴孩可汗。合不勒可汗的第四个儿子,是忽图刺可汗。这三个可汗,是成吉思可汗之前仅有的三个可汗。
蒙古历史上第一位汗海都去世以后,联合起来的原各个部落似乎被他的三个儿子分而有之了。
儿子们一分家,这肯定会削弱刚刚建立起来的汗位的影响力。
关于海都的继承人——长子伯升豁儿多黑申(“多黑申”是猛隼之意)的情况,史书上几乎没有什么记载。
估计伯升豁儿多黑申在位期间的作为应该非常有限。
但是,伯升豁儿多黑申的孙子合不勒汗却是一位有为之君。我们不得不对这个真正的当世之汗多说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