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都,新郑。
自从呼邪王屠金陵的消息传来,大梁的朝堂之上主战派越的静默了,往日里吵得不可开交的群臣此时都纷纷闭上了嘴巴,因为他们知道如何通过争吵为自己活着自己所属的势力赢得利益,却完全不知道如何让即将攻向京城的数十万大军退去。
但是北蛮大军并不会因为他们的静默而自动退去,这该商量的办法还是要商量的,在梁皇焦急的催促下文武百官开始商量着各种办法,派出使者和金陵那里的呼邪王接触,试探看看是不是有议和的希望,号令天下赶来京城勤王,亦或是......看看有没有办法从呼邪王手中逃出一条生路。
一直到三月三日,休整了数天的呼邪王大军于这天早晨兵临新郑城下。
远远望去旌旗蔽日,甲兵如林,几乎凝聚成实质的军煞气飘散在虚空中,黑红一片,压的城头上那多年经历战争的军士们脸色苍白,隔着老远,他们也能看得到蛮族军士脸上的凶芒。那是一种渴望胜利,渴望战争,甚至渴望杀戮的神情。
北方的战乱已经持续了数千年,在这种环境下“胜利即是一切”的理念已经深深地刻在北方人的骨子里,适应战争的制度也极大地刺激了士兵的积极性。
北方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只要我上了战场,我就可能获得一切,除了可汗与祭祀长老的位子。”
此时城中上的守将是兵部尚书张果,八十几岁的他也是一个先天顶峰的武者,但是在军事方面,这位年龄颇大的武将却是有些平庸。至少直到呼邪王将臃肿的部族联军完美地安排到新郑城的四个城门处,并且分派好各大军团的职责之时,这位外表不过是五十多岁的老将却是连围城大军的实力都还未合计出来,更不要说针对性布防了。
此方世界超凡之力盛行,军队的实力自然不能只看人数,那数百万金陵民兵可能连十万呼邪王本部都不如,然而攻城时那数百万炮灰又要比十万精锐好用。所以能不能迅速估算出对方大概有多少实力,是一个将军的能力表现。
可是新郑的老将却足足花了数时辰的时间才决定把'绝大多数兵力放在北门,毕竟传说中凶名远扬的北方最强的呼邪王,凶威比起被萧羽击败的匈人头曼王是有过之无不及,这次蛮族南下,极有可能就是由呼邪王组织的……
不得不说的是,萧羽年年向国都上呈的情报。全部都让梁国大臣,丢到了杂物间里,以至于他们根本不清楚,北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情况,他们甚至以为如果不是呼邪王击败了王冕大军,城下的这批蛮子,甚至连盔甲都没得穿,而北方的蛮族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开始收集南方的材料,并且在各地安插了不少的草原商人作为探子。此次呼邪王能够兵贵神速,也是有一大批草原商作为带路党。
……
时间退回三天前――金陵城外,呼邪王牙帐。
金陵城被呼邪王送给了当地豪强,在夺取了大批军械之后,呼邪王就率领大军来到了金陵城外的一片荒野之上,并在这里召集北方诸部,商量进攻梁国都城的事宜。
呼邪王攻打新郑城,自然少不了新郑的信息,于是在呼邪王的要求下金陵城的豪强们将新郑的信息整理了一下,上报给了呼邪王,丝毫不顾及自己的行为是有多卖国。
“新郑城,全长一万五千三百丈高八丈七尺,梁太祖初平十四年建成,城防一般,城东设武库三处,内有众多原始城防武器,城南原有火器库一处,五年前被拆除,城中有甲胄六十八万四千人。练体期武者……诸位可汗,以上就是新郑城的全部信息。”
按理来说,新郑是梁国的国都,那里的军事情报可是梁国机密,一般人压根没法知道,
可是这个跪在王帐中间的青年却是将这机密抖得干干净净,若是有个新郑人在这里,多半会被吓死,应为这份情报里面覆盖了新郑所有的资料!
而大帐中所有可汗的脸色顿时潮红,甚至有几分不敢相信,在他们看来新郑的守卫太弱了。
且不说城中甲士只有六十万,就是他们有百万甲士,众可汗也依然会以为新郑守卫太弱,这并不是自负而是事实,无论是从个人战力上来说,还是从团队合作上来说,北方大军远胜南方,更重要的是,新郑的火器部队太少了。
火器是近五十年来兴起的的新式武装,威力不差,对于炼体武者来说,正面挨到一火箭不死也就残了,更不要说重型青铜大筒了,几乎是一轰下去先天强者都得重伤,攻城的话只要能把大筒拉到距离城墙不超过一百丈的地方来上一发,那么这段城墙就废了。而正好北方是重型火炮的发源地,匈人部族在三十年前就是重型火炮的主要生产地,这回南下,匈人族给每个部族装备了足够的青铜火筒。而新郑城中居然连火箭箱都没有,几乎不用指望城墙能够保住了,
与梁都虚弱的守卫力量相反,梁都的财富却是让所有可汗眼红不已的,那怕是匈人王城与之相比也是小巫见大巫,更重要的是梁都囤积着大量修炼资源,如果得到,完全可以培养出一支强军。在这种致命的诱惑之下,大帐中的众多小部族的可汗瞬间眼放红光,恨不得立马带着军队杀向新郑城。
对于众多可汗目光中的贪婪,呼邪王也是暗自点了点头,贪婪就代表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这点对于呼邪王来说可是好事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一家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打下新郑城后还要防备自己人,与其这样还不如把所有人拉上来,随后再分配。
“诸位切勿掉以轻心,要打梁都新郑,我们就要商量出一个法子……”呼邪王也是人老成精了,隐晦的说出了联手的意思,
众多可汗自然是心照不宣,互相打着眼色,瞬间统一了意见。
“呼邪王说的不错,我等全凭呼邪王安排。”
“哈哈,诸位弟兄客气了,什么安不安排,按老规矩办了就是,打下'新郑,按出力大小分配战力品,话不多说,我金帐部,出兵二十六万,大筒五十台,负责北门,至于诸位的任务,待这个小友汇报一下梁皇可能动用得外力情况,咱们就开始讨论。”
呼邪王选择北门,是为了与林锋和万副将带来的梁武卒旧部较量一下,但大帐中的可汗们绝大多数都不清楚那天晚上的十日之约,还以为呼邪王是为了和他们交好才会选择进攻最没油水,最难攻打的北城门。
“呼邪王如此优待了,俺渣木也不是什么没心没肺的人,古有投桃报李,我渣木身无长处,愿尊呼邪王为此次联军统帅,帐外数万儿郎都交给呼邪王指挥了。您叫我向东我绝不向西。”
这话一出,所有人纷纷效仿,毕竟在混乱的北方当可汗,没点脑子可不行。
“我都旭也愿意……”
“我也门与两位意见相同……”
……
一阵热闹之后,所有的可汗都
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至于反对的嘛,连影子都没有。
“既然如此,那么小子,你来说说梁皇可能会从那调来勤王军前去新郑。”
“是。”青年不敢有异议,“根据本家在新郑的线人说,目前梁皇最大的救兵还在江浙十郡之地……”
“垃圾!”一个带着轻蔑语气的声音响起,丝毫不客气地打断了正在汇报资料的梁人青年。
“呼邪汗,梁都新郑的实力既然如此衰弱,你就直接攻占就行了,何必要商量什么计划呢?若是你金帐部实力不济,我兀骨部可在十日之内打下江浙十郡,挥师西进,打下新郑。”
此话一出大帐里的所有人瞬间
脸色阴沉,
但无论来人如何用轻蔑的目光挑衅,敢于跳出来反驳的人却是一个也没有。只有呼邪王那苍老的面孔上露出了一丝冷笑。
“昌卡王的儿子?你确定你们部能打下新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