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中关村电子产品市场,我立刻找到队长,说自己准备辞职。队长跟我打起了哈哈,说什么如果我不习惯白班,立刻就调我回夜班,他甚至特批了我一天假,让我好好休息休息。而我也正好需要时间找房子,因此也就随口应了下来。
第二天上夜班的时候,队长又给我安排了一个美差:跟保洁——从晚上九点半跟到凌晨十二点多,然后就可以一觉睡到大天亮。我随保洁来到指定的楼层,习惯性的找了个舒服的沙发窝着看起电子书来。但是只看了一会儿,我就觉得无趣。千篇一律的情节,狗血的剧情,让我有种想吐的冲动。
“唉——”叹了口气,我站起身来,向四周打量。说起了不怕大家笑话,我在那里当了半年多的保安,对商场里的店铺却异常不熟悉,我熟悉的只是那几条经常走的、回宿舍和去卫生间的过道。
我在店铺间信步走着,觉得那些店铺比自己想象中要差了许多。转到中间楼梯的时候,我忽然听到有人轻声的哼着歌。
“大半夜的,谁在唱歌?”我心中疑惑着,寻着声音绕过电梯,看到了正一边哼歌,一边埋头拖地的保洁阿姨。她看上去大约四十多岁,拖地动作干净利落,一看就知道是老手。
“阿姨——”我打了个招呼走上前。
“喔——”她有些愣神的看了我一眼。
“阿姨,看你一边打扫卫生,还有心情哼歌,你一定很喜欢这份工作吧?”我自顾自的问道。
“喜欢?谁会喜欢这破烂工作?”保洁阿姨皱起眉头,操一口山东的口音说道。
“哦,我看你哼着歌很开心的样子,所以误会了。”我幸幸的解释道。
“我确实不喜欢这工作,咱不说它又脏员累,就凭这天天半夜才能回家睡觉就够人受的。”保洁阿姨,说着,手上的活却没停下,“可话又说回来了,这活比在家种地轻松多了,工资也还行。像我这么大年纪又没文化的人,除了卖力气,也没啥可做的。”
“呵呵……”我笑了笑,刚要走开,保洁阿姨又开口了,她说:
“我没文化是没文化,可我知道一个理,我们那边种地的都知道。这越累的活,你越要哼着歌干。你想啊,活就够苦的了,你再不自己给自己点好颜色看,那不是在伤口上按了一把盐吗?小伙子,你说是吗?”
“对对,”我同意道,“人吗就要学会苦中作乐,哼着歌把那苦活累活干。”
“就是那么个理。”
“我记住了,多谢阿姨赐教!”我并开玩笑的说道。
“你——”保洁阿姨停止干活,直起腰身,第一次认真的打量起我来。直看的我心虚不矣时,她才笑道:
“你今天和之前很不同啊!”
“之前?咱们见过面吗?”我狐疑的问道。
“见过好多次了,每次都是你看我打扫卫生。”保洁阿姨说,“之前你都是一副睡着的样子,萎坐在那里,从来不抬头看人,我和你打招呼,你也从来不搭理。”
“哦,那真是对不住了,”我诚恳的说,“我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发生那种事了,阿姨。”
“嗯,这就对了,一个半大小伙子,哪能整天像个病秧子?”
之后,我很自然的和保洁阿姨聊了起来。她很健谈,主动说起了自己的儿子。
保洁阿姨告诉我,她上初一那会儿,学习成绩可好了,全校第一不说,在全县都是前20名。村里的人和学校的老师,都说她儿子将来准能考上北大清华,而她和自己的丈夫也觉得儿子的前途一片光明——他们私下说,若是在旧社会,儿子准能拿个头名状元回家。
为了让儿子吃的好些,喝的好些,也为了儿子读大学、读博士积攒学费,保洁阿姨夫妻二人决定来北京打工,他们村里有几话夫妻二人在北京打工的,每次回家都买很多好东西,一看就是有钱的主儿。
来到北京,在老乡的帮助下,保洁阿姨和丈夫很快安定了下来,他们在五环外的平房区阻了两间房,她自己找了一份做保洁的工作,她丈夫则买了一辆三轮车,满北京城跑着收破烂、捡破烂。
虽然他们二人一天到晚忙的不可开交,到家随便吃两口,累的倒头便睡的和死猪似的,但他们从来没叫一声苦,没抱怨一声累。因为他们的收入在增加,他们给儿子的零花钱从一个月三十块,涨到了一个月一百块。
保洁阿姨出来打工的第一年过年的时候没回家,给儿子和父母寄了3000块钱;第二年过年的时候,他们仍然没回家,给儿子和母亲寄了5000块钱,这些都是给儿子的生活费。他们不回家,不是因为不想儿子,而是想借春节的东风多赚些钱,同时还省才了路费。
第三年,春天的时候,保洁阿姨自己回了趟家,因为儿子要高考了。本来,保洁阿姨非常开心,终于能见到朝思暮想的儿子了。为此,他特意花了六百多块钱,给儿子买了一身漂亮的衣服。可是,事实与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保洁阿姨特意选了一个周末回家,儿子在电话中告诉过她现在他住校,只在周末的时候才回爷爷奶奶家。在保洁阿姨的记忆中,儿子是非常乖的,周末都是认真的在家做作业、看书,从来不乱跑。
一到家门口,保洁阿姨就叫儿子的名字,可是迎出来的只有两位老人。公公婆婆告诉她,他儿子住校之后,个把月才回来一次,每次回来都是要了钱就走,别的什么也不说。
保洁阿姨思子心切,顾不上休息,立刻跑到了儿子的学校。但因为是周末,学校老师都不在,她向几个学生打听了一下,也没打听到自己儿子的住处。无奈之余,保洁阿姨只得挨到周一。一大早她就跑到了学校,在校门口,堵住了儿子的班主任。
当保洁阿姨向儿子的班主任问起儿子的情况时,班主任非常惊讶,他说,你们不是把儿子接到北京去读书了吗?
保洁阿姨一听这话,脑袋翁的一下,她知道一定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儿。班主任把她带到办公室,然后告诉她,她儿子初二的时候,成绩直线下滑,各科的老师、学校的校长、还有他自己,都找他谈了许多初话,可是一点效果都没有。
老师们还三天两头的跑到他家中家访,但见到的都是儿子的爷爷奶奶,两个老人都已经七十多岁了,根本没什么能力和精力管教孙子。另一方面,老师们也没能从两位老人那里问出保洁阿姨夫妻二人的联系方式。
这样折腾了大半年,老师们都心灰意冷,毕竟一个再优秀的学生,于他们的收入和未来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那之后,保洁阿姨的儿子更是破罐子破摔了,不但上课睡觉,还经常逃课,有时候三天见不到人都是正常的。
初三一开学,保洁阿姨的儿子就找上了班主任,说父母知道了自己成绩下滑的事儿,为了帮他提高成绩,已经在北京帮他联系了一所学校,所以他要退学了。班主任早就对他不抱任何希望了,自然就同意了。
保洁阿姨说,她听了那一翻话,简直就是五雷轰顶,她差点儿哭着给班主任跪下,求他帮自己找回儿子。班主任也算是个热心人,他带着保洁阿姨来到教室,问了几个和她儿子关系比较铁的同学,终于知道了儿子的下落——她儿子在学校东面的那家网吧!
保洁阿姨一路跑到网吧,她冲进去转了五圈,才在烟雾中找到了自己的儿子——她简直不敢相信那就是她的儿子。在她的记忆中,儿子长的不胖不瘦、面相白净,脸上始终挂着羞赧的微笑;可是眼前那个和儿子长相一模一样的孩子,不但消瘦,而且脸色腊黄;更让保洁阿姨不能接受的是,他正眼神漠然的打着游戏,嘴中叨着一根点着的烟,电脑显示器的旁边的烟灰缸中乱七八糟的插着三四十个烟蒂……
保洁阿姨说,她看到那样的儿子,火性一下暴发了,她劈头盖脸的就给了儿子一巴掌。之前,她和丈夫从来没有动过儿子一根手指头。儿子莫名其妙的被人打了,腾的站了起来,他甩掉耳机,恶叫道:
“哪个混蛋敢打老子?!”
保洁阿姨说到这里,忍不住又流下了眼泪,我挖空心思说了几句安慰的话,保洁阿姨静了一会儿,又接着说了起来——她讲述的样子,让我想起了鲁迅笔下的祥林嫂。
儿子一转身,看到母亲泪水长流的站在那里看着自己,一下子愣住了。保洁阿姨抬起手,指着儿子,想骂两句,但是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妈,妈——!”儿子一头扑到了保洁阿姨的怀中,口中重复着“妈,我想你”的话,泪水哗哗直流。
保洁阿姨说,她一看到儿子流泪,对儿子的满腔怒火,一下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她轻轻的抚慰着儿子,那同样也是在抚慰自己的心。
“你怎么回来了?”又过了一会儿,儿子突然挣脱出保洁阿姨的怀抱,把头转到一边,冷冷的问了这么一句。
儿子的冷淡,让保洁阿姨倍受伤害,她刚刚平息的怒火一下又燃烧了起来,但看着儿子消瘦的、只剩下皮包骨头的身影,怎么也下不了狠心把火气撒到他身上。这时,网吧的老板正好听到声响,过来看个究竟。
保洁阿姨立刻想到,儿子弄成这个样子,完全是那个该死的网吧造成的!她的怒火一下暴发了,她在网吧中大闹了一场,赶走了当时在上网的所有客人,并把网吧老板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个遍。保洁阿姨说,要不是儿子拉着她,说不定她就是那个贼眉鼠眼的网吧老板打在一起了。
回到家,强压下火气,保洁阿姨开始苦口婆心的劝儿子回学校读书,可是儿子死活不听。无奈之下,她就带着儿子一起来了北京。
到她和我聊天那会儿,保洁阿姨的儿子已经来北京快一年了。这一年中,他几乎什么都没做,就是在家家里玩电脑。保洁阿姨说,她想等儿子再大一点,就送他去学一门技术,迢和丈夫现在已经攒了一些钱,再过个三五年,给儿子娶个媳妇那是完全没问题的。
“阿姨,”听她讲完,我纳闷的问道,“你公公婆婆怎么会没有你们的联系方式呢?你们平时不联系吗?”
“嗨,”保洁阿姨说,“那有啥好联系的,我们就是和儿子打电话。离开家那会儿,我们给儿子买了一个手机,隔十天半个月、或是寄钱回家的时候,我们就给他打电话。”
“那你儿子应该知道你们的联系方式啊,老师们怎么不问他要?”
“我儿子也没有我们的电话,我和他爸为了省钱,都没有买手机,每次打电话我们都是用公用电话,一分钟才一毛钱,多便宜啊。”
我无语的点了点头,又忍不住问道,
“阿姨,你觉不觉得你儿子成绩下降、逃学、上网吧,就是因为你们来北京打工呢?”
“那哪能啊。”保洁阿姨停止干活,双手扶着拖把,坚定的说,“那都要怪那个该死的网吧,和我们出来打工有什么关系?我们出来辛辛苦苦的赚钱,还不是为了让他吃的好、穿的好?”
说完,保洁阿姨又卖力的工作了起来,我也没有再说什么,我知道,不管我说什么,一切都不会改变,反而会和保洁阿姨闹的不开心。
显然,保洁阿姨的儿子,之所以从一个成绩优异的好孩子,变成了一个逃学、说谎、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迷失少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父母的外出打工。
在保洁阿姨夫妻二人看来,让儿子吃的好,穿的暖,有更多的零花钱,就是对儿子最大的好,他们觉得儿子也一定能理解和接受他们的良好用心。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人不但有物质的需求,更有精神和情感的需求。
很多时候,小孩子哭闹、故意犯一学错误、或者躺在地上一定要得到某个玩具,这并非他们真的伤心疼痛,也并非常他们做不好,或者真的想要,他们之所以那么做,就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通过这种方式来感受爸爸妈妈的爱护。
我想,在儿子的心中,并不能完全理解和接受爸爸妈妈二人外出打工,他很可能觉得,那是父母对他的抛弃!一个觉得自己被父母抛弃的孩子,心中一定充满了恐惧,一定焦虑不安。一个人生活在恐慌和焦虑之下,即便再天才,学习成绩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
为了消除自己的恐惧和不安,我想,保洁阿姨的儿子一定受尽了煎熬。也许是很偶然的机会,他走进了那家网吧,网络游戏,对心智未开的少年儿童来说,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当然也很容易让他抛开心中的恐慌。再加上不缺钱,保洁阿姨的儿子最终吃住在了网吧……
送走了保洁阿姨,我来到夜间休息处,找个了舒服的角落躺下,却久久不能入睡。保洁阿姨和他儿子的故事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我想起了两个之前读过的小故事。一个是一位单身母亲和他儿子的故事。她儿子并不聪明,很多老师甚至觉得他很笨,因为他虽然很努力,但是成绩不好。每次考试完,那个单身母亲必定会被老师请到学校,参加家长会。
与别的家长不同,母亲开完家长会回到家,从来都是很开心的笑着,对自己的儿子说:
“儿子,老师说你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妈妈相信你一定会努力的。”
儿子的确在努力,就是靠努力他考上了清华。当有人问起是什么让他考上了清华这样的好学校之后,他说:
“是母亲的信任和支持。”
另一个故事,是一对居住在美国纽约贫民窟的父子。他们常常衣不避体、食不裹腹,更糟糕的那位父亲酗酒、偷窃、抢劫可以说无恶不作。让人费解的是,儿子长大后,非但没有染上一点父亲的恶习,反而非常的爱自己的妻儿、还乐于助人,对工作也是认真负责——三十多岁就成了一家知名公司的经理。
当有人问他其中的原因时,他说:
“我父亲也许不是一个好人,但是他是一位好父亲。他从来没打骂过我,而且每天晚上都会在睡前,对我说:‘儿子,我爱你。’。”
由此,我想到:与吃好穿好相比,满足心灵和情感的需求,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生活幸福更加重要。让人痛心的是,绝大多数人很那位保洁阿姨一样,只看到人需要吃穿,完全没有注意到,滋养心灵,远比吃穿重要千倍万倍!
为什么人小的时候,行心所欲,事事发端于自己的心灵,到成年了反而迷恋吃穿,把心灵忘的一干二净呢?
这个问题一直盘桓在我的脑海中,思之不解,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