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岩带着小葫芦欢天喜地的走了,江珲摸着下巴,要不是江岩刚才的提醒,他都忘记江糖糖还答应过的事了。
“咚咚!”江糖糖的房门紧闭,江珲使劲的敲了敲:“姐,在不?”
“有啥事儿?”江糖糖拉开房间门,探出个头问。
“也没啥事,就是问问你给咱爸说那件事没有?”
“说啥事?”
“就是上次让你说的,在家里打工挣钱的事儿。”
江糖糖的脸马上就垮了下来,她左看看,右瞧瞧,看到没有人注意,才一把将江珲拽了进去,小心翼翼的关上门。
“你就别说了,我就是听你的话才算是倒霉到家了。”
江珲奇怪的问:“怎么会倒霉呢?就算咱爸不同意,你也没啥损失啊?”
江糖糖坐在床沿上,两只小腿随意的踢着:“要是只是不同意也就好了,我也没有这么烦了。咱爸说我要是真的想帮家里,就去干活,钱是一分都没有的。你说我倒霉不倒霉?”
“噗哧!”江珲很不厚道的笑出了声。
江糖糖跳了起来,使劲的在江珲胳膊上拧了一下,嘟囔到:“叫你还笑!我叫你还笑!”
江珲连忙闪开,把江糖糖的手挡了回去。“姐,你急啥呢?我这两天也没看到你干活啊?”
江糖糖小脸上全是气急败坏:“你当然没看到啦!现在才几号,哪里有什么客人上门?我不管,你出的主意,你负责。咱爸要是真的让我干活,你替我上。”
江珲拉开门,挣脱江糖糖的拉扯,跑了出去:“姐,你先别急,等下我去给咱妈说说去。你直接找咱爸说,哪里可能成功?咱爸那是驴脾气,觉得我们都是他的孩子,干什么都是应该的,哪里会听你的意见。先给咱妈说说,让她给咱爸谈,才有效果。”
江糖糖撇撇嘴,这个道理她是知道的,只不过一时心急,先去找了江玉章罢了。有了江糖糖打头阵,江珲就好办了,这事儿,江玉章肯定给吴英说过。
进了大厅,江珲扫了一圈,吴英正在围着一个火盆纳鞋底,江玉章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吴全健坐在椅子上,举着那个小葫芦在火盆上面晃。
“小珲,快来烤烤火。这天冻死个人了。”吴英招呼到。
江珲拉了一把椅子,坐在吴英旁边。“妈,俺爸给你说啥事没有?”
吴英正在纳鞋的手停了一下,好奇的问:“说啥事?最近没有。”
“就是我姐想在店里干活的事。”
吴英顿时乐了:“这有啥不行的,还用给你爸说?你们要是能帮家里干活,我和你爸高兴都来不及,怎么会不允许呢。”
江珲摸摸脑袋,憨笑到:“妈,干活是干活,不过不是无偿的,是要付工钱的。”
吴英一愣,有些不太明白。
“唉哟。”一个不注意,针扎在吴英的手上,鲜红的血珠从手上滴落下来,吴英把手指头伸在进嘴里,细细的吮着。“啥意思?在家里给自己干活还想要钱?”
江珲解释到:“妈,你别急,听我把话说完。俺姐还算勤快,平时还能帮帮忙。俺弟就是个懒虫,想让他干活,太阳都要从西边出来。你总是想着把我们培养成勤劳懂事的好孩子,这个我们是明白的。可是人都是懒,要是能偷懒,谁想干活?”
“我觉得不但要让我们勤劳能干,还要懂的理财,啥该花钱,啥不该花,这些更应该早早培养。俺姐和俺弟平时想买个啥,不都是从你们手里要的钱吗?这不是自己努力挣的钱,花着就没有感觉。要是真的是他们自己通过付出劳动挣来的钱,你觉得他们还舍得花吗?”
“我看不如这样,俺姐和俺弟要是愿意在店里干活,做多少事情,给多少钱,挣到的钱就是他们自己的,怎么花,你们可以提意见,但是不能干涉。妈,你觉得咋样?”
吴英沉默,吴全健笑了起来:“英啊,这不给你小时候给我讲的故事差不多吗?”
吴英有些迷糊:“爸,我啥时候给你讲过故事了?不都是你给我讲的故事吗?”
吴全健嘿嘿一笑,把热乎乎的酒葫芦抱在怀里:“你都不记得了?我可是记了很久。”
吴全健眯了眯眼,回忆到:“我也记不太清了。就是说一个商人,让他的儿子去挣一块钱的故事。第一次的一块钱是捡到的,第二次是从他妈妈那里拿到的。然后商人就把儿子拿来的一块钱扔到火里,儿子无动于衷,商人断定这一块钱不是儿子劳动所得。最后一次,儿子通过抗麻袋,千辛万苦挣来了一块钱,当商人再一次把这一块钱扔进火里的时候,儿子不顾火势,从火堆里将这一块钱抢了出来。劳动所得,才会珍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觉得小珲说的办法不错。你们平时也是给他们三个零花钱的,干脆让他们通过自己劳动来挣零花钱算了。这样他们花钱的时候才知道心疼。”
吴英使劲的皱了皱眉头,有些不好意思的问:“我怎么不记得了?我小时候真的讲过吗?”
吴全健哈哈大笑:“怎么没讲过?这个故事可是每隔一段时间,你妈都让你再讲一遍的,讲了好多次呢!我觉得这个道理是对的。你小时候从我这里要钱花的时候,可是大手大脚的,一点儿也不想着钱难挣。等你嫁了以后,自己开始挣钱的时候,就花的少的多,就算一分钱,也要想想再花。”
还真是这个道理!吴英回想了一下,自己花钱的感觉,就说:“行,这个事儿我和玉章商量一下。”
江珲将手放在火盆上面,来回的搓着:“你和我爸可要好好的说一下,做多长时间,给多少钱,定下来了就不要再改了。最好让我姐他俩写个规划,计划一下这些钱怎么花。嘿嘿,要是现在让他们做计划,等他们知道挣钱的辛苦之后,就不一定按着这计划来了。”
吴英也笑了起来,江珲的这个话她还是信的。自己挣的钱,花起来可是很肉疼的。给江玉章通个信的事情就交给了吴英,他们俩几十年的夫妻,吴英很明白怎么给江玉章讲这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