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张了几次嘴,最后说:“凤凰比较有名,质量肯定好。”
江珲把碗放下,笑着说:“这不就结了吗?我现在做的事情就是想让咱家的面馆变成面馆里面的‘凤凰’!妈,你想想,要是以后全世界的人吃面的时候,第一个就是想起我们江家面馆,那该多有面子啊!这钞票不是像流水一样哗哗的来吗?”
“但是经营一个品牌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我们有想法可以提出来,具体怎么做,必须有一个专门的团队来运营、来研究。再说我爸觉得我让你们俩去检查分店的质量是个很轻松的活,那只是他的错觉,好不好?检查也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但要看操作台干净吗,还要看店里的整体环境好不好,工作人员的态度热情不热情、认真不认真,来店里的客人有什么意见,满意不满意……”
“我说的这些还都是一些简单的,如果是一个正规的加盟店,那么检查将是一件更复杂的事情,最后也是需要一个团队来完成工作的。而且质量是一家吃食店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关乎一家店能不能存活下来的关键,交给别人来看,我也不放心,所以才想让我爸和你来担任这个职务。”
“要是像我爸这样,天天跑着开店,累的很,但是对于我们家面馆的口碑提升其实不大。这种事,交给哪个人都能做。我爸你们俩应该从这种重复性的劳作中解脱出来,投身于提升我们家面馆的格调和质量,这才是一个企业长盛不衰的根基。”
吴英有些惊奇的看着江珲,这些话听起来都好悬乎,不过听着也是这个道理,这个儿子是怎么想到的?
“这些都是你自己想的吗?”吴英难耐自己的好奇。
“从书本上看到的一部分,然后在美国待了一段时间,做过一些调查,和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交流以,自己也做了一番思考。怎么了?”
吴英看着江珲略带稚嫩的面庞,听着他自信而意气风发的说话,眼眶微红,儿子长大了!不管他说的有没有道理,但至少他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这些想法,你怎么不和你爸好好的讲一下,他又不是听不进去。你要是好好讲,何至于闹到他昨天不开心?”
江珲撞天屈般的叫了起来:“我哪里有机会说出口啊!妈!刚说了几句,我爸的脸都黑成老包了,根本不容我继续说下去。”
“行,这事儿咱先不说。那这样样可以不?等吃过饭,我找他说说,咱们几个坐在一起好好谈谈。你毕竟年纪小,可能有些考虑的不全面,你爸和我再怎么说也有这么大岁数了,这社会上的事我们还是懂的,人情世故我们懂的可比你多的多。”
江珲没有反驳吴英的话,谈就谈吧!他讲的又不是胡乱说的,都是后世被证明有道理的,等江玉章静下心来想想,也会明白这个道理的。
江玉章的性子倔,都是他的孩子,有什么事都该听他的;江珲的也好不到哪里去,我可以独立自主,做事就要按道理来,哪个更有道理,应该听哪个的。两父子说话大多时候是以争吵做为结束,如果没有吴英来当中间的润滑,两父子坐到一起,也谈不成事情。
和母亲并排坐在一起,看着对面的父亲,江珲话刚说完,江玉章就满脸的不情愿:“那按你说的来,我们挣的钱就少了。干活,干活,不就是为了挣钱吗?能多挣一点儿为什么要少挣一点儿!”
此时的江珲也是一脸疲惫,如果对面这个男人不是自己的父亲,早就甩袖子走人了,可是谁让他是当爹的呢!江珲忍着烦燥,声音高了些许:“出来都是为了挣钱,这是一个人工作的基本需求,我不反对这种想法。但那只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于单独个体来说,就不一样了。”
吴英赶忙劝道:“小珲,怎么给你爸说话呢!?看你的声音高的,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你吵架呢!玉章你说话嗓门也低一点儿,先听听小珲怎么说的再说,不要动不动就想训人。他是你儿子,又不是你仇人。”
江珲声音平缓下来:“妈,我知道了。爸,按现在这个势头,我们再开百十家店也是很轻松的,每个月能收入好几万块钱,一年就是几十万。一个人一辈子,说到底,也就是衣食住行四件事。能挣这么多钱,生活对于我们来说就不再困难,我们不缺钱!”
“爸,你有钱了还想做什么?继续挣钱吗?”
江珲的话让江玉章有些迷茫,他最近一直忙着开店,根本没有算过这些事情。一年几十万的利润,让他的心都跳了起来,这可真是一笔巨款!有了钱,接下来要做什么?
这个问题让他失神,一直以来,他都在生活的生活的重压之下,挣扎着,忽然之间,这块大石头飞走了,轻松的同时,他又有些不知所措。继续挣更多的钱吗?
江珲的话继续从旁边传过来:“继续挣钱也是可以的,但挣那么多钱,用来做什么?我的想法是,做事业。自行车里面有‘白鸽’,有‘凤凰’,为什么面馆里面不能有‘江家面馆’呢?”
江珲注意到江玉章这一次才算是真的听进去了,就继续讲到:“要怎么才能做到这一步呢?靠我们一家显然是不成的。我们不是国企,只是私人单位。没有名誉,那就只能用利益来来达成这个目标。我们不但要自己挣钱,还要让员工们、让加盟商们也能挣到钱,让员工和加盟商与我们一起向着这个目标努力。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集合大家的力量,我们才能达到这个高度。当然,只是人多,也很难达到这个高度,中间还要涉及运营、质量、口碑、品牌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我昨天给爸你说的,你和我妈对分店和加盟店进行检查,是确保我们的品牌、口碑的最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