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朋友,他是我从小的玩伴,暂且叫他:贾奕文吧。和他认识的这些年里,总共有十五年是每天和他呆在一起的。我们俩既是朋友,又是知己。尽管有着不同的性别,但我们俩总有话题能沟通到一起去。我记得以前一两岁的时候,我就和他蹲在他家的门口玩泥巴。他的父亲很和蔼,我也总是一口一个叔叔的叫他的父亲。贾叔叔为人很有内涵,总是会对幼小的我们讲很多的道理。我总是记得小时候好几个夏天的夜晚,天气炎热,伴随着知了的叫声,我和贾奕文就搬了两个小板凳坐在他家门口,听着贾叔叔给我们讲做人的道理。如果非要说之前的姚光硕是我人生路上的一针催化剂,那么贾叔叔就是埋下我启蒙种子的那个人了吧,他就是我人生的启蒙导师,直到现在我还对他心怀感激。
那让我们来说说贾奕文吧,他是个怎么样的人?虽说名字听上去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文质彬彬,但可惜的是他长的只能用五大三粗来形容。他与他的父亲长得一点儿也不像,他的父亲一看就是儒雅书生的面相,而贾奕文呢?他看上去就像是屠夫的儿子,长相十分野蛮。但尽管他的长相是那副模样,但却丝毫没有影响他那种与生俱来的儒雅气质,这也是我从小就喜欢和他玩的原因了,谁会不喜欢儒雅之人呢?
为什么说只和他呆在一起十五年呢?那是因为十五岁以后他就去外地读书了。我们的家乡在江西,可他却跑去了边境的沿海城市:海南。我从刚出生就和他认识了,没上学的时候就和他天天一起玩,而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中,我几乎每天都和他一起上学放学。直到中考后,他去了海南读高中。不过尽管我们相隔这么远,但我们的联系从来没有断过。无论是书信还是QQ,我们几乎每一天都聊,虽然相隔万里,但我总有一种我是世界上另外一个他,他是世界上另外一个我的感觉……
我们俩总以书信的方式来往,他告诉过我许多他的困惑。比如他的长相给他带来了很多麻烦,很多人看他如此野蛮的长相便不愿意接触他,所以他在海南没什么朋友。对于这个问题,我真是感到很可惜,我觉得那些人太过于外貌协会了,明明真正接触了他以后会发现他是一个很有气质的人,但是他们却没有去接触。多可惜呢,因为长相而忽视掉了自己身边一个那么有趣的人。不过现在想想,如果他长的很好,又那么文质彬彬,岂不是很多女孩子都会围着他转,那样他应该也就没有今天一番成就了吧?因为没有人理他,所以他在外地发奋图强的读书,反而成就了今天的一番天地,这应该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了吧。但是就是因为他从小没有什么朋友,也造成了他情商很低。
小时候只有我与他做伴,他跟我说在海南他没有一个朋友,甚至连放学约他一起回家的都没有一个。他的父母都在江西,他就一个人就住在一栋海边的居民宿舍里,每天自己一个人吃早餐,一个人回家,一个人睡觉,一个人看电视,一个人看电影。虽然他表面上说的云淡风轻,但是我能体会到,那是很孤独的吧。他跟我说记得有一年他过生日,他的父母都忘记了,而碰巧那居民楼里又停水停电了,他就自己给自己买了一个小蛋糕,插上了一根蜡烛,坐在又热又黑的客厅里,自己给自己鼓掌唱着生日歌。多让人心疼的画面啊,就发生在了他的身上。
那天过后他就开始更加努力,使自己表面无人问津的生活更加充实,他一个人放学的路上就在思考着早上没有听懂的数学题,他一个人吃饭的时候就会端着一本英语书在那边吃饭边积累背诵单词,晚上的时候会把下载好的语文课文用MP3播放陪伴着他入睡……我问他为什么要那么努力,他家境并不差,完全不像穷苦人家的孩子那样除了学习就没有退路了。他笑了笑说:“不是因为努力,而是因为无聊。”
是吧,他现在已经是一个拥有自己公司的小老板了,至始至终他还是没有回到我们从小一起长大的地方,他说他已经习惯了孤独,便不再喜欢热闹了,他本来想把自己的父母接过去的,但每次都被贾叔叔拒绝,对此他很苦恼,我便也帮忙劝贾叔叔,但是贾叔叔却对我说:“我已经习惯了热闹,便不再喜欢孤独啦,你们还年轻,有很多地方可以去打拼。而我们老啦,归宿也只能是家乡了……”听完这句话我突然想起了十多年前那个夏天的夜晚,我们仿佛还是孩子,仿佛还懵懵懂懂,坐在贾奕文家门口,听着贾叔叔给我们讲做人做事的根本……
昨天贾奕文又给我发了一条微信,说他过两天坐飞机来看我,又给我诉说了很多他工作上的烦恼,我扑哧一下笑出了声,忽然回忆起,几年前,距离高考还有十多天的时候,他也曾给我发过一条QQ消息,与我诉说他学习的烦恼,说他高考的紧张,说他高考完以后一定马上买一张火车票回来看我。
那一天我翻到了他的QQ个性签名:“总得熬过无人问津的日子,才能拥抱你的诗和远方。”